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時政專題
 
 
關於制定陜西“十一五”規劃建議的説明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8日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

關於制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説明

陳德銘    

    我受省委常委會的委託,對《中共陜西省委關於制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作幾點説明。

    一、關於《建議》的形成過程

    “十一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關鍵時期,也是在繼續保持“十五”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勢頭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時期。制定好“十一五”規劃,對“十一五”期間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符合省情實際、順應時代要求的規劃和部署,對於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好地動員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奮鬥,為實現省委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省委對制定“十一五”規劃高度重視,《建議》的起草工作是在省委常委會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去年12月份召開的省委十屆六次全會,要求提早考慮和安排“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省委《2005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了做好“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任務。今年上半年,省委常委會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把提出“十一五”規劃建議作為整改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並對前期調研工作做了安排。為了起草好《建議》,8月中旬,省委常委會決定,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同志牽頭,省委副秘書長王改民任組長,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張會民和省發改委主任李曉東任副組長,從有關部門抽調18名同志組成起草組,開展緊張的起草工作。《建議》初稿形成後,省委常委會先後三次專題研究,對重要內容、重大問題和關鍵提法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反復討論。建國同志對起草工作十分重視,就《建議》的指導思想、把握的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等講了重要意見,並親自修改《建議》稿。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一結束,省委常委會立即進行傳達學習,要求起草組對照中央的《建議》和胡錦濤、溫家寶同志的重要講話進行認真修改,使省委的《建議》更好地體現和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

    《建議》是在大量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從去年3月開始,省發改委就確定了事關我省“十一五”及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34個重要課題,並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共有近300名省內外專家學者參與了課題研究。從今年6月初開始,由省委常委和副省長牽頭,組成由領導、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的“三結合”調研小組,對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和發展縣域經濟、發揮科教軍工優勢、加快城市化進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擴大對內對外全方位開放、水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工業化進程、加強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和保持社會穩定、“十一五”我省發展的內外環境與主要目標分析、搞好重大建設工程、完善交通和物流體系等12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調查研究。8月14日至16日,省委利用三天時間專門召開調研成果彙報會,在更大範圍內進行交流和研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調研成果的內容,統一了對全省“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認識,為起草好“十一五”規劃建議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這也是這次《建議》起草的一個突出特點。

    《建議》廣泛徵求了全省各個方面的意見。在《建議》起草過程中,起草組就與有關部門的同志一起研究討論,聽取意見,對“十一五”期間的重要工作進行梳理歸類。初稿形成後,按照建國同志的要求,起草組于國慶節前召開了三個座談會,徵求了民主黨派、專家學者等有關方面的意見。在省委常委會第二次討論並原則通過後,將《建議》印發各市、省直各部門、各人民團體、民主黨派和省委委員、候補委員、省紀委委員、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廣泛徵求意見。10月18日,建國同志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對徵求到的意見和建議,起草組都盡可能地予以吸收和採納,並多次進行認真修改。可以説,《建議》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黨內外民主、廣泛聽取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的過程,是一個科學制定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和戰略重點、不斷統一思想認識的過程。

    二、《建議》是在總結“十五”成就和經驗,分析未來五年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的

    進入新世紀的頭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取得新的重要成就的時期。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經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非典、禽流感、特大洪澇災害等一系列突發事件的影響,保持了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勢頭。2000一2004年經濟增長速度年均10.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據省統計局初步預計,今年全省國內生産總值將增長12%,達到3270億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提前一年實現我省“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目標,進入國際公認的黃金髮展期。這五年,我們保持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增長的態勢,切實加強以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全省累計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500億元左右,建成高速公路1300公里,在建1200多公里,鐵路、機場、通信、電力、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項目相繼建成。這五年,我們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繼續下功夫抓好退耕還林(草)等工作。五年可完成退耕1100多萬畝,累計完成退耕1500多萬畝,封山禁牧、舍飼養畜和水資源保護、治理水土流失、整治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等取得明顯成效,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這五年,我們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不斷促進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高新技術、果業、畜牧業、旅遊業、國防科技和能源化工六大特色産業發展勢頭強勁,關中高新技術、陜北能源化工、渭北綠色果品和陜南現代中藥四大産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形成了符合我省實際、充滿活力的經濟發展新格局。這五年,我們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促進全省經濟快速發展,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國有經濟佈局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連年增長。這五年,我們高度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全省文化、教育、衛生、廣播電視、人口與計劃生育、體育等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通過對“十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回顧和總結,《建議》指出,這些成就,為我們爭取“十一五”更快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堅持不懈地努力,“十一五”時期一定能夠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建議》全面分析了我省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十一五”時期,我們的有利因素很多。從國際上看,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總體上有利於我們加快發展。從國內看,國家繼續實行擴大內需的政策,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健全區域協調互助機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産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的支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這些都為我省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從我們自身看,除了“十五”發展形成的良好的産業基礎、.廣闊的市場需求外,更為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越來越明晰和成熟,全省上下人心齊、人氣旺,民心思進,團結穩定,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得到進一步樹立和貫徹,加快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成為全省幹部群眾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這是我們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最為有利的條件和根本保證。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也面臨著不少嚴峻挑戰和突出問題。國際上不確定因素增加以及日益激烈的經濟、科技和人才競爭,會對我們造成某些不利影響;國內各地競相發展的格局也會對我們造成市場、資源、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壓力;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還面臨著諸如“三農”問題比較突出、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尚未消除、經濟市場化水平和外向度較低、體制性障礙依然突出、保持社會穩定的壓力較大等困難和問題。為此,《建議》提出,必須正確認識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發揮自身優勢,按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總要求,努力使“十一五”成為我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

