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建立科技扶貧示範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3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根據整村推進的扶貧開發工作思路,本著"以點帶面,突出重點;抓好示範,帶動全局"的指導思想,"十五"期間有關部門在貴州省黔西南州圍繞喀斯特石山區的石漠化治理,開展了科技扶貧示範村建設,使這些貧困村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在貴州貞豐縣北盤江鎮銀洞灣村和水井灣村建立了混農林業與科技扶貧示範村,在加強喀斯特石山區石漠化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目前,兩村已基本形成石漠化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混農林業"模式和"椒(經濟林果)--豬(養殖)--沼(農村能源)"庭園經濟模式,實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8500畝(其中經濟林草7000畝),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解決了溫飽問題。

  在興義市則戎鄉打廠村、巴結鎮南龍村建立了喀斯特山區的民族生態與科技扶貧示範村。以沼氣利用為紐帶,以完善"養殖-沼氣-種植"模式為基礎,發展了一批支柱産業。

  同時,為探索提高少數民族聚居區科技培訓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安順地區紫雲縣格井村建立喀斯特山區星火科技能力建設示範村,以科技培訓為先導,在村一級基層組織廣泛進行科技培訓,建立了稻田生態漁業技術、沼氣能源生態技術、退耕還林種草技術、林下生態養殖技術等示範基地。(科技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