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外交往>> 民間交往
 
 
法國文化年在京落下帷幕 中法文化年圓滿結束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9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300多年前,為中國文化傾倒的法王路易十四曾在凡爾賽修建模擬中國園林建築的特裏亞農宮;而今,在有著“夏宮”美譽的頤和園,熱情好客的中國人邀請法國客人,共同歡度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

  17日晚,皓月當空。位於北京西郊的頤和園中處處流光溢彩。象徵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燈光映射在亭臺水榭上,輝映于湖面樹影間。2000余名中法民眾徜徉于雕欄畫柱的遊廊,觀賞中法藝術家的聯袂演出,欣賞精巧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品。

   古色古香的文昌院內,迴響著喜慶熱烈的中國民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法國參議院議長蓬斯萊與400余名中外嘉賓舉杯祝福,共敘中法友誼。

   中法文化年的回顧短片在大屏幕上不斷閃現:香榭麗舍大街,走過盛裝遊行的中國民眾;埃菲爾鐵塔,為中國春節披上紅衣裳。故宮午門的上空,迴旋著雅爾的電聲音樂;萬里長城的馬道,鋪設千米長的法國風情畫卷。

   李長春説,中法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創舉。文化年的舉辦,有力地促進了中法關係發展,加深了東西方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其覆蓋面之廣、參與者之眾、影響之深遠在中法兩國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開創性的一頁。在中法文化年的推動下,中法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從深度到廣度都有新的突破和發展,中法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蓬斯萊説,中國文化年在法國舉辦,見證了法中兩國人民間的友好情誼。法國文化年落幕之際,在中國皇家園林舉行的遊園活動是中國北京送給法國的一份厚禮,將永遠銘刻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上。

   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難忘:中法建交40週年之際,香榭麗舍大街第一次向中國人敞開寬廣的胸懷,迎接近萬人的盛裝大遊行;2004年中國春節期間,舉世聞名的埃菲爾鐵塔第一次為外國節日映成了中國紅……

   法國駐華大使高毅難忘: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晝夜不息地迎接慕名而來的觀眾;天安門廣場的正陽門和上海東方明珠電視臺,都被璀璨的燈光映成法國國旗的顏色。

   法國總理拉法蘭説:“中法文化年滿足了兩國人民對對方文化的好奇心,更讓兩國人民認識了對方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頤和園知春亭前,法國駐華使館文化專員滿碧艷出神地傾聽著崑曲。“中法互辦文化年是一次文化的探險,它所受到的熱烈歡迎證明我們有著相互了解的強烈願望,”她説。

   仁壽殿旁,巴黎中央大學與北京二中的學生一起蹦起迪斯科。法國學生雷米·波瓦説:“能參與中法文化年對於我很重要。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法國和中國應該加強聯絡。”

   昆明湖上噴出巨大的水幕噴泉,聲、光、電的奇幻配合顯映著中國的天壇與法國埃菲爾鐵塔。人們分享著甜美的月餅,傳遞著美好的祝福。法國人用剛剛學會的中文喊著“乾杯”,中國藝術家用獅舞和空竹表演回報他們的熱情。

   中法文化年混委會法方主席楊鶴鳴已和中國同仁並肩工作了5年。他説:“我雖然感到離別的憂傷,但人民大眾在中法文化年中的歡慶將被載入歷史。這是為了告別的聚會,但也是我們創造新的交流的開始。”

  仲夏的巴黎,中國文化年在凡爾賽花園的焰火晚會中落幕。金秋的北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法國總統希拉克的寄語詮釋著中法文化年的意義:中法文化年有益於兩國全面夥伴關係的發展

   中法文化年混委會中方主席代表蒲通告訴法國朋友:中國古人説,明月千里寄相思。“今天我們相聚在此,明月將見證我們的友誼。” (記者吳晶 王露露)

中法文化年:以文化的力量呼喚和平

  法國文化年17日晚在頤和園中秋遊園會中正式落下帷幕,同時宣告由中法兩國領導人倡議舉行的中法文化年圓滿結束。

   中法互辦文化年被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評價為“中歐文化交流史上的創舉”。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以 “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現代的中國”為主題,中國文化年的400余個各具特色的項目在法國各地舉辦,創下了中華文化在法蘭西大地的無數第一。

   中法建交40週年之際,香榭麗舍大街第一次向中國人敞開寬廣的胸懷,迎接近萬人的盛裝大遊行;2004年中國春節期間,舉世馳名的埃菲爾鐵塔第一次為外國節日映成了中國紅;法國民眾第一次看到原創的中國芭蕾《大紅燈籠高高挂》和《紅色娘子軍》;中國雜技第一次在法國幾十個城市巡演120場。

   自2004年10月開幕至今,法國文化年舉辦的活動遍及中國20多個省區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中國掀起了法蘭西文化的熱潮。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在中國美術館晝夜不息地接待中國觀眾,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演出創造了一票難求的轟動。

   中法文化年混委會法方主席楊鶴鳴發現:法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關注中國、嚮往中國。法國駐華大使高毅則驚嘆:法國文化年的標識不時出現在穿梭的公交車上,法國文化年的活動始終貫穿于各大媒體的報道。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00萬法國公眾直接參與了中國文化年的活動;法國文化年的活動則吸引了300余萬中國公眾。中法文化年引起了兩國乃至世界主流媒體的濃厚興趣。承擔中國文化年公關工作的法方公司稱,關於中國文化年的報道已無法以篇數而必須以“公斤”來統計。

   中法文化年混委會中方主席代表蒲通説,中法文化年不僅真正實現了與民眾的“零距離接觸”,也為兩國高層對話和互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法互辦文化年活動是由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共同倡議並決定的。中法文化年開幕前夕,胡錦濤主席和希拉克總統分別致信祝賀。中國文化年期間,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多項文化年重點活動。

   文化部副部長孟曉駟説:是文化的力量使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人走到一起。了解的渴望來源於文化的吸引,文化的交流又加深著理解和友誼。

   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已記不清在多少次演出和展覽中,他看到法國公眾激動地落淚。“人們的心靈感受到如此美好的文化,才能更珍惜安定的生活,更懂得和平的可貴,”他説。

   中法文化年正是以開放的姿態,向世人展示兩個東西方大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及恒久價值,使國家間、人民間的理解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中法文化年對中法兩國的意義,正如法國總統希拉克所説:舉辦中法文化年有益於兩國全面夥伴關係的發展。

   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説:作為東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兩個文化大國,中法兩國通過互辦文化年活動不僅使兩國人民感受到對方國家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表明中法兩國以實際行動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加深相互了解,攜手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維護世界和平,實現共同發展。(記者吳晶 王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