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深刻理解《建議》的基本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31日   來源:人民日報

曾培炎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部署,是指導今後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建議》從“十一五”時期我國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了“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思路。概括地説,就是要以實現科學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強大動力,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重要保障,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進步。按照這一基本思路,《建議》要求,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發展觀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吸取了人類文明的成果,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是使我國經濟在“十一五”這個關鍵時期繼續前進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産力迅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全面完成,“十五”計劃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緊緊抓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同時還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條件發生著重大變化,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解決發展不全面、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日益緊迫,緩解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已經提上重要日程。在新的更高發展平臺上,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要牢固樹立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十一五”時期,是把發展納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時期。這五年如果取得重大進展,就可以為後十年的發展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從而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在這樣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耽誤不得,更失誤不起。《建議》以實現科學發展的思想為一條紅線,力求貫穿于“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從而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一)堅持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首要要求。“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具有諸多有利條件,但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還存在不少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國際經濟環境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這些都可能造成經濟波動。因此,必須全面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變化,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水平,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切實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開拓國內市場、擴大發展空間的戰略舉措,是緩解國際貿易摩擦、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要把擴大國內居民消費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立足點和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和條件,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保持合理的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堅決抑制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

  (二)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穩定,就沒有國民經濟的穩定;沒有農村的發展,就沒有國家的真正發展;沒有農民的富足,就沒有國家的持久繁榮。只有近8億農民都加入到現代化的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的全局,實現長期持續的發展;只有廣大農村明顯改變落後面貌,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建議》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並從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工農互動的高度提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思路,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增加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強化農村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搞好鄉村建設規劃,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把國家政策扶持與農民辛勤勞動結合起來,大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有序轉移,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新渠道,穩步推進城鎮化。

  (三)堅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這是化解資源環境約束,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九五”以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從總體上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轉變,經濟發展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目前,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只佔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鋼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別佔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鐵礦石的進口依存度分別達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經超出環境容量。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既不符合國情,也會引發各種矛盾,最終難以為繼,已經到了需要刻不容緩地加以轉變的關鍵階段。

  《建議》把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核心內容,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優化生産要素配置,發展循環經濟,高效利用資源,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抓緊建設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國民經濟體系,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要採取更加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大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力度,繼續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努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四)堅持加快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産業結構不合理是我國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和宏觀經濟運行不穩定的重要原因。針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産品技術水平低、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等現狀,《建議》明確提出,要努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加強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建議》要求,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的中心環節,不斷提升産業技術水平,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製造業,特別是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等高技術産業。要繼續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構建技術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就業多的産業結構。要加快發展就業容量和市場潛力大、能源和資源消耗少的服務業,增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把能源産業的發展放到重要位置,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要著力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加快礦産資源勘探開發,進一步完善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

  (五)堅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合理的區域開發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經濟都有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地區之間發展的差距仍在拉大,公共服務水平差別較大,生産力空間佈局不合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共同富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建議》要求,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堅持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並突出強調了“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建立區域間互動機制”兩大重點。這是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作出的整體戰略部署。

  《建議》從各地區的實際出發,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促進協調發展的要求,明確了各區域的發展導向和總體思路,以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同時提出,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這是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思路,是優化資源配置、保護生態環境的新措施,必須科學規劃,抓好落實。健全區域之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互動機制,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建議》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等要求。這些機制體現了發展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生産要素自由流動的效率原則,體現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實現區域之間優勢互補的共贏原則,更體現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平原則。互動機制的完善,將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重要的體制和制度保障。

  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和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和貿易大國,但一些産業的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大量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科研開發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是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環節。必須看到,沒有創新的發展是難以持續的,僅靠低附加值的産品出口成不了貿易強國,靠較低技術的産業基礎也成不了經濟強國。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才能加快發展的新階段。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新機會和新動力,才能為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持久的技術支撐,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才能有效地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使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建議》指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産業技術水平。這是中央綜合分析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作出的又一重要判斷,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明確的政策導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促進産業與技術、經濟與科技緊密結合。

  (一)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為重點,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企業創新是推動國家不斷創新的重要動力。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框架。要加快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發揮其在形成産學研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和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更具活力。要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健全國防科技創新體系。要加強區域創新能力建設,形成符合區域資源和産業特色要求的科技佈局。要加快發展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建立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社會化仲介服務體系。

  (二)高度重視原始創新,力爭取得重大突破

  要著眼長遠,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切實加強基礎研究,積極支持原始性創新研究,不斷增強科技持續創新的能力。要集中力量,瞄準信息、生物、海洋、航天、納米、新材料等戰略領域,超前部署高技術研究,搶佔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前沿技術制高點,積極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三)大力推進集成創新,促進重要産業跨越發展

  要突出重點,精心組織跨學科和跨産業集成,在信息、能源、資源、環境、農業等關鍵領域,攻克一批重大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並加速科技成果産業化。要實施一批科技和高技術産業化重大專項,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為産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努力加強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我國産業技術水平

