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迅速解決部分地區成品油供應緊張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2003年底以來,我國成品油消費急劇增加,比上年增長近20%,部分地區和民航機場成品油資源偏緊,浙江、重慶等地區一度出現成品油告急情況。有關部門積極採取綜合措施,增加國內資源供應,確保市場穩定。

    一是加強調研,強化總量分析調節,及時調整資源平衡方案,保證市場供應;二是中石化、中石油充分挖掘生産潛力,優化産品結構,增加資源供給;三是調整進出口政策,嚴格執行成品油出口核定制度,增加國內資源投放;四是積極組織原油、成品油(主要是航空煤油)進口,彌補國內資源不足;五是根據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的情況,適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舒緩煉油虧損壓力,維護煉油生産積極性;六是加強成品油運輸協調,鐵道、交通等運輸部門大力支持和配合,確保原油、成品油及時運達目的地;七是中石化、中石油在成品油銷售環節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囤積居奇,所屬加油站要保證按國家規定價格敞開供應,滿足市場需求;八是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特別是對北京、廣東等地區實施日監測、周監測制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協調解決;九是注重“三農”問題,對“春耕”、“三夏”等重要農事季節,專門部署、專項檢查,保證農業機械需要;十是中石油、中石化做好實施應急預案準備工作,隨時應對突發事件及緊急情況。

    這些措施對保證近年來油氣市場平穩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幾年來,先後協調了北京、上海、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雲南、海南、重慶等十幾個省市的成品油供應問題,有效緩解了這些地區的緊張狀況。

    2003年底,華東地區缺電的同時,柴、汽油供應也出現了緊張狀況,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沿高速公路邊調研邊現場協調,解決緊急問題,同時深入研究提出了綜合解決問題的措施。

    2005年5月以後,受多種因素影響,廣東、雲南、廣西、湖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湖南等省(區、市)相繼出現成品油市場緊張的情況。特別是8月中下旬,受颱風等因素影響,廣東珠三角地區供求矛盾加劇。有關部門和企業採取了取消成品油出口退稅、提高原油加工量、合理調整産品結構、對敏感地區實行重點監測等綜合措施,加大市場調劑,緩解供求矛盾,效果明顯。9月以後,成品油供需狀況明顯改善,成品油庫存持續回升,市場供應趨於正常。(發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