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時政專題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1日   來源:經濟日報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 侯雲春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黨中央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深刻總結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明確了我國要發展、為什麼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這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産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昇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證。當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係,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經濟較快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過多地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和增加物質投入,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在我國生産、建設、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和許多環節,存在著大量浪費現象,這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長此下去,難以為繼。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這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

    二、充分認識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是要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面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我們講的發展,是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基礎上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協調的發展。多年來,我們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經濟增長粗放,投入多、産出少、消耗高、浪費大、污染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據統計,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55%,礦産資源總回收率為30%,分別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25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我們要實現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央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就是要在社會生産、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有效緩解資源供需矛盾、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必然選擇。能源、礦産、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能源和礦産短缺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淡水和耕地緊缺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1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l/4。人均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和4.5%。45種主要礦産資源人均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年來,隨著經濟加速增長,國內資源不能滿足需要,石油、礦産等重要資源進口越來越多,對國外市場依賴程度越來越大。2004年我國進口石油佔國內消費總量的40%以上,鐵礦石進口量超過國內需求的50%。過多地進口資源,影響到我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人口還要增長,伴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工業化不斷推進,城市化步伐加快,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經濟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即使把各種節能措施都考慮在內,2020年,我國一次能源需求量仍將超過30億噸標準煤,石油、天然氣大量依靠進口。我國煤炭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煤炭的開發、運輸和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解決我國資源供求矛盾,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根本出路在於堅持節約與開發並重、節約優先的方針,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第三,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根本途徑。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多年來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導致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破壞、沙漠化、酸雨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據統計,我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10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的66%左右,導致許多地區酸雨成災。我國水污染物的排放比水自凈能力的量多出82%,許多城市的河流都成了臭水河。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減少資源消耗,做到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循環利用,對最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儘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産和生活。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推動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創新體制、健全法制,依靠科技、調整結構,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力求儘快在重點環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關鍵是要做到“五個依靠”,大力推動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一靠改革,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的體制機制。當前我國資源生産、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存在的嚴重浪費現象,都與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有關。深化改革,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根本措施。應當重點推進礦産資源價格、水價、電價、熱價和天然氣價格等改革,逐步理順資源性産品價格,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節約資源新機制;完善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財稅政策;建立和完善資源節約法律法規體系,抓緊制定、修訂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節能、節材、節水、節地等各項國家標準;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強制淘汰制度,完善重點耗能産品和新建建築市場準入制度。

    二靠管理,充分挖掘資源節約的潛力。目前,由於管理水平低,監督不力,我國在資源開採、儲運、生産、消費等各個環節存在著大量的損失浪費現象,節約的潛力十分巨大。加強管理監督,是近期節約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應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訂明確的節約目標和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資源節約技術服務體系,加強資源節約的統計工作和信息發佈制度,為企業和各個方面節約資源提供良好的服務。

    三靠科技,建立資源節約的技術支撐體系。我國資源生産、消費等領域技術、工藝和裝備十分落後,目前我國關鍵技術設備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僅佔15%,2/3的設備屬於國內一般水平和落後水平。這是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的重要原因。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進步。重點要加大對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組織開發和示範有重大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努力突破技術瓶頸,大力推廣應用節約資源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國家應重點支持一批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項目,如潔凈煤、節約和替代石油、建築節能、高效節能設備、節電空調和綠色照明等。

    四靠調整,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的産業結構。近年來,我國高耗能高耗材行業發展過快,比重偏大,是導致能源資源消耗急劇增加的重要原因。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必須注重結構調整,構建資源節約型的産業結構。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注重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加速國民經濟信息化,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嚴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産業的發展,堅決淘汰嚴重耗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落後生産能力。

    五靠宣傳教育,形成全民參與、人人節約的良好社會氛圍。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涉及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應當大張旗鼓地宣傳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全社會樹立節約意識、建設節約文化、倡導節約文明,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社會風尚。加強節約資源培訓工作,廣泛開展節約資源科普教育,使廣大群眾掌握節約資源的基本知識和方式方法。要堅持政府帶頭、領導帶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把節約每滴油、每升水、每度電、每斤糧作為每個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總之,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奮鬥目標的要求,是妥善應對我國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關係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從這樣的認識高度,把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又快又好發展的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