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統籌兼顧形成合力 代表委員暢談和諧社會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4日   來源:經濟日報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偉大實踐。“兩會”上,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成為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保障。代表委員們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因此,這一目標一經提出,就在全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熱烈的回應。各地各部門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發展思路,老百姓從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全社會初步呈現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委副書記賴聯明給記者介紹,外出打工一年的李紅生最近請假回到大余縣水南村,一進村就為家鄉的變化驚嘆不已。

    上次離家時,村裏的水塘還是個淤泥塘兼垃圾池。如今,經過清淤的水塘清澈見底,周圍配上了健身器材,跟城裏的生活小區一樣漂亮。贛州全市已經有4000多個像水南村一樣的自然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有了初步的變化。賴聯明對記者説,新農村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非常好的抓手。只有農村和農業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鄉風更文明了,管理更民主了,農村與城市更加協調發展了,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

    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沈國舫委員説,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矛盾始終是存在的,要解決好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關鍵還是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不能以拼資源、毀環境為代價,我們追求的是在資源消耗最少、環境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求發展。發展畢竟是硬道理,有很多問題還是要通過發展來解決的,現在首先要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

    馮幸耘委員説,不少城市編制的發展規劃都把環境等指標納入進去,改變過去只注重GDP的做法。大家已經有了這樣的共識:發展不是為發展而發展,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呼喚改革的推進,呼喚我們用科學發展觀來調整發展思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改革中促進和諧。

    著力化解不和諧因素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把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以人為本,搞好‘五個統籌’,更加注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王樹清代表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平衡,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不和諧問題,政府正就大家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正在推進的社區醫療和農村醫療合作,將作為醫療改革的切入點,使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林用三委員説,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社會保障任務很重。今後5年,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要把就業這一民生之本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維護社會公平,協調社會利益,完善社會救助機制,努力緩解困難群體在大病醫療、子女就學、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王建倫委員説,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在收入分配方面打破了平均主義、大鍋飯,人民的財富和人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著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繼續擴大的問題。今後5年,要通過合理調節收入分配製度、調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等,緩解地區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讓發展成果惠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形成建設和諧社會的強大合力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和諧孕育生機,和諧激發活力。怎樣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代表委員們認為,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調動全社會一切積極因素,形成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合力。

    代表委員們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協調各方利益,理性化解社會矛盾,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只要形成強大合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記者 李予陽、敖蓉)

 
 
 相關鏈結
· 賈慶林:政協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獻計出力
· 人民日報兩會特稿: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2005年
· 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是政協的重點工作和戰略任務
· 代表委員解讀“十一五”規劃: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