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聚改革创新智慧 筑民生幸福底线 ——湖南民政以高质量发展扩大群众幸福圈

时间:2019-03-30   浏览量:128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体:    打印

  本报记者 王 铭

  湖南民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民生工作思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开展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民政建设,在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中,勃发出温暖的力量。

  “旗”指方向 筑牢根魂

  发挥民政党建引领作用

  旗帜,冲锋的号令,奋斗的方向,湖南民政高举旗帜坚定前行,在新起点上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湖南民政始终将党建作为头号工程、首要任务、最大政绩来抓。专门编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的指示批示读本,建立“湘民讲坛”坚持常态化学习,紧抓“关键少数”集中充电,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管党治党旗帜更加鲜明,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党风廉政诊断突出问题,内部巡查净化政治生态,依托“互联网+监督”公布民政资金,建设阳光民政,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纵深。

  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围绕人民美好需求,推动民政工作融入中心,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每年研究民政工作10多次,重点调度40多次,先后将城乡低保、养老床位、残疾人两项补贴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高位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在全省推进“五化”民政建设,综合评估先进县(市、区),加大资金项目支持,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树立行业标杆,打造特色品牌,激发民政改革创新活力。

  “旗”指方向。湖南省民政厅开展支部标准化阵地建设,实施量化积分推进规范管理,通过“支部联基层”带来作风转变,通过迎新春、庆三八、缅清明、敬五四等节庆主题活动,使民政“七个一”党建旗帜愈发鲜艳。

  与此同时,湖南省民政厅坚持守正创新,依托宣传思想工作,不断传递大爱情怀,讲好民政故事,展示民生温暖。联合省记协开展“民政新闻奖”评选,打造“幸福新湖南、民政伴你行”品牌,凝聚起民政创新发展强大正能量。湖南民政人牢记党旗下誓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一单四制、四不两直、重点评估等手段,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盾”守底线 夯实基座

  发挥民生保障兜底作用

  盾,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民政之“盾”,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保障民生。

  社会救助延伸“盾”的广度。湖南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建立低保最低指导标准机制。目前,全省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每年4098元,月人均救助196元;城市低保标准每月470元,月人均救助340元,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兜底保障考量“盾”的厚度。湖南强化精准识别,突出精准救助,助推分类施保、长期帮扶、走访慰问、渐退机制完善。通过完善信息核对机制,坚持凡报必核、凡救必审,累计核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住房保障等270多万人次;通过制定刚性支出扣减办法,加大重病重残困难群众保障力度,将100.9万贫困人口中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标识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按劳动能力、收入情况分3类,对照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全额或差额保障,通过加强与各部门政策相互衔接,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协同,实施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综合解决兜底保障对象 “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同时,对纳入农村低保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允许不超过一年的渐退期。通过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补充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制度,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小康路上,湖南民政用时代担当,兑现庄严承诺。牵头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开展“万千万”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简化办事流程,建立村级服务中心加快便民惠民。全省民政顺应三湘父老的美好向往,呼应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时代召唤,让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革故“鼎”新 机制发力

  发挥社会治理基础作用

  依托改革创新,民政之“鼎”澎湃出磅礴伟力。湖南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服务乡村振兴,湖南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减少乡镇524个、行政村1.75万个,催生出一大批特色镇、中心村。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实施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举。开展村(居)务公开“亮栏行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公开栏2.3万个,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推进村务公开栏与“互联网+监督”平台相互衔接,全面公开村级重大事项信息。开展“乡村治理三年行动”,促进基层组织体系、民主协商、减负增效、社区服务 “四驾齐驱”,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让美丽乡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深化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登记管理体制,对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建立孵化基地140个,完成2493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通过治违打非专项行动查处291个非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总量达3.5万个。通过建立党建服务中心、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层层派出党建联络员、建立党建示范点,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改革的火光照亮民政工作每个角落。湖南民政坚持“一张网、一体化、一揽子、一盘棋”,整合民政业务系统,建成综合业务平台和自然人信息数据中心。在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中,规范23项“网上办”服务流程,推进民政外网贯通省市县乡,加快发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便捷服务。

  创新成为民政发展新基因。湖南省民政厅成立现代民政研究院,邀请30名专家学者组建全省民政“智囊团”,加强民政理论研究和课题调研,破解民政发展瓶颈性问题,在“以人为本,创新引领” 下,通过“五化”民政建设,带领民政对象在“小康梦”的路上奔跑前行。

  社会巨“轮” 稳健航行

  发挥公共服务支撑作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小康的 “基座”。 湖南坚持供给改革,全面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民政领域供给侧改革,不断提高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在打造养老孝老敬老全民行动中,湖南聚焦“补短板”,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省级社会养老孵化基地,制定出台40多个优惠政策,争取6市纳入全国居家养老试点,兴办民办机构367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6.2张。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迅速发展,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通过连续举办五届湖南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两届老年服务产品设计大赛,引领养老产业迈入新的春天。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和谐社会的美丽图景。湖南聚焦“兜底线”,落实省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孤儿集中和散居基本生活费人均每月达1200元和80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促进残健交融,实施“圆梦计划”引领文明新风。

  “纠四风、治陋习、树新风”,湖南聚焦“强弱项”,推进殡葬改革,指导14个市州建立惠民殡葬政策。2018年在全省部署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联合13个部门全面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全省2.01万多个村(居)修订村规民约,2万多个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摸排整改问题1.25万个,使绿色文明节地生态殡葬渐成新风,民政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绿水青山。

  聚焦“夯基础”,湖南省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建立社会工作孵化基地,完善乡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从社会救助资金中列支2%用于工作经费,建成1929个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通过购买服务加快民政专业化进程。还建立民政项目库和资金分担机制。

  推动全省建成市县福利院136家、农村敬老院1864所以及基层为老服务设施1.2万个,建立留守儿童之家5047所,基本实现乡乡有敬老院,县县有福利院,市市有“多院合一”福利机构。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3.30)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