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季明、陳芳)即將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3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將首次代表這個1.5億人的群體,走進人民大會堂履行職責。
從個體戶、私營企業主、律師再到農民工群體……近些年來,兩會上新階層、新群體代表委員的不斷産生與增加,不僅是中國社會結構隨經濟發展而變化的縮影,更體現了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為新階層、新群體的民主訴求,開闢了更寬廣的渠道。
“民主政治必須是有序漸進的過程,要讓各個階層不同的利益訴求有序表達。”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祝義才如是説。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
來自中央統戰部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新社會階層人數大約為5000萬,掌握或管理10萬億元的資本,直接並間接貢獻著全國近三分之一的稅收,每年吸納全國半數以上新增就業人員。
個體、私營企業主集中亮相全國兩會,是在2003年。當年産生的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中,2984名代表裏有55名私營企業家。當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戶數為2353萬戶,私營企業300萬戶,民營經濟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社會階層的出現,改變了代表委員的構成。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廣泛分佈于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的新社會階層不斷壯大。
與個體、私營企業主一樣,新社會階層中的律師過去在全國人大代表中也只有“個位數”的代表。可在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後,新一屆全國人大中有11名律師代表,新一屆全國政協中有9名律師委員,而換屆後的全國各級人大代表中執業律師人數已達800余人。
而在新群體方面,除了此次為各界關注的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外,在今年上海等地的地方兩會上,大學生群體、退休職工群體也首次擁有了人大代表,殘疾人群體的代表委員人數也得到了保證。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法學所副所長林蔭茂説:“隨著新階層和新群體在中國經濟中地位的上升,必然讓他們的代表委員擁有更多發言權。”
新階層、新群體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往往有著比較明顯的群體特點。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上海市歷史上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就帶來了一系列的意見和建議:完善農民工養老保險體系,增設農民工婦女生育保險,農民工休假制度化,建立“農民工教育全國聯盟”等等。
與農民工代表的群體特色鮮明相比,此次參加全國人代會的律師業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書面意見則更多具有“法律特色”:制訂個人信息保護法、志願服務法、房屋拆遷法、終身教育促進法;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刑法;加強農村法律援助,加強社區矯正擴大試點。既有增立新法的議案,又有完善現有法律體系的建議。
為非公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政策氛圍,一直是私營企業家代表委員議案提案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委員、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説:“把階層關係明確列入黨的十七大報告,説明他們對於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不斷探索拓寬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相適應的政治渠道,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新興群體將有機會當選代表和委員,代表更為廣泛的公共利益,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