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工人日報評論員文章:有關“國學熱”的若干思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7日   來源:工人日報

    今天,我們應以世界文化為參照、在現代文明發展潮流之下來檢視國學,以一種探索真理的使命去研究國學,發揚那些代表人類共同美德和追求的東西,摒棄那些與時代發展潮流格格不入的糟粕 

    “國學熱”可謂持續升溫———從有大學開辦國學院、國學講座,到接連出現的國學短信、少兒讀經班、“孟母堂”及國學博客圈,以及漢服熱、成人禮的興起;放大到國際背景,從全球聯合祭孔,到孔子學院在不少國家紛紛建立,以及漢語熱在世界範圍的升溫等等———所有這些都引起了學術界和媒體的強烈關注,引發了如何重新評價儒教與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在現代中國的地位及作用、當代中國是否需要“重振國學”、“重振國學”該如何接續文脈等問題的爭論。國學,是泛指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單指儒家學術,還是特指中國傳統人文科學範圍內的學術———拋開專家的爭論不談,本文更關注普通百姓是以怎樣樸素的眼光理解和認識國學的。事實上,不少人頭腦所理解的國學,大體僅是四書五經、詩詞曲賦、琴棋書畫以及民風民俗等相關知識。因此,“國學熱”的相關爭論有望促進人們更全面地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追溯起來,悄然興起的“國學熱”可謂“文化尋根”現象的折射,與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密切相關。就現實層面而言,社會發展中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包括金錢至上、誠信缺失等,也迫使一些人嘗試到傳統文化中尋找補救之策。比如,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所有這些都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因此,“國學熱”的出現,有望促使人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與此同時,對於當前的“國學熱”,也應抱一種理性的認知。畢竟,時代在發展、在進步。人們可以通過了解國學,掌握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以提高文化素養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於國學擔當更多的“救世”責任,希望通過復興國學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則是不現實的。其中,以國學來取代現代教育的想法及嘗試,尤其值得警惕。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潮流決定了我們的教育體制必須是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教育模式,完全浸潤于四書五經、詩詞曲賦之中的人是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此外,借助於現代通信手段,穿上“現代時裝”,國學知識的普及會更有效率,但在這種傳播過程中,應力戒商業炒作,同時更要當心僅僅是湊熱鬧、趕時髦的心態。必須強調,今天我們提倡國學,是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對接,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煥發更強的生命力,在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學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文化體系,它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今天,我們應以世界文化為參照、在現代文明發展潮流之下來檢視國學,以一種探索真理的使命去研究國學,發揚那些代表人類共同美德和追求的東西,摒棄那些與時代發展潮流格格不入的糟粕。(劉文寧)

 
 
 相關鏈結
· 國學大師錢仲聯巨著《歷代別集序跋綜錄》面世
· “北京國學大講堂”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開幕式
·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面向海內外招賢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