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談自主創新"十二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中國自主創新“十二五”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余曉潔 章苒)“十一五”嫦娥飛翔寰宇、蛟龍潛入深海、超算問鼎世界之後,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為己任的中國巨型“科技航母”在嶄新的“十二五”將駛向何方?

    兩會期間,“十一五”科技成就展亮相北京。一個熟悉的身影,面帶慈祥的微笑,在國家會議中心幸福地給代表委員們當起了“導遊”。這就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中國自主創新“骨骼”的營養之源——政、産、學、研、用

    記者:我國確定了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十二五”期間,科技進步與創新將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中國自主創新的源泉在哪?

    萬鋼:科技支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骨骼”要強,一在戰略,二在企業,三在人才,四在服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有五個字——政、産、學、研、用,這五方面緊密結合。比如高速列車,從引進消化的250公里的時速到挑戰全新時速,需要全面創新。科技部、鐵道部共同啟動了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計劃,集聚了25所高校、10多個重點科研院所、50多個國家工程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大整車廠和500多家零部件廠商。68名院士和上萬名科技人員投身其中,實現了車型、制動、驅動、減噪等十大關鍵技術突破。

    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力量也是創新不可缺少的營養。新産品要打開市場需要各種投入。我們的風險投資在過去五年增加了約3倍,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了2萬多個項目。

    營養更來源於市場。推動自主創新,特別強調市場運用。科技的應用推廣,本身是打開市場的重要一環,它使更多産品能夠得到用戶的檢驗。

    興高端、提傳統、增服務——“十二五”科技支撐三大著力點

    記者:“十二五”已經開啟,中國的巨型“科技航母”如何為促發展、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萬鋼:簡單來説有三點。一是戰略性新興産業,這是國際上高端競爭的焦點。最近美國國情咨文提到我國的超級計算機、高速列車和太陽能研發。戰略性新興産業要發展,而且要有序地、可持續地發展,從基礎研發到市場應用形成産業鏈。

    二是提升傳統産業競爭力。這次政協的一個提案給我觸動很大。我國每年生産380億支圓珠筆,但筆尖鋼珠近90%來自進口,墨水80%進口或用進口設備製造。常用的中性筆,美國賣1.99美元,我們制筆廠利潤才1毛錢。這方面進步的空間很大。不是説什麼都不進口,但必須提升中國企業在世界産業鏈上的位置,使價值分配更加合理。

    三是大幅度增強服務業。這既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求,也是節能減排、降低資源能源消耗的需要。目前我國單位GDP能耗還比較高。以上這三方面都需要科學技術強有力的支撐。

    關注“科技民生”——營造尊重人才、寬鬆自由的科研環境

    記者: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居世界第一。面向未來,我國將如何培養、用好科技人才?通過科研經費分配和項目管理的改革,提升“科技民生”,營造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的良好環境?

    萬鋼:這些年,隨著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中國是世界上培養工程師最多的國家。我自己就是11年前“863計劃”引進回國的。

    科研人員的成長一是需要“傳幫帶”,應該創造更好的條件,讓青年人才在老一輩科學家帶領下,成長為領軍人才。二是要組成團隊,通過團隊式的攻關,鍛鍊更多人才。

    兩會上,有政協委員高聲疾呼:讓科研人員把時間用在科研項目上。

    科技部新近推出十大措施,就是為科技人員“減負”,保證他們科技研發的權利。我們簡化、改革科技計劃管理辦法,全面採取視頻答辯,不用再“跑答辯”;採用申報平臺的辦法,不用一個個地“跑項目”;提高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設立課題的經費等等。

    回憶我國的科技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由撥款制變成項目競爭制,特別是1999年以來的院所轉制,1300多個科研院所變成了面向市場、産業服務的企業。56個國家高新區去年總收入10萬億,工業增加值在全國佔比超過十分之一。這是一個奇跡。

    今後,科研任務會更有挑戰性,我們將為大家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保證研發時間,也使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C919不單是一架飛機,它是中國航空、高端製造的美麗縮影

    記者:毫無疑問,C919是這次科技展一大亮點、觀眾的“寵兒”,您對國産大飛機2014年飛上藍天有信心麼?

    萬鋼:中國自己的大飛機翱翔藍天是炎黃子孫的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航空人數十載的奮鬥。C919不單單是一架飛機,它代表了中國的航空産業。而且這個航空産業定位高端,直面世界上兩大強者的挑戰。

    C919的創新,建立在自己的系統集成之上,我們在很多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它不是一個封閉的研發系統,直接與來自全球的供應商整合資源。這樣能加速我國商用大飛機獲得國際試航的許可、飛向世界各地。

    觀眾們一定會感受到C919“人性化”的一面:座位舒適、行走艙寬敞、經濟艙設有信息板、各式各樣的照明色調溫馨。駕駛艙內有全屏圖像顯示,方便飛行員觀察整架飛機。安裝有自主研製的一整塊視線板,飛行員所需要的各類信息不再是紙質的,不需要翻來翻去。

    我想,“舉全國之力,集全球之智”的C919一定能贏得全球飛行員和乘客的歡迎。

 
 
 相關鏈結
· 趙啟正:弘揚志願者精神加強國際志願者項目建設
· 遲福林:推進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政府轉型
· 陳錫文就糧食、土地、水利、農民工等答記者問
· 委員建議支持沙産業:變沙害為沙利 向沙漠要效益
· 委員熱議西部生態建設:如何更好構築生態屏障?
· 閆小培委員:積極穩妥地推動海外中國學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