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項目實施效果好不好,讓事實來“説話”。日前,上海浦東新區首次對政府實事項目進行“後評估”,區政府和市社科院聯合開展的實事項目民意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浦東新區2004年至2005年實施的54項實事項目滿意率都超過50%,其中21項滿意率超過70%。
近年來,浦東新區每年啟動政府實事項目,解決了不少歷史遺留的欠賬和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急、憂、難”問題。為使實事項目貼近群眾,浦東新區在實事立項前廣泛徵求意見。今年,該區又推出實事項目“後評估”,對2003至2005年度新區實事項目的社會效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為今後的實事項目立項提供可靠依據。
區政府有關部門會同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開展了實事項目“網上大家評”調查活動、又發放了2423份問卷。之後,他們選擇百姓最為關注的就業與再就業、平改坡兩項實事項目進行重點績效評估。在兩項重點評估項目中,群眾對新增、凈增就業崗位的滿意度為71.2%;對平改坡的滿意率為71.7%。滿意率體現了實事項目給市民帶來的巨大實惠:2004年,浦東新區計劃新增就業崗位5.9萬個,實際完成10萬餘個;2004年,浦東新區實施平改坡的舊房650幢、平改平舊房264幢,受益戶數達59881戶。
區人大代表李作玉參加“後評估”座談會時談到,“平改坡”後,住在頂層的他家房子再不漏水了。但也看到了實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不足:隔壁一幢樓“平改坡”時,工程隊在材料上“搗漿糊”。他建議,要對實事工程施工質量、安全加強監督。還有居民直言,不應把一些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作為實事項目,要聚焦市民確實需要但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參與“後評估”工作的區人大城建環保工委副主任何廣成認為,這些真實的聲音可以使實事項目更加科學。
匯總市民群眾的評估意見,一份“民生需求指向標”凸現,市民希望政府發展公共交通、綜合改造舊住宅區、加強小區綠化、增加標準化菜場和購物中心等。目前,浦東新區正在確立2006年政府實事項目,力求聚焦市民急需之處,而群眾滿意率最高的促進就業和“平改坡”有望繼續列入實事項目。
據區人大常委會有關人士介紹,2006年區人大還將對實事項目進行後評估,及時跟蹤、評估實事項目的效果,使政府實事辦實,讓居民群眾真正得益。 (周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