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曾培炎説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將從七個方面維護和保障能源安全(2005年12月27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27日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報告我國當前能源形勢與能源安全問題時説,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維護和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方針,認真抓好以下工作:

  ━━全面推進能源節約。這是緩解能源供應壓力的緊迫任務。目標是實現201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 左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能源節約:積極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強制淘汰高耗低效的落後生産能力;廣泛開展全民節能活動。

  ━━努力增加國內能源供應。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要把優化能源結構作為保障能源供應的中心任務。要高效清潔地開發利用煤炭資源,調整和優化電力結構,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氣供給能力,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石油儲備建設,加大能源資源勘探力度。

  ━━切實加強能源安全生産。當前,遏制煤礦等重特大事故多發,主要採取以下七項措施:一是加大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和對停産整頓礦井的監管力度;二是堅決關閉經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煤礦;三是規範煤礦資源整合;四是嚴格煤礦建設項目管理;五是抓好瓦斯集中整治;六是加大執法力度;七是嚴格責任追究。加強能源領域安全生産工作,還需要堅持標本兼治,從健全法律法規、改革體制機制、完善經濟政策、增加安全投入、嚴格責任管理著眼,建立源頭治本、政策治本的長效機制,確保煤礦、電站和油氣田安全生産,確保電網和油氣管網安全運行,防範各種安全事故。

  ━━不斷提高能源技術水平。解決能源勘探開發、生産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問題,保障能源供給安全,關鍵靠技術。要加強前沿能源技術的研究開發,推進先進適用能源技術的開發應用,提高重大能源技術裝備開發能力。

  ━━進一步擴大國際能源合作。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需要充分利用我國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積極參與世界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的開發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能源雙邊及多邊合作,加強與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對話與合作,搞好我國能源戰略和政策的對外宣傳,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我國能源安全。

  ━━加快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主要任務是:依靠市場機制和政府推動,加快組建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優化煤炭企業組織結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改革方案。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深化油氣行業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係和污染治理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合理的能源比價關係。強化能源管理,健全能源開發監管體系。當前,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做好整頓和規範礦産資源開發市場秩序的各項工作,推進能源領域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維護能源生産、流通、建設的正常秩序。通過制定行業規劃、産業政策和技術標準,運用價格、財稅、金融、投資等經濟杠桿,加強信息發佈和引導,鼓勵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鼓勵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鼓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替代能源開發利用,促進能源産業可持續發展。

  ━━大力加強能源法制建設。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強能源立法工作,促進能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工作規範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