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舒、周瑋)“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短短的一句話,寫進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福建團代表興奮地説,福建期盼了多年的心願,如今正式上升成為了國家戰略。悄然崛起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讓中國的東南沿海又多了一個“圈”。
全國人大代表王晶回顧起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幾多感慨,幾多展望。改革開放初期,福建憑藉毗鄰港澳臺的區位優勢,曾經吸引大批港澳台中小企業來閩投資,從而奠定了福建作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大省的地位。但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外商對中國投資環境的逐步熟悉,加上兩岸“三通”遲遲不通,臺商紛紛向江蘇、上海轉移投資。臺商對福建、廣東的投資佔全部大陸投資的份額大幅減少。
當21世紀的大鐘敲響時,大中國的版圖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因其強勁的發展勢頭,被形象地稱為中國經濟的三大引擎。而與台灣有地緣親緣優勢的“閩南金三角”,卻在“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圈的夾擊下陷入發展的尷尬之中。
怎麼實現海峽西岸的經濟突圍,成為擺在福建人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
事實上,早在1995年,福建就已經提出了“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構想。2005年5月,福建省委向中央急送了一份專題報告,期盼中央能夠把建設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列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報告中提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周邊區域,對應台灣海峽,是具有自身特點、自然集聚、獨特優勢的區域經濟綜合體。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構想的提出,是歷屆省委省政府探索福建發展思路、發展定位的結果,它符合中央的要求,也切合福建的實際。”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説。
專題報告引起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隨著政府加大對海峽西岸的投入和關注,福建省和台灣兩地經貿交流進一步深化和擴大,閩臺經貿合作已經形成日益密切的産業對接、優勢互補、分工合作。
2005年,閩臺貿易額達48.79億美元,增長12%,目前台灣已成為福建最大的貨物來源地和第三大貿易夥伴,閩臺經貿依存度已超過25%。臺商投資福建比上一年增長92%,新簽訂合同台資達18.3億美元,台資企業在福建的産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壯大。
陳秀榕代表説:“閩臺的合作與交流在兩岸經濟合作進程中充當著先行先試的角色,相信中央會給予更多的支持扶持政策。”
原來僅限于福州、漳州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擴大到全省,並建立了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試驗區。為解決台灣農産品賣難問題,2005年福建還設立了台灣農産品營銷中心,台灣水果首次以零關稅方式進入福州、廈門,並出現在北京、上海的大超市裏。
去年福建順利啟動了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並實現了國家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與台灣阿里山、大金湖與台灣日月潭等旅遊資源對接,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直接往來和海上試點直航進一步拓展,廈門金門航線客流量突破50萬人次,成為台灣同胞到福建探親旅遊、投資貿易的“黃金水道”。廈門還新增為海峽兩岸春節包機航點,兩岸人員往來更加頻繁。
謝聯輝代表説,種種跡象表明,海峽西岸正在崛起一個新的經濟區,它不僅將輻射內地,實現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對接,更重要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經濟融合已經基本形成,海峽西岸經濟區對東岸的吸引力日漸增強,最終會形成一個“環海峽經濟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