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時政專題
 
 
江蘇"十五":就業總量穩步增長 社會保障成效彰顯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7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十五”期間,江蘇省委、省政府充分認識到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堅持貫徹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發展方針,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制定並落實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探索增加就業投入的有效途徑,努力為全省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供較為寬鬆的環境,確保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十五”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主要成就

    江蘇在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快速增長的宏觀環境下,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結合調整産業結構,逐步改善勞動力就業結構,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再就業工作力度,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一)就業總量繼續擴大,就業格局日益優化

    2004年末,江蘇城鄉就業人數4482.52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64.38萬人,私營個體就業人數的增長尤為迅速,2004年末達807.39萬人,比2000年末增加了291.33萬人,其中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數為446.86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269.11萬人;2004年末社區公益崗位和靈活就業人數60.23萬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31.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已由“十五”頭三年的逐年攀升而轉變為2004年開始下降,200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比上年末的4.1%下降了0.2個百分點,失業率得到有效控制,不僅實現了年初控制在4.5%以內的預定目標,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

    在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實力的同時,江蘇更加注重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積極協調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係,基本實現了經濟結構調整和勞動力結構調整的協調推進。“十五”期間,江蘇農村勞動力繼續從第一産業中剝離出來,向第二、三産業轉移;與此同時,第二産業內部的結構調整也隨著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而加快了進程,使從業人員在三次産業間的分佈也逐步趨向合理:2004年末江蘇一産、二産、三産的就業人數分別為1676.46萬人、1416.48萬人、1389.58萬人,三次産業就業比重分別為37.4%、31.6%、31.0%,與2000年末相比,一産比重下降了5.4個百分點,二産比重上升了1.4個百分點,三産的比重則上升了4個百分點。

    由於經濟結構調整使産業內部的行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從而促使勞動力不僅在産業間轉移,而且在行業間流動,一些行業經過優化升級,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大大增強。從第二産業內部看:製造業對勞動力的吸納曾在“九五”期間明顯減少,但“十五”以來,改制後的製造業煥發新的活力,吸納就業能力明顯回升,特別是私營製造業從業人員大量增加,2004年末私營製造業從業人數達355.74萬人,比2000年增加215.01萬人,增加了1.53倍,佔第二産業的25.1%,比2000年上升了14.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第三産業中的批發和零售餐飲業、社會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勞動力的巨大潛力得以發揮。據工商資料顯示,2004年批發和零售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和社會服務業就業合計334.50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32.76萬人,增長10.9%。

    (二)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

    “十五”期間,江蘇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富裕人員繼續大量分流。2004年末,江蘇國有企業從業人數108.37萬人,比2000年減少了120.53萬人。為此,江蘇各級政府和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對再就業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對於大量下崗分流人員,一方面成立了就業再就業組織領導機構,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政府將目標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地,強化各級政府在就業培訓、落實優惠政策、保障基本生活等方面的責任;另一方面抓好就業和再就業政策文件的出臺和配套,並保證各地制定的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使下崗人員尤其是大齡下崗人員的再就業工作取得了實效。2004年,全省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63.1萬本,其中“4050”人員20.73萬本。年末領取《再就業優惠證》實現再就業的18.44萬人,其中“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的6.85萬人。期末從事個體經營、自主創業享受小額擔保貸款人數為0.35萬人,享受免交行政事業性收費人數為17.7萬人,享受稅收扶持政策人數為16.68萬人,享受社保補貼人數6.54萬人,享受崗位補貼人數3.64。全省2004年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2.17萬人,培訓合格51.22萬人,培訓後實現就業35.87萬人,培訓後就業率達70%。

    (三)農村勞動力有序化轉移取得積極進展

    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是江蘇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長期挑戰。江蘇在保持城鎮勞動力就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打破城鄉就業分割的格局,加快推進城鄉統籌就業的步伐。“十五”期間,全省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採取積極措施,大力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04年,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培訓116.7萬人,培訓合格115.01萬人。並鼓勵和扶持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通過加強農業的深層次開發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鐵路公路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小城鎮建設,為農村勞動力就業開拓新的空間。“十五”期間,江蘇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不斷加大,到2005年6月底,全省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人數為1518.19萬人(包括地域轉移和産業轉移),佔全省農村勞動力總量的56.96%;轉移出來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從事的行業主要是製造業,其次是建築業,再次是社會服務業,以及批零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另有少量從事異地種植業,如蘇北的勞動力到蘇南種田。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為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公共事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同時也使農民脫離土地、鼓了錢袋、長了見識、活了頭腦。

