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鄔煥慶、顧瑞珍、周瑋)“在北京、上海欣賞一場交響樂或者歌劇,票價相當於教授月工資的十分之一,而在歐洲相同等級的音樂會,票價只相當於教授月工資的百分之一。演出市場的這種高票價,太不正常!”全國政協委員瞿世鏡在政協大會上説。
看一場電影幾十元,聽一場戲數百元,觀摩一場音樂會、歌舞劇數百元甚至數千元,按國民實際收入比例,中國人看一場文藝演出的費用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數的三到五倍。2005年柏林愛樂樂團在北京演出,最高票價達4000元一張,令人瞠目。
“票價的不斷攀升令許許多多的文化受眾望而卻步,正常的文化生活正在演變成一種奢侈性消費。如果讓老百姓勒緊褲腰帶才能看一場戲,怎能弘揚先進文化?”全國人大代表黃泰康質問。
票價問題歷來很受關注,票價定位是否合乎國情、民情和市場行情這一話題一直眾説紛紜。票價定位不是個孤立的問題,關係到文化市場培育,關係到百姓文化消費,如何看待當前我國文化市場票價高這一現象?如何解決這一突出的矛盾?
全國政協委員鬱鈞劍認為,造成劇場票價過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五點:一是舞臺製作奢華攀比之風盛行,在知道無法收回成本或者難以盈利的情況下,以提高票價將後果轉嫁給觀眾;二是創作人員和演職人員的勞務成本不斷增高,很多人還互相攀比;三是贈票也是高票價的幫兇;四是組織演出的稅賦過重;五是媒體對文藝演出宣傳費的收取,許多國家通常按公益類廣告對待,而我國則與商業廣告的收費等同。
“事實上,演出市場高票價的背後,並不是一個市場真正的紅火,也不是市場供需的真實反映,而是相關從業者急功近利導致的市場虛火。”全國政協委員王成喜説。
目前全國有近3000家劇場,但是除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部分劇場上座率比較高之外,大部分劇場並不景氣,急於“找米下鍋”。一方面是老百姓對歌劇、交響樂、芭蕾舞有需求,需求就是市場;另一方面是票價太高,老百姓買不起,劇場也就難以開拓市場。要改變這種狀況,自然不能號召老百姓勒緊褲腰帶進劇場,而是劇場要讓老百姓輕輕鬆鬆進得去。
代表委員們認為,在推動文化市場的發展中,高票價正在成為一種阻礙。演出票價動輒幾百上千,不要説工人、農民、學生沒有可能具備如此的消費能力,即使所謂的“高收入人群”,也不可能把看這種演出作為經常性的文化消費活動。如此,就不會形成一個文化市場應該具備的長期穩定的受眾群體,沒有長期穩定的受眾群體,當然也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市場。
“為了讓人民群眾能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必須採取措施把虛火過旺的高票價降下來。”王成喜委員説。如何切實降低票價,讓普通觀眾真正享受到高雅藝術,同時避免演出單位承擔風險、遭受損失?代表委員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黃泰康認為,政府部門應將文藝演出與商業行為區別對待,在演出市場加大公益性演出的分量,分層次分種類,該補貼的補貼,該減免稅收的減免稅收;演出製作單位應該想方設法降低成本,讓票價趨於合理。
王成喜認為,當前的票價過高與過度強調市場化有關。劇場和演出團體應該堅守公益意識,具有平民眼光。當然,這並不是説不講市場化,而是要走社會效益第一的市場化道路。鬱鈞劍認為,必須要把握合理的演出費用,杜絕中間商“轉包”加價,還要從創作源頭抓起,真正把錢投在藝術內容上,不要一味地以強調“大製作”為炒作由頭。同時,演出場館、演出單位也應該有一個相應的行業價格體系,合理地降低演出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