  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發揮後發優勢,堅持開放式創新,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消化吸收更好地結合起來,逐步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要依託重大工程,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産化,在清潔高效發電技術裝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裝備、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集成電路關鍵設備等領域,促進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促進産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實現技術和知識的再創新。

  (五)採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形成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

  構建鼓勵自主創新的激勵制度,是實現創新的根本條件。要以産權特別是知識産權保護為核心,形成激發創新積極性、鼓勵創新行為和提高創新回報的外部環境。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調整科技結構,整合科技資源,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要實行有利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財政、稅收、金融和政府採購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技術標準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要增加人力資本投入,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加快建立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體制機制

  《建議》既是“十一五”發展的建議,也是今後五年改革的建議。突出改革,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科學發展,是《建議》的鮮明特點。早在“九五”時期,我們就提出了要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十五”時期,又進一步提出要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但轉變和調整的效果還不夠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不到位,體制機制未理順,市場環境驅動市場主體採取粗放增長的市場行為。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到位和資源價格不合理,企業技術創新和資源節約的動力就不足;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企不分、政資不分,行政必然過多地干預企業投資經營活動;財稅體制不健全,政績評價體系不完善,引發一些地方盲目攀比,盲目擴大投資,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因此,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要在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上狠下功夫,通過強化制度約束和完善激勵機制,形成新的利益導向環境,使企業、政府部門和其他主體的行為切實轉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上來,轉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轉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建議》指出,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環節,改革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問題,切實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在繼續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做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要繼續改革政府管理方式,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資決策責任制度。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幹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

  (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構造自我激勵、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生産經營、投資開發和技術創新的主體。增強企業活力,就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産權制度。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加大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的力度。要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實現投資主體和産權多元化。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創造平等的競爭條件,加強和改善服務與監管,鼓勵、引導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通過深化企業改革,真正使各類市場主體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要求決定企業的經營行為。

  (三)深化價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必須健全反映資源稀缺程度、污染物排放數量和市場供求關係的價格形成機制。要在控制價格總水平的前提下,積極調整價格結構,重點理順水、電、煤、油、氣和運輸等基礎産品的價格,合理調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公共服務價格和收費。要繼續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特別是要打破行政壟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和要素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加快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

  (四)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形成利益協調一致的經濟調節機制

  轉變政府職能,規範政府行為,處理好各級政府之間的利益關係,形成上下左右協調的利益機制,關鍵在於完善財稅體制。要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調整和規範中央與地方、地方各級政府間的收支關係,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要繼續完善稅收體制,逐步統一各類企業所得稅,形成規範的企業稅制;擴大增值稅由生産型改為消費型試點範圍,促進企業技術進步;調整和完善資源稅,推動資源節約。穩健、高效、安全的金融體系是市場體系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加快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健全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五)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和國內外市場緊密聯絡的背景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應地要求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和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增強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能力。要積極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外貿、外資和對外經濟合作,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落實以質取勝、科技興貿的要求,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著力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積極引導外商投資方向,把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作為利用外資的重點。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到境外投資,擴大我國發展的市場空間,提高資源保障程度。要深化經貿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妥善處理國際貿易摩擦和糾紛,推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必須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納入發展的內涵,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生産力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又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的歷史階段,各種社會矛盾都可能凸顯。我們既要著眼長遠,積極推進,又要立足國情,針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突出重點,扎紮實實地做好促進和諧的各項工作。《建議》明確提出,要從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保持社會安定團結。我們要準確把握這一要求,把和諧社會建設的任務落到實處。

  (一)切實做好就業、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調節等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十一五”期間,我國就業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社會穩定。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在充分發揮市場引導就業作用的同時,進一步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能,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改革發展的“減震器”,是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和社會安定的“穩定器”。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多渠道增加社會保障資金,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穩步提高統籌層次,逐步提高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收入分配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注重社會公平,特別要關注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通過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轉移支付等措施,幫助低收入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體系。

  (二)加快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建設

  必須下更大的氣力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切實改變社會事業薄弱的狀況,推動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國運興衰,百姓福祉,根本在於教育。要繼續實施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優化調整教育結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健康和安全是人民群眾的最基本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既關係社會和諧,又關係全面小康。要強化政府公共衛生責任,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點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加強疾病預防、醫療救治服務。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要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工作,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

  (三)建立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的管理體系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創新,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管理格局。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注重加強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建設,大力開展創建和諧企業、和諧單位、和諧家庭活動,不斷增強社會和諧的基礎。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完善社會糾紛調處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暢通訴求渠道,使群眾有反映和申訴問題的途徑,有效緩解和疏導矛盾。要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機制,增強處理突發性事件、群體性事件的能力。要更加注重維護社會治安和穩定,保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建議》提出的基本思路,是學習和領會文件全篇的基本線索,對“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各級黨組織、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深刻領會基本思路的精神實質,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實施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讓我們團結起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紮實工作,艱苦奮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勝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奮力開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