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徐博、劉羊旸、鄒大鵬)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實現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新增1億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穩定增長,城鎮60歲以上非就業居民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
養老保險可漫遊
過去,雖然部分省份在省份內實現了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全覆蓋,但省份之間卻無法對接,這是由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並不平衡,各地在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標準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別。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告訴記者,從全世界的經驗看,確保勞動者的養老權益不因跨地區流動而受到損失有兩種措施:一是建立全國統籌的養老保險制度;二是建立不同制度之間的銜接機制。
這位專家表示,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只是治標,採取關係接續會導致管理成本的提高,治本之策仍然是儘快實現全國統籌。
基本養老保險事關所有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説:“只有這個制度實現了全國統籌,勞動者才能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自主擇業,並且在流動過程中不會讓他的養老金權益受損。”
“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流動性比較強是當代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而保險應該是穩定的。”周天勇説,“實現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後,就等於養老保險可‘漫遊’了!”
填補未就業城市居民養老空白
城鎮企業職工有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十一五”期末,全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2.57億。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也讓農民有了養老金的制度性覆蓋。2010年底,參加新農保的人數達1.43億。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有退休金,唯獨城鎮非就業居民和界限模糊不清的沒有。”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告訴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只有使全體社會成員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改革開放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成為現實。
“雖然一些地區對城鎮居民和失地農民養老保障進行了探索,但這些措施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推開。”趙湘平説,“如今,這一漏洞終於得到彌補。”
縮小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差距
“收入分配”在新華網、新浪網等聯合組織的2011年“兩會調查”中穩居“五大熱點話題”之一,也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討論的焦點。
退休金“雙軌制”——企業職工基本退休養老金由社會統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基本退休費按照退休前工資的一定比例領取——一直飽受詬病。
自2005年起,國家連續6年7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儘管養老金翻了近一番,但企業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
“兩個高工不如一個機關勤雜工,三個高工不如一個小學教師。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説,比如同是部隊轉業人員,從企業退休和從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截然不同。
鄭功成説,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即如果不能合理分配財富,便必定影響社會財富蛋糕的繼續做大,即使能夠繼續做大,也必定發生霉變,財富增長越快,帶來的社會問題可能越嚴重,社會危機的風險可能加速度積累。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穩定增長可以彌合城鎮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收入差距,有利於社會公平與和諧穩定。”鄭功成説。
新農保全覆蓋、提待遇
2009年8月19日,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會議閉幕,新農保試點隨即在全國10%的縣(市、區、旗)陸續展開,當時計劃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覆蓋。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的一次民情民意問卷調查顯示,農民對新農保的關注度達到98%,參保意願達到92%。
廣平縣65歲的村民王金生告訴記者,自己天天盼著縣裏能夠早日進入試點,甚至擔心自己“等不及”。
“農民有地,吃飯、吃菜不發愁。”王金生説,“有了新農保,就有了零花錢,不用找孩子要錢,更有尊嚴。”
“新農保‘十二五’實現全覆蓋符合農民的心願,國家也應該讓農民儘早享受到這項政策。”趙湘平説,“雖然一些發達地區的農民認為新農保的養老金偏低,但這些錢在廣大傳統農業地區還是能夠起很大作用的。為了避免引發縣域農民的收入不平衡,新農保提前到‘十二五’做到全覆蓋是必要的,並應隨著發展逐漸提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