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朱志剛:建立健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財政政策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8日   來源:經濟日報

財政部副部長 朱志剛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我國“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繪製了宏偉藍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經濟生活和社會進步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弘揚民族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小企業是大企業的搖籃,處於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有著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創新精神,它們同時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和困難,惟有自強不息、開拓進取,才能不斷成長壯大。中小企業在創業與創新過程中展現的可貴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民族昌盛的重要力量。因此,鼓勵、支持中小企業,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激發民族創造力,增強民族自信心。

    ————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中小企業的主體是非公有制經濟,改革開放以來,非公經濟迅猛發展,突破了原來比較單一的所有制結構,使經濟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使市場經濟體系更加完善,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促進公平市場建設。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充分競爭。過分集中和壟斷,會使經濟喪失活力。眾多中小企業活躍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可以有效地制約和抑制壟斷。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從計劃經濟轉變而來,目前市場競爭還不充分,只有讓更多的中小企業不斷涌現,才會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才會有更合理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

    ————擴大就業,拉動內需。一些國家的情況表明:大企業為提高競爭力普遍在裁員瘦身,就業人數呈現負增長,但這些國家失業率並沒有明顯提高,主要是中小企業默默地吸納了就業人員,緩解了潛在的社會矛盾。作為人口大國,就業問題在我國十分突出,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上,中小企業的崛起可以吸納更多的剩餘勞動力向工業轉移,並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實現工業化、城市化,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中小企業還吸引了大量民間社會資本,對於發展、完善第三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對於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和技術轉化的主要載體。中小企業激勵機制靈活,反應敏捷,為各類人才提供了比較寬鬆的創新環境和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如果説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那麼中小企業則是自主創新的生力軍。發展中小企業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途徑。

    ————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社會化大生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分工臻于精細化,中小企業是專業化分工的主要承擔者,其與大企業協作配套,一方面可以延伸産業鏈條,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推動生産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因此,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生産道路,是為大企業提供産業配套,更是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的戰略選擇。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是我國財政改革的方向,運用財政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是財政的重要職能。近年來,財政企業工作已由過去只注重國有企業、大企業轉向平等面對各種類型、不同所有制企業,致力於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資金、信息、人才、技術、管理等諸多方面處於弱勢。扶持中小企業是公共財政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資金政策。1999年至2002年中央財政相繼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2003年《中小企業促進法》頒布實施後,中央財政預算設立了中小企業科目,同時增設了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專項補助資金等。

    ————稅收政策。主要包括: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規定限額的企業,實行低檔所得稅率;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實行簡易徵收;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一定期限內減免營業稅;對新辦第三産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實行減、免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融資扶持。對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達到一定比例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財政部門給予銀行貸款貼息、補償貸款損失等優惠;對接受政府指導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當擔保機構提取的風險準備金不足以彌補時,對其發生的代償損失給予一定補償。

    ————財務管理。2004年財政部頒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對於提高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規範會計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我們得到最主要的經驗和啟示是:第一,財政政策必須明確界定作用範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千差萬別,政府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全部包辦解決,主要是從彌補市場失靈的角度出發,抓住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著力加以解決。第二,財政政策必須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市場是決定企業成敗得失的最終決定因素,過度運用財政政策將會導致行政手段對市場功能的擠出效應,因此我們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因勢利導、創造條件、引導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形成國家政策與市場機制的良性互動。第三,財政政策必須將公共性貫徹始終。面對分佈廣泛、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政府過多地支持具體企業、具體項目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有失公平,難以實現公共服務。因此營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為其提供社會化服務是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最主要的政策目標。“十一五”期間,財政部門將綜合運用資金政策、稅收政策和政府採購政策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健全對中小企業的政策體系。

    (一)加大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支持。重點是在産業集群和高新技術園區培育中小企業技術服務機構,搭建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技術支持和管理諮詢;組織開展對中小企業從業人員的各種培訓;提升並拓展各級各類中小企業信息網站的功能,通過網絡開闢交流渠道,發佈供求信息,普及政策法規。提供上述服務,要盡可能地採取市場化運作,即政府以委託方式,交由有關服務機構承擔,制定考核標準,實行動態評議,對符合要求的,予以一定的補助或獎勵。

    (二)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可考慮採取以下措施,其一,支持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為使金融機構能夠清楚地判斷風險,對有關部門和仲介機構開展中小企業信用登記、信用徵集、信用評估和信用發佈等活動予以資助;其二,鼓勵區域性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發展,對擔保機構新增的貸款擔保餘額,可研究實行獎勵政策,探索對中小企業間聯保、互保制度的支持方式;其三,推動創業投資發展,可研究設立政府引導資金,參股創業投資機構,吸引民間資金向中小企業投資。同時研究制定有利於創業投資發展的稅收政策。

    (三)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財政支持的著眼點應更多地放到有利於降低中小企業創業與創新的風險上來,重點支持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的中小企業,支持技術開發初期的原始創新,通過改進對技術創新財政投入的績效考評辦法,處理好財政資金安全性、規範性與有效性的關係。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市場。一是要支持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建立協作配套關係,這是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重要途徑;二是要遵照國際慣例,對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有關活動予以必要資助;三是要依照《中小企業促進法》和《政府採購法》,研究制定針對中小企業的政府採購政策,通過在政府採購中確定一定的比例,以招標方式,保證中小企業獲得政府訂單。

    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股新浪潮,中國經濟正處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十一五”期間我們將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積極運用各項財政政策工具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廣闊的市場舞臺。

 
 
 相關鏈結
· “十一五”期間國家將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 “十一五”我國將採取九項舉措扶持中小企業成長
· 周小川:不應簡單看待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 歐新黔:完善投融資政策 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 銀監會建立完善六項機制推進中小企業貸款工作
· 我國將進一步改善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