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環境保護
 
 
中華鱘有望5年內實現全人工繁殖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宜昌11月22日電(記者江時強)來自中華鱘研究所的消息説,隨著中華鱘野生種群資源的減少,被譽為“水中熊貓”的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進入攻堅階段,經過努力有望在5年內獲得成功。

    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劉燈紅説,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中華鱘目前已進入瀕危狀態,科研監測表明,近幾年內,10月、11月産卵期洄遊至葛洲壩下江段的野生中華鱘種群只有300—500頭,資源量比葛洲壩建壩前大為減少。長江污染的加劇、船舶航行傷害、建壩堵塞洄遊路線等,對中華鱘的自然繁殖構成了不利影響。

    作為國內唯一研究中華鱘的權威機構,自1984年以來,中華鱘研究所累計向長江、珠江放流多種規格中華鱘450多萬尾。

    但是人工培育的中華鱘目前尚未發現性成熟的個體。劉燈紅説,這給中華鱘的保護造成了危機。中華鱘一般到大海生活15至20年,絕大多數性成熟要15年以上,因此,開展子一代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確保子二代中華鱘能夠儘快繁殖成功,成了中華鱘研究所當前的攻關課題。他認為,如果加大研究經費投入和支持力度,不依賴於野生種群,利用全人工技術繁殖中華鱘將會在5年內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