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張淼淼、翟偉)全國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兩會上對數位國內著名經濟學家提出嚴厲批評,稱這些人利用特殊地位“圈錢”,“其魔術般致富與斂財速度超過了任何壟斷企業,因為他們是靠權力和不對稱信息致富。”
記者不是法官,無法判斷真偽,但這場論爭卻將少數學者道德觀受到社會質疑的問題,呈現在公眾面前。
學者,在一個“知識就是財富”的時代,愈發顯示出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更有人稱呼學者為“社會的良心”。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對少數專家學者道德的質疑,緣于他們中有不少人擔任了各種公司的獨立董事、諮詢顧問,並且拿到了很高的報酬,還有人確也因為拿了錢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失語”或“亂語”,成為某一利益集團的代表。
儘管不能因此而將專家學者的作用全盤否定,但少數學者的所作所為,確實傷害了他們的公信力,影響了公共政策的科學性。在廣東大興煤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導致123名礦工殞命之前,明明這個煤礦安全漏洞百齣,但一個由7名高級工程師和研究員組成的專家組,考察和論證的結論竟然是,當地煤礦生産條件“是安全的”。這些專家的業務能力無需置疑,但怎麼就沒能看出事故隱患呢?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代表們的質疑對學者道德規範敲響了警鐘。防止少數學者失足“道德高地”,必須要從倫理和制度上雙管齊下。在倫理上,要強化學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不能為了實現一己私利和“分到一杯羹”,就放棄客觀性和公正性,淪為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在制度上,要建立違規處罰機制,對少數學者違反學術道德、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必須進行嚴肅懲處,讓違規者付出沉重的代價。四川省前不久推行了“統一評標專家庫制度”,有13名專家因不能公正評標而遭到“終身禁止評標”處罰,就是一個好的探索。
少數學者為金錢而代言的行為如任其發展氾濫,很容易導致社會陷入對學者的信任和榮譽危機。這個現象應當引起全社會的憂慮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