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杜宇)“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都強調了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這對於文化産品的生産來説,也是非常適用的。”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丁振海説。
丁振海委員認為,多年來,我們的文化生産一直未能擺脫“數量過多、質量不高、精品更少”的被動局面。他痛心地説:“以去年為例,電視劇生産了12400集,其中雖有《亮劍》《八路軍》這樣的優秀作品,但大多數作品並沒有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平庸的、低俗的作品比比皆是,還有不少電視劇尚未播出就‘胎死腹中’。書報刊出版也存在類似情形,浪費了大量紙張,卻留下堆積如山的‘文化垃圾’。”
丁振海委員提出,對文化産品的生産也要“有保有壓”,加強宏觀調控,改變盲目、粗放、無序的生産方式,實現文化生産力資源的優化組合和最佳配置。他説:“2006年是魯迅先生逝世70週年,有關部門應以此為契機,集合各方面優勢資源,抓緊策劃宣傳魯迅先生的各種文藝作品。”
丁振海委員還建議,對於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作品,應增加專項基金予以扶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