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外交往>> 民間交往
 
 
美國芝加哥隆重紀念鄭和下西洋首航六百週年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9日   來源:外化部外聯局網站

  8月6日,來自美國中西部的文化界、工商界、史學界和政界中外人士三百多人,聚集在芝加哥南郊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熱烈隆重地紀念鄭和首航六百週年。

  大會演講人士一致指出:六百年前明永樂年間鄭和率近三萬水兵、三百多艦隻,首創橫渡印度洋航行,歷經東南亞、中東及非洲東岸的四十余國家和地區,開闢了東西方交流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為約百年後的哥倫布、麥哲倫等探索"新大陸"航行的先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世界意義。回顧鄭和的航海歷史,宣傳中華文明史對世界進步的貢獻,將會極大地促進中美之間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外關係學會秘書長萬明以"鄭和時代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為題發表了演講。她指出,鄭和的七次航行打開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新時代,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接觸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模式。鄭和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鄭和下西洋已經成為一個象徵符號,它所體現的中國睦鄰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與實踐,為人類和諧相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適相吻合。

  台灣成功大學教授、院士吳京,在演講中著重分析闡述了鄭和航海的科技方面研究成果。他説,從策劃造船、全國取料招工,招募及訓練出海大軍,建立商務團隊及購運商品,不容許有任何差錯的"航海未知",以及龐大船隊在海上的統禦與沿途補給,都是非凡的管理工作和科研成就,值得深入探討。長期從事鄭和航海研究的吳京説,鄭和歷史船艦燒燬,歷史記錄已不存在,我們如果在六百年的時候不加強這方面研究,難道要再等二百年嗎?吳京説,二十一世紀是海洋世紀,中華民族古時候海洋文化一直領先。鄭和下西洋,對華人來説是振興海洋文化,對外國人來説是發揚中華文化,只有喚起全民的海洋意識,二十一世紀才能成為中國人的世紀。吳京特別指出,鄭和代表的是"王道"精神、是和平相處,這是破除"中國威脅論"的最好注解。他建議兩岸加強合作開展鄭和研究,象計劃中的製造鄭和寶船模型--六十公尺長的船隻,以及拍攝鄭和記錄片等項目,兩岸已經在商談;所有有關項目,全世界的華人,最主要的是大陸和台灣的華人,要一起來做。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阿裏托博士在演講中談到了鄭和航海與中國文明。他説,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文明的發展缺乏根本的了解,而當他們發現了這一文明史以後,常常極為驚訝。鄭和時代的文明,可以説正是中國過去文化的一個代表。阿裏托博士還強調説,為什麼西方人只知哥倫布,麥哲倫而不知鄭和?就因為西方文化宣傳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西方人的遠航與利潤和宗教相連,而中國的鄭和航行更多的是注重威望遠播。

  在紀念會上,芝加哥鄭和基金會向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贈送了由廣州海洋博物館和中國古代船模中心製造的"鄭和寶船"一比一百大小的模型。博物館代表凱瑟琳·麥卡錫女士對記者説,這是極為珍貴的贈品,我們將予以展出,讓所有參觀者受到教育。

  這次紀念會是由芝加哥鄭和基金會和一些民間團體聯合主辦的。芝加哥市政府代表李雙振、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副總領事唐英等出席了紀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