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廈門“雞犬之聲相聞”,卻因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經歷過相互用“炮彈語言”交流的時代,又一步步走到今天“小三通”的局面。通過這“兩門”,可以透視臺海風雲變化,折射兩岸關係發展的軌跡——
“8·23炮擊金門”的歷史反思
在“8·23”炮擊金門48週年之時,記者專訪了對這段歷史很有研究的兩位台灣問題專家——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沈衛平、秘書長辛旗。
金廈兩門從“對峙”到“對開”
記者:又到“8·23”,炮擊金門距今已經有48年的歷史,48年來,金門地區發生了重大變化。
沈衛平:1996年我去台灣,從金門的馬山看廈門的角嶼島,很有一番感觸,這是兩岸間最接近的兩點,1800米的距離,我卻要先從北京飛到香港,再從香港飛到台灣,台灣飛到金門,然後再到馬山。所以兩岸隔絕,確實是中國人的一個悲劇。
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又感到欣慰。因為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能夠從大陸走進台灣,已經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兩岸隔絕,中國仍然處於分裂的狀態,但我們到底是在向融合和交流的方向發展。
這幾年變化就更大了。首先“小三通”從廈門、金門這“兩門”開始,今年夏天兩岸青年人又分別在廈門、金門舉辦了夏令營活動,開放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又是從金門開始。還有在這個地區構建海峽兩岸旅遊區,合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創意等等,好消息不斷傳出。
辛旗:1958年8月23日發生在金廈海域的炮戰,使金門成為全世界當時最熱的地名。這48年的變化,真是天翻地覆。我1994年作為台灣政治大學和台灣大學邀請的訪問學者赴臺講學,恰逢金門在那一年5月剛剛宣佈開放,我有機會到金門看看,是中國大陸學者到金門訪問的第一人,同行的台灣大學教授也是第一批以正常旅遊方式到金門去旅遊,所以感觸甚深。
回想起來,12年前,金門的戰地氣氛還很濃,到處是標語,軍事設施,“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幅標語不止一處可見。當然兩岸之間那個時候廣播喊話都已經停止了,有了和緩的氣氛。但金門長期作為戰地,那個時候的經濟和民生發展,比起對岸改革開放十幾年的廈門特區,差得不是一個檔次。
同時我們也感覺到金門的老百姓,對大陸很友好。雖然那時候金門和廈門之間聯絡還不是很密切,但是通過漁民之間往來,很多金門人娶了大陸的新娘。金門和廈門之間已經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了原來的血緣。
另外還感受到,金門除了是戰地,還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金門的民俗村,保留了不少金廈歷史文化遺跡。特別讓人感興趣的是,當時由於炮擊金門之後,在金門落彈很多,用炮彈皮生産了很多金門菜刀,竟成了名産。還有金門的貢糖,金門的石獅子文化,讓我都感覺到,金門與廈門之間的文化聯絡,不會因為時代的變化、政治的隔閡、軍事的對峙而被割斷。我當時就想,總有一天,金門和廈門會兩門對開,變成一個海峽之間的通途。
去年我到廈門參加了海峽兩岸青年論壇。在廈門這個當年的“前線”,走進今天兩岸青年交流的熱烈氣氛中,又是感慨萬千,確實感到血緣割不斷,文化割不斷,情感割不斷,兩岸之間的未來也割不斷。未來是年輕人的未來,現在年輕人的交流,對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大有好處。
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是交流與和平
記者:歷史上,兩岸的緊張對峙在金廈地區有非常集中突出的表現,現在兩岸交流要衝破人為阻隔和政治藩籬的時候,又是在這“兩門”率先找到突破口。從這裡的變化,可以看出兩岸關係是怎樣的一種發展趨勢呢?
沈衛平:兩岸間和平穩定,正常交流,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的心願,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趨勢,誰都阻擋不了。
“8·23炮戰”有著很特殊的歷史背景。大陸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統一,台灣蔣介石也是堅持這樣一個理念,所以這場炮戰是內戰的繼續,通過“炮彈語言”,表達出在追求統一這個大原則上,雙方是一致的。這場戰爭是兩岸中國人的一場軍事衝突,但它裏面卻有非常深刻的歷史內涵,和非常積極的意義,那就是表明中國的問題要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不要外國人來干涉,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我們最終還是要統一的,反映出這樣一個主題。
“8·23炮戰”作為一場戰爭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和其他戰爭不同的,它沒有完全被擺到博物館裏面去,因為炮戰所要解決的問題,至今仍然沒有解決。
辛旗:這個趨勢,就是從中國現代史上因為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內部戰爭,變成目前情況下中國地域中兩岸之間的和平交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金門和廈門在兩岸關繫上應該寫上濃重的一筆。因為金門和廈門之間的聯絡折射出50多年海峽兩岸關係一個漫長的走向,而這種走向正像兩門對開所顯示的一個趨勢,門開了,光明會大量的進來;門開了,雙方能更好地交往;門開了,兩岸之間的前途是一片燦爛。從戰爭到“小三通”,海峽兩岸這種交流反映出一種事實,就是一個中國。兩岸關係在形式上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一個中國的本質從沒有改變。過去在戰爭狀態之下,是一種戰爭的手段進行交流,通過炮擊,停止炮擊以及互相之間的喊話,從戰爭形態到相對的緩和,再發展到和平交往,金門廈門之間不同的交往方式,實際上蘊涵著一個根本:兩岸關係是中國內戰造成的,目前兩岸之間的隔閡,是一個內戰的遺留問題,金門廈門之間的聯絡,無論是戰爭方式還是和平的方式,都是一個中國兩岸之間的聯絡。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動力量是兩岸人民
記者:金廈兩門對開,是被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衝開的,雖然現在還是半開半掩的狀態。如何才能使“兩門”真正敞開,成為兩岸良性互動的通道?
沈衛平:確實,金廈兩門被衝開,經過了漫長的時間,這是兩岸有識之士、兩岸人民共同推動的一個結果。我們也看到,兩岸關係現在仍然處於一個非常複雜的時期,我們真正走到民族和解,兩岸交流正常化,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辛旗:金門的開放,確實相當程度上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誰推動的?是海峽兩岸的人民在推動。比如探親的問題,1987年蔣經國開放兩岸探親,台灣的一些老兵迫切的回家願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後兩岸漁民的小額貿易變成了正常的兩岸之間的貿易,也是老百姓在推;金門變成觀光旅遊區,避免出現戰爭,避免成為軍事對峙的地區,也是台灣的“民意代表”,特別是金門的“民意代表”和當地的行政官員在推,反映人民的需求和願望。
金門包括馬祖地區的民眾都強烈地希望統一,強烈地希望兩岸關係改善,強烈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絲毫沒有含糊。但是我們看到現在掌權的台灣當局政治人物和政治勢力,他們還不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甚至否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這樣兩岸就沒有談判的基礎。我們要避免出現中華民族內部自相殘殺的悲劇,最重要的是要避免那些主張“台獨”的人,把台灣民眾綁在“台獨”的戰車上。
金廈之間的未來,會隨著兩岸關係的密切發展展現更美好的前景。相信海峽兩岸終將走向和平統一、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何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