    三、關於《建議》的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六屆五中全會結束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深入領會這次全會精神,按照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總要求,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符合實際的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發展規劃和發展重點,制定好本地區、本部門“十一五”時期的發展規劃。這裡所説的四句話的總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貫穿和體現在省委《建議》全篇的總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來的,是一個相互聯絡、有機統一的整體,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全面貫徹。

    《建議》明確提出了制定我省“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這就是: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抓住加快發展這個興陜富民的第一要務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堅持以人為本,圍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消除瓶頸制約,突破體制障礙,優化經濟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指導思想中最鮮明的特點。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我們要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自覺地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這裡,我想著重強調一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陜西有著更為重要和緊迫的意義。我省屬於西部地區欠發達省份,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經濟增長方式較為粗放,尤其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保持較快速度的同時,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我省正處在大開發和快速發展的時期,資源生態環境等問題日益嚴重,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尤其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較低,城鎮化程度低,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不高,尤其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努力促進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使全省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有鋻於此,指導思想中提出了這麼三句話,即消除瓶頸制約,突破體制障礙,優化經濟結構,這是對我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具體要求,是“十一五”時期乃至今後更長時間需要著力抓好的三個方面的重大問題。

    《建議》同時明確提出了在制定規劃和實際工作中要堅持的七條原則: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團結穩定、加快發展兩大主題;堅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堅持繼續加大固定資産投資力度,充分發揮消費和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努力提高全省發展的整體水平;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統籌部署;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陜西。這“七個堅持”,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聯絡和相互促進的,需要全面認識,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綜合考慮我省現有基礎條件和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建議》提出了“十一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共九個方面,包括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城鄉協調發展、自主創新、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改革開放、社會發展、構建和諧陜西等方面。這裡主要就兩個重要目標作以説明。一個是經濟增長速度年均11%左右的目標。中央《建議》中沒有提年均增長速度指標,而是提出“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這實質上也有增長速度的要求。省委常委會經過反復討論認為,我省已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處於經濟增長週期的上升階段,為了保持這個勢頭,“十一五”時期有必要提出一個明確的經濟增長速度指標作為我們的發展目標,以便在制定“十一五”規劃和實際工作中有所遵循。在深入分析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省委《建議》提出“十一五”時期全省經濟增長速度為年均11%左右,到2010年全省生産總值5800億元,人均達到15000元。這是一個積極而留有餘地的目標,是一個必須達到而且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是與省委“三步走”戰略目標相銜接,同時又根據新的形勢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的目標。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各方面也都比較贊同這個目標。二是“十一五”末單位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的目標。這個目標,突出體現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目前,我省每萬元GDP的能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效益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因此,提出這一目標,對我省更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緊迫性。因為這兩個目標特別重要,事關全局,《建議》對這兩個目標進行了具體量化。 

    四、關於《建議》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

    省委的《建議》共分十一個部分,基本內容和中央的《建議》是相銜接和對應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了能更好地體現陜西的特點,進一步明確“十一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和重大舉措,在主要任務中除了中央《建議》明確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之外,增加了“在解決瓶頸約束和薄弱環節上實現突破,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和“以發展城鎮群為重點,加快城鎮化進程”兩部分內容。在《建議》起草的調研和討論過程中,大家普遍認為,水資源短缺、交通運力不足,是制約陜西發展的兩大瓶頸,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兩個突出的薄弱環節。“十一五”時期,我們要在這些方面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取得突破,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為今後的長遠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社會服務功能的重大舉措。我省正處在城鎮化進程的重要時期,加快城鎮化進程,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城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是“十一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建議》把這兩方面的內容單獨拿出來,專門作為兩個部分來寫。

    關於《建議》的主要內容,第一、二部分在前面關於“十五”時期的工作以及關於《建議》的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的説明中已經講到,不再重復。

    第三部分是在解決瓶頸制約和薄弱環節上實現突破,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實現新突破。從現實和長遠看,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首當其衝的重大問題。要牢固樹立水資源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命脈的觀念,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全面節水、嚴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學治水、依法管水,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興起水利建設新高潮,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支撐。二是在交通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以加大投入、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和提高運輸能力為重點,加強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能力建設,健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省內連接市縣鄉村、省外通江達海的交通網絡。三是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上實現新突破。堅持實施科教興陜戰略,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增強區域經濟和特色産業的市場競爭力。四是在加快區域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能快則快、競相發展。關中要充分發揮科技和製造業優勢,以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為重點,率先發展。陜北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建設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為重點,跨越發展。陜南要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優美、生物資源和水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建設綠色産業基地為重點,突破發展。這一段表述是在調查論證、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經過省委常委會多次研究提出的關於我省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對過去區域發展思路的完善和發展。《建議》特別強調,進一步理清陜南的發展思路,制定陜南開發規劃,加快發展現代中藥、生態旅遊、綠色食品産業,積極開發水電資源,打響“陜南綠色品牌”,有序合理開發礦産資源,依託現有基礎,加快工業發展。要以高等級公路和鐵路復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使陜南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熱點地區。