    (四)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完善,市場就業機制逐步健全

    “十五”期間,江蘇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加快建設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促進勞動力供求信息交流,促進勞動者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和再就業。打破資源條塊分割,實現勞動力供需資源共享完善。實現省轄市勞動力市場信息同城區實時聯網,省、市、縣(市、區)勞動力市場信息聯網。建立健全勞動力市場信息網運行管理和供求狀況分析及綜合月報制度,適時對全省勞動力供需進行預測、分析和發佈,為政府決策提供量化參考。全省現有境內職業介紹機構2665個,其中勞動保障部門辦1408家,其他組織辦的365家,公民個人辦的807家。江蘇全面貫徹落實《江蘇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積極穩妥地推動下崗職工走向市場就業。實行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加強空崗報告制度和招聘廣告發佈審查登記及舉辦勞動力交流洽談會審核管理制度。從強化勞動力市場管理與制訂服務操作制度和辦法入手,進一步規範單位招用人員、勞動者求職擇業、職業仲介服務和政府管理監督等勞動力市場行為。

    (五)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步伐加快,勞動者報酬水平穩步提高

    “十五”期間,全省在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的改革,經過幾年的積極探索,在工資分配機制領域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如建立和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和工資指導線制度,企業經營者年薪制及期權期股制的試點等,部分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陽光工程,有力保障了廣大從業人員勞動收入的不斷提高。2004年,全省城鎮單位共發放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097.49億元,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勞動報酬18054元,比2000年(10288元)增加了7766元,4年增長了75.5%。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8202元,比2000年增加了7903元,增長了76.7%。最低工資標準經過調整,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達到620元/月、500元/月、440元/月、360元/月,比上年增長了14.8%、11.1%、12.8%、12.5%。

    分行業看,各行業報酬水平穩步提高。其中新興産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産業平均報酬快速增長。2004年,全省19個門類中人均勞動報酬排在首位的行業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人均達34454元;金融和電力等一些具有壟斷特點的行業,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2004年,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勞動報酬分別為29462元、23894元、19445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79.4%、71.4%、63.7%;科技含量高的行業、新興産業收入繼續位居前列,且增長幅度較大,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28124元,比2000年增長83.0%,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5400元,比2000年增長84.8%。其他行業的報酬水平也相應的有不同程度地增長,教育18655元,比2000年增長64.6%,房地産業18548元,比2000年增長41.3%,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分別為17968元、15584元、14411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36.9%、67.0%、51.4%。

    分地區看,江蘇蘇南(蘇錫常寧鎮)、蘇中(通揚泰)、蘇北(徐淮鹽連宿)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都有大幅度提高,分別由2000年的12333元、9023元、8240元提高到2004年的22672元、15141元、13191元,增幅分別是83.8%、67.8%、60.1%。由於蘇南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其工資水平的增長明顯較蘇南、蘇北地區快。

    (六)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

    “十五”期間,江蘇基本建立起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以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實現了城鎮各類從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目標。進一步擴大社會失業保險的覆蓋面,並且重點推動事業單位和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參加失業保險。逐步把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失業保險。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條件的單位為職工建立起補充養老和醫療保險,同時還發揮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障的補充作用。不斷完善社會最低保障制度,積極開展工傷和生育保險。積極探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穩妥地有步驟地在部分區域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建設。

    1、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面繼續擴大,2004年末,江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15.98萬家,參保職工839.81萬人,比2000年增加191.81萬人,增幅29.6%,參保繳費總人數位居全國第二位。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263.36萬人。全省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基本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

    2、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內部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穩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覆蓋面。2004年末,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967.7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644.1萬人,人數擴大了2倍,參保總量和增量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其中參保職工715.1萬人,參保退休人員261.0萬人,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467.3萬人和185.2萬人。

    3、失業保險的作用不斷增強。加強和不斷完善失業保險基金用於失業人員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的管理,充分發揮了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的功能,2004年末全省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797.1萬人,比2000年末增加33.1萬人,增長4.3%。年末全省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43.6萬人。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7.37億元,支出22.2億元。年末基金滾存結余25.8億元。

