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
繼續推動東中西良性互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也是當前和明年要抓緊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正在逐步改善。各地區按照中央關於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積極加快結構調整,區域間生産要素流動和産業轉移出現了新變化,産業雷同狀況得到改善,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經濟,形成了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更高層次上推動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快發展優勢産業。各地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明確功能定位和發展模式,按照國家産業政策的要求,發展優勢産業,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形成分工合理、重點突出、比較優勢得以發揮的區域産業結構。二是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要打破行政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各種生産要素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優化配置,讓商品和服務順暢流通。三是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調整發展思路,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四是要加強區域合作互助。要完善對口支援、幹部交流和社會捐助等幫扶制度,加強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援助和支持。五是要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傾斜。增加對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財稅金融支持,制定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指導意見,完善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
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還要重視發揮城鎮化的帶動作用。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和城鎮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要重視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提高其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的能力。要加強城市群內部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提高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更好地發揮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各地方各部門要抓住機遇,立足實際,紮實工作,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人口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