    第四部分是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議》強調,要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放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首要地位,加大工作力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全面進步。要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因地制宜,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幾年努力,使我省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第五部分是大力發展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我們在“十一五”期間必須緊緊抓住的一條主線。《建議》強調,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是我省“十一五”期間的重要任務。要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加工製造能力和産業技術裝備水平為重點,繼續發展壯大高新技術、果業、畜牧業、旅遊、國防科技工業和能源化工六大特色産業,加快關中先進製造業、陜北能源化工、陜南綠色産業、渭北果業四大基地建設,著力培育成長性強、市場潛力大的新興産業,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增強産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要重點抓好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産業、能源化工的發展,加速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力培育旅遊業、文化産業、現代物流業三大亮點,並以這三大亮點帶動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第六部分是以發展關中城市群為重點,加快城鎮化進程。《建議》指出,要堅持市場推進和政府引導並重,以工業化為動力,以區域城鎮群建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基本模式,按照循序漸進、節約用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集約式的城鎮化道路。要統籌規劃城鎮群建設,以加強市政建設為重點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規劃、管理和服務水平。以西安為中心,建設西部都市圈,發展關中城市群,是《建議》關於推進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思路,這符合五中全會精神,也符合我省的實際。關中地區的工農業基礎較好,科技比較發達,發展城鎮群,可以更好地加強城市之間的聯絡和協作,實現優勢互補,提高城鎮的整體水平。關於城鎮化特別是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建議》特別強調,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簡單地以人口規模作為標準,而是要著眼于增強城市的産業聚集功能、輻射帶動功能和綜合競爭力,不斷改善基礎設施狀況和人居環境,努力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因此,《建議》不再提建成特大或大城市的要求,而是強調要通過發展優勢産業和特色經濟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發揮其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第七部分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議》指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和綠色消費方式,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近幾年,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生態破壞等影響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功夫切實加以解決,《建議》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解決污染問題、繼續推進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重要工作都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第八部分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要突破制約陜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實現新階段的發展任務,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十一五”期間我省改革開放的任務更加艱巨,要加強改革開放的總體指導和統籌協調,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以更大的決心加快改革,以更大的氣力擴大開放。要全面完成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加快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推進財政、稅收、金融體制改革,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九部分是實施科教興陜和人才強省戰略,為加快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全面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從根本上講,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我省科教實力雄厚、人才資源豐富,“十一五”必須把這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部分內容包括加強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大力開發人才資源等,都有一些具體的措施,也有一些新的任務和要求,如整合教育、科技、軍工資源,完善工程研究中心,組建工業技術研究院,開展聯合攻關,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中間試驗、工程化開發問題。在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加快建設技術工人、新型農民、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新三支隊伍。

    第十部分是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努力構建和諧陜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十一五”規劃必須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涵、重要目標和重要任務。這方面內容包括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等。

    第十一部分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形成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強大合力。《建議》強調,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我們完成規劃任務、實現宏偉目標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證。這部分內容包括進一步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切實推進依法治省進程,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全省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等。

    《建議》最後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埋頭苦幹,紮實工作,為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加快建設西部經濟強省、全面推進陜西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鬥!

    五、關於《建議》起草中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是突出陜西特色。作為一級地方黨委在制定決策時,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央的精神和當地的實際結合起來,在“結合”上下功夫、做文章。可以説,省委的《建議》就是在中央精神的指導下,通過不斷深化對省情的認識,準確把握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準確預測未來五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的基礎上制定和形成的,從而使《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舉措更加符合陜西的實際,突出陜西的特色,這是《建議》起草把握的一個基本基調。

    二是處理好工作連續性和階段性的關係。十五大以來,省委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實際、被實踐證明是正確有效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這些要繼續堅持,《建議》中也作了強調和重申,同時根據“十一五”時期新的形勢和任務作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這在《建議》中都有較好的體現,這樣,既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也突出了“十一五”時期的階段性特點。

    三是更好地體現戰略性、宏觀性和政策性。省委《建議》是制定“十一五”規劃的一個指導性文件,側重重大戰略、重大思路和重大政策的把握,不可能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一些項目和指標也不宜提得過細,更全面的內容將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體現。

    四是努力做到文風樸實,文字簡練。在文字表述上盡可能平實一些,不標新立異,不隨意提新口號,同時篇幅也盡可能地短一些,現在提請全會審議的這個稿子字數在一萬四千字左右。

    同志們,“十一五”是我省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省委常委會提請全會審議的《關於制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指導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希望大家在這次全會上對《建議》進行認真審議,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使這個《建議》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