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交通部:加強定點扶貧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3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從1986年起,交通部開始對洛陽市實施對口扶貧。20年來,通過開展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體,科技扶貧和教育扶貧為兩翼"的開髮式扶貧,使洛陽市的貧困人口由1994年的118.3萬人下降到2005年的41.4萬人,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加強道路建設。1995-2005年,交通部累計投入洛陽市扶貧資金8.36億元,加上省、市政府配套資金、群眾自願集資以及民工建勤投入,先後新建、改建公路3403.2公里,使洛陽山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跨越式發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有2260個行政村通上了油路,佔行政村總數的75.4%。二是變"輸血"為"造血",大力實施科技扶貧。截至2005年底,交通部以及市、縣共投入科技扶貧項目資金1.13億元,安排落實科技扶貧項目139項,帶動貧困人口35.8萬人,人均增收940余元。三是著力解決農民子女上學難問題。交通部從1995年開始投資建設"交通希望小學",並設立了"交通部希望工程助學基金"。截至2005年底,交通部和洛陽市共同投資建設"交通希望小學"142所,解決了3.2萬名學生的上學問題。同時,交通部還資助了洛陽市中小學貧困學生1.7萬名、在讀貧困大中專學生157名。(交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