    4、工傷保險制度繼續深化。按照工傷職工工資補償和傷殘補償的原則,建立了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相銜接、建擋、建庫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覆蓋城鎮各類企業的統一的工傷保險運行機制,確保工傷職工的基本生活。2004年末全省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人數達577.2萬人,位居全國第二位。全年共有2.66萬人享受了工傷保險待遇。

    5、生育保險進一步發展。根據女職工生育費用社會共同負擔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改革思路,規範生育保險政策,擴大覆蓋範圍。2004年末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有552.7萬人,其中女職工245.7萬人。全年共有9.2萬名職工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

    6、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三條社會保障線銜接日漸緊密,三條保障線待遇水平提高,所有低於到底最低生活標準的城市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十五”時期,江蘇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為擴大就業和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創造了良好宏觀經濟環境。但是,隨著經濟社會各項改革和發展向縱深推進,江蘇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形勢依然嚴峻,存在許多問題和面臨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

    (一)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十五”期末江蘇勞動適齡人口(男16-59歲,女16-54歲)達4940萬人,佔總人口的66.8%,比“九五”末凈增240萬人,而“十五”經濟增長提供的新增就業機會約76.33-84.81萬,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城鎮化進程加快、下崗與失業並軌,農村剩餘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員不可避免的大量增加,給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二)勞動力市場供需不匹配,導致結構性失業。十五以來,江蘇大發展教育事業,從總體上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大學的連年擴招,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普遍提高,但是由於教育體制本身存在著一些不合理因素,出現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難以在就業市場上找到合適的崗位,而一些需要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就業崗位卻招不到人。

    (三)行業間、地區間收入差距繼續擴大。從江蘇城鎮單位在崗職工的工資水平來看,從行業門類看,2000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與最低行業之比為2.61:1,相差10163元,2004年上升為4.56:1,相差28695元;行業分細類差距則更大,2004年為7.17:1,相差43364元。分地區看,2004年,蘇南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高出蘇北9481元,2000年為4093元,蘇南、蘇中、蘇北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之比由2000年的1.50:1.10:1擴大到2004年的1.72:1.15:1,差距繼續擴大。從13個省轄市看,2004年,長江以北8個省轄市的工資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13個市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高低之比由2000年的2.04:1擴大到2004年的2.52:1,絕對差距從7099元擴大到15722元。

    (四)覆蓋廣、種類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目前,江蘇的各項保障制度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在全省範圍內的城鄉間、地區間還沒有形成一套全面、高效覆蓋城鄉的保障體系。隨著企業改革和産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失業人員在一定時期內不斷增加,而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使得勞動的合理有序流動不暢,且面向農村的社會保障尚不健全,城鄉統籌勞動力市場的資源配置更受約束。

    三、對策建議

    “十一五”期間,要搞好全省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必須採取以下對策:

    (一)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是各項工作取得進展的基礎。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緊密結合,經濟結構調整與增加就業崗位緊密結合,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集體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第三産業特別是社區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努力緩解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

    (二)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勞動力市場。要建立和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週到、指導監督有力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市場建設的科學化、規範化和現代化;發揮市場在勞動力流動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推動勞動力市場價格決定機制對勞動力市場的調節作用,通過市場調節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

    (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抑制結構性失業。要以市場就業為導向,形成政府政策引導、社會各方參與、培訓適應市場、就業與培訓緊密結合的格局。依託勞動力市場,建立健全就業培訓網絡。堅持就業培訓資格證書制度,規範培訓程序,提高培訓質量。

    (四)收入差距的擴大及分配過程中的混亂狀況仍有進一步加劇之勢,要把收入分配領域的矛盾和問題控制在社會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以減少其對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産生的負面影響。因此,要加快市場化進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及規則,真正發揮市場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要運用各種政策手段,防止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1、切實保護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防止貧困問題加劇;2、積極對高收入進行調節。規範收入方式,全面將各種非貨幣收入貨幣化。3、加強調控,有效控制地區差距。以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盡可能縮小地區間發展基礎條件的差異,提高蘇北地區的自身競爭力。

    (五)加快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努力實現城鎮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全覆蓋的同時,積極探索和促進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江蘇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