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吉林省“四電合一”讓農民享受信息化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3月17日電(記者齊海山、王曉明)吉林省黑木耳之鄉蛟河市黃松甸鎮偉光村農民信息員孫建民在網上發佈的一個“提供廢舊菌袋”的信息,讓全鎮的廢舊菌袋變廢為寶增加了農民收入。“這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給咱農民帶來的好處。”孫建民説。

 原來,黃松甸鎮八成以上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産,食用菌産業也成了全鎮的支柱産業、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5年全鎮種植黑木耳1億袋,木靈芝、元蘑、榆黃蘑等其他菌類2000萬袋,僅食用菌一項全鎮年可實現産值2億元,人均增收5000元。但是生産過程中使用的塑料菌袋成了一個煩心事,堆積如山的廢舊塑料袋污染環境不説,還影響耕地質量。孫建民一個不起眼的信息,引起多家塑料製品廠的興趣,專門在鎮上設立了回收點,一年至少要回收500噸左右,“白色污染”沒有了,農民可增收30萬元。

 像孫建民這樣“信息帶來高收益”的事情在吉林省越來越多,因為覆蓋全省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已經初步形成,全省市縣、鄉鎮九成以上建立了各級動態農業信息網站,基本形成了一個快速高效、上下聯動的省、市、縣、鄉、村五級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吉林省農委信息處趙然説:“全省已經培訓農村信息員1.2萬人,跟農民生産發展息息相關的需求隨時都可以發佈,也能及時查閱。”

 趙然説,在信息傳播渠道上,吉林省除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簡報等傳統媒體外,還探索使用計算機技術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探索出了固話短信、智慧語音、農業120等“多網聯通”的新形式,互聯網、電話網、衛星網在為農服務上實現了“三網合一”,電腦、電話、電臺、電視實現了“四電合一”,拓展了綜合信息網絡功能,提高了信息入戶率。

 據介紹,吉林省還將進一步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實施“農村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到2010年,全省所有鄉鎮和80%的行政村將建立起農村信息服務站。(完)

 
 
 相關鏈結
· 湖南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量化指標納入統計範疇
· 廣東農村信用社5年內將投1500億助推新農村建設
· 北京全力解決“三農”問題 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
· 廣西“放心農資下鄉入村宣傳周”啟動
· 全國農村開展先進性教育 為建設新農村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