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經濟貿易
 
 
今年前10月國外對我國發起52起貿易救濟調查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9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張毅)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19日在“反傾銷與會計論壇”上説,近年來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今年前10個月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52起(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特保調查),涉案金額高達16.9億美元。

    王世春指出,隨著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已進入貿易爭端多發期,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統計,從1995年至2004年,中國連續10年成為全世界反傾銷頭號目標國,共遭受反傾銷調查390起。

    王世春認為,我國貿易爭端不斷加劇,除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之外,我國出口産品結構和外貿增長方式也容易誘發貿易摩擦。

    他説,我國出口商品多以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産品附加值低,競爭以價格競爭為主,給貿易夥伴形成直接壓力。我國主要出口産品所屬産業多是發達國家的夕陽産業,經營困難,是重點保護産業。這些産業又是發展中國家的主要支柱産業,我國出口産品在這些國家本國和其出口市場都存在著激烈競爭。我國出口産品近年來雖然檔次不斷提高,但外貿增長方式仍然主要表現為數量型增長。由於我國大多數出口産品生産技術要求不高,進入門檻低,企業很容易進入,並形成相互競爭,導致出口混亂。國內一些企業部分産品銷售價格過低,也容易招致國外反傾銷或其他限制措施。

    王世春認為,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貿易摩擦應對工作將面臨較大壓力,形勢十分嚴峻。而目前我國出口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仲介組織在化解貿易摩擦中的作用還不到位,應對貿易摩擦的人才培養工作力度亟待提高。因此,必須大力完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建立健全應對貿易摩擦預警系統,作好重點國家和重點市場工作,處理好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

    貿易救濟措施,是各國政府為保護本國産業免受進口衝擊而採取的行政措施,是世貿組織規則所允許的。這些措施主要有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和保障措施。經過調查,如果某國某一産業由於進口增長而受到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進口國可以採取提高關稅或實施數量限制等手段,限制該産品的進口,對國內産業進行一段時間的保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