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我國外貿增長方式轉型加快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增加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8日   來源:經濟日報

    改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已是當務之急。

    低附加值、以價格競爭為主要手段的外貿增長方式,導致我國出口産品結構不合理,貿易摩擦頻發,不利於我國外貿的長遠發展。

    而由於我國勞動力多且生産要素不足、結構失衡,只能通過對外開放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我國外貿“大出”格局短期難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尤為重要。

    隨著近兩年國家對出口結構的大力調整,外貿出口領域已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專家認為,依靠“十五”期間我國外貿出口打下的良好基礎,“十一五”將成為我國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拐點。

    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增加

    有跡象顯示,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已實現了從主要依靠紡織服裝産品向機電、高新技術産品的歷史性飛躍。

    自去年10月始,我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連續14個月實現月度貿易順差,今年10月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更是超過1998年全年,達到212.4億美元,增長37.9%,創我國高新技術産品單月出口額歷史新高,也令高新貿易産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比重上升到27.9%。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曾做過一個研究,利用國內産業規模、競爭程度、利潤、全球市場容量和全球分工等幾個參數來判斷高附加值出口産業出現的時機。她發現中國不少産業,如汽車和零部件、發電機、數控機床等將成為我國“十一五”期間出口的新亮點,從而進一步改善我國出口商品結構。

    有關專家認為,近年來,我國一些産業的産業規模和競爭程度增強,帶動了國內産業的升級,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出口産品結構的優化提供了客觀基礎。

    此外,産業規模的擴大將帶來相關産業研發能力的提升,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商品的出口有望進一步加快我國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應引起注意的是,我國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仍佔絕大多數,且外商投資企業仍為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的主力,絕大多數出口的高新技術産品的知識産權不屬於中國企業,在世界高新技術的産業鏈上,我國仍然處於較末端,産品的附加值仍然較低。

    服務貿易逆差開始減少

    我國外貿出口的另一大亮點是服務貿易。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達730億美元,其中收入3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支出385億美元,同比增長19%,收支逆差39億美元,同比減少33%,為5年來首次減少。

    據了解,我國服務業逆差項目的構成主要集中在運輸、保險等領域,順差則主要集中在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包括轉口貿易買賣、經營租賃、佣金等)領域。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順差規模分別為43億美元和37億美元,同比增長92%和30%。

    有關人士指出,旅遊業貿易順差的大幅攀升是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逆差減少的主要原因。儘管我國在保險、技術諮詢等高端領域的服務業仍然存在較大逆差,但服務貿易逆差回落仍反映了我國服務業整體競爭能力的增強。

    一般而言,發達國家服務業佔其經濟總量的比重大多在60%以上,但我國還不到40%,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2004年,我國服務出口占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只有9%,明顯低於19%的世界平均水平。

    因服務業在外貿中附加值相對較高,因此服務業被認為是我國改變外貿增長方式的重要一環,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