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區域經濟
 
第五次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在南京召開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30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11月24日,第五次滬蘇浙經濟合作和與發展座談會在南京舉行。來自上海、浙江、江蘇的省(市)政府領導,及滬蘇浙三地發改委、經貿委、人事廳、環保廳、交通廳、旅遊局、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代表近百人參加會議。會議提出,以實施國家“長三角區域規劃”為契機,推進自主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當天上午的會議由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蔣定之主持,蔣定之,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國勤,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章猛進先後講話。

    加速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經濟區,是一項重大的國家發展戰略,這個戰略的全面推進和不斷突破,對於我國全局和長遠發展正在並必將産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由滬蘇浙三省市常務副省(市)長參加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是順應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並積極引導和推動這一進程的重要舉措。從2002年啟動以來,先後成功舉行了四次會議,不僅在健全區域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機制、增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共識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在交通、旅遊、生態環境治理、信息資源共享、天然氣管網建設、人才資源等各個領域開展了廣泛而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大力推進了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了豐碩而重要的實質性合作成果。

    蔣定之在講話中表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直接關係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全局和長遠。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人口和産業最密集、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總量的迅速擴張,長三角地區發展面臨的制約也越來越突出,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十一五”乃至今後更長的時期內,長三角地區要繼續保持在全國的整體領先地位,繼續發揮經濟增長和發動機作用,必須大力實施發展戰略的轉變,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動結構優化升級,致力實現增長方式轉變,全面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十一五”發展的主線。他表示,江蘇將圍繞創新路徑、創新主體、創新環境,推進長三角地區的自主創新。提高長三角地區自主創新能力,應該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制度建設和科技創新相結合、主體培育和開放集成相結合,整體規劃與穩步實施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戰略協同,促進資源整合,擴大開放合作,優化創新環境。

    對近期長三角地區的自主創新合作,蔣定之提出應先行啟動五個方面。一是聯合製定長三角自主創新整體規劃,明確合作定位和指導思想,提出總體目標、戰略重點以及一些帶有示範作用的重點合作攻關項目,設計合作機制和研究政策措施等。二是推進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鼓勵支持三省市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建立企業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孵化器等,在軟體、集成電路等領域建立區域性或全球性研發中心或技術轉移中心,實現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三是開展共性關鍵技術聯合科技攻關,聯合開展戰略産業技術跨越、優勢産業技術提升、新興産業技術創新工作。四是營造促進自主創新的區域政策環境,逐步形成統一高效的財稅優惠體制,實施政府技術採購,推動有市場前景、技術先進的自主創新成果産業化,把知識産權戰略作為自主創新的“引擎”來實施,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五是建立區域自主創新的組織領導和交流協調機制。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國勤認為,以滬蘇浙座談會為基礎形成的三省市合作機制,充分貫徹了中央提出的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在深化長三角區域合作、實現三省市聯動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建議應在六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聯動發展,一是著力培育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二是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構築區域創新人才新高地,三是協同推進區域誠信體系建設和知識産權保護,四是加快構建便捷的交通體系,增強長三角地區的內外通達能力,五是著力構建區域循環經濟體系,不斷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六是著力推進區域統一大市場建設,實現區域內各類要素有序流動。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章猛進指出,過去一年裏,三省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規劃、項目、政策、機制等方面都取得了許多新成果。今後,三省市應科學制定規劃,精心組織實施,進一步突出區域規劃的地位和作用,積極探索區域規劃的實施推進機制,共同爭取國家賦予有利於長三角區域經濟率先發展的政策;要推進自主創新,贏得國際競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與提升傳統産業,加快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和高品質增長;要加強區域合作,優化創新環境,進一步深化研究制定長三角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構築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強化科技創新機制。

    24日下午,與會代表分組召開了專題座談會,就確定新一年度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的主要任務和專題推進措施,以及交通、旅遊、生態、信息資源共享、人力資源、信用體系建設等專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研究提出下一步合作重點,並形成了會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