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溫家寶:過去一年主要做了六個方面的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過去一年,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主要做了六個方面工作:

    ——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繼續搞好宏觀調控,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綜合運用財稅、貨幣、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資産投資過快增長,遏制房地産投資過快增長和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進一步增加農業、能源、交通、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投入,促進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後勁。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繼續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保障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繼續加強“三農”工作。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産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在産業結構調整方面,制定和實施了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裝備製造等行業發展規劃和産業政策,提出了促進流通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重點行業健康發展;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産條件的落後生産能力。為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突出抓了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任務和政策措施,解決了一些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

    ——深化體制改革和推進對外開放。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加快。中央財政安排219億元支持116戶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産,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繼續進行。財稅、投資、價格改革繼續深化。郵政體制改革開始啟動。鐵路、民航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制定並實施了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積極應對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出口退稅、關稅和加工貿易政策,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完善出口退稅機制。穩步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過渡期的各項工作。

    ——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8.3%;投入國債建設資金95.4億元。在科技方面,加強了國家創新體系、基礎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經過兩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廣泛論證,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在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0多億元,對592個重點貧困縣1700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還為中西部地區1700多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許多輟學兒童重新回到學校。繼續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持續發展。在衛生方面,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億元,基本建成了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總投資為164億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進展順利。中央安排30億元國債資金支持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高度重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對人的傳播。在文化方面,積極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順利實施。對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努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大對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去年中央財政安排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專項補助、再就業補助209億元,比上年增加29億元。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等就業工作。中央財政還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繼續推進,21個省(區、市)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村務公開不斷擴大。加強了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工作。重視政府法制建設,國務院提出了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等7部法律議案,制定並頒布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關於預防煤礦生産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等22部行政法規。制定和實施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斷提高。審計、監察監督進一步強化。實施新的《信訪條例》,暢通了信訪渠道,規範了信訪秩序。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入開展規範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專項整改活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繼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刑事發案數有所下降,社會保持穩定。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外交工作成果顯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