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問題日益受到全社會關注之際,5月28日上午,2006年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開幕。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研究部署“十一五”水資源管理工作,推進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
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副部長胡四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雷·額爾德尼、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韓振祥等領導出席了會議。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水利(水務)廳(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水利局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同志應邀出席了會議。
汪恕誠部長在會議上以“資源水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闡述了水資源現代管理的豐富內涵。他從水資源的綜合治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環境影響等四個層面,闡述了以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水權水市場制度建設為手段,以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為目標,以現代水資源管理體制建設為保障,優化配置水資源,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汪恕誠指出,以水資源現代管理為基礎的資源水利發展,是自律式發展。一方面,要以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配置、管理,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經濟社會的發展要適應水資源條件,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理念,走自律式發展道路。
胡四一副部長在會議上指出,水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表明,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量明顯減少,其中黃河、淮河、海河和遼河地區最為顯著,資源總量減少12%。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北方部分流域週期性的水資源短缺加劇,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南方地區也出現區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的現象。與此同時,在部分流域和地區,水污染已從江河支流向幹流延伸、從地表向地下滲透。
胡四一強調,"十五"期間,我國水資源管理工作圍繞節水型社會建設,堅持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在規劃、管理、節約、保護、水務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總用水量快速增長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用水總量與"九五"基本持平,用水效率和效益有較大幅度提高。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由614立方米下降到306立方米;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由479立方米下降到450立方米,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由292立方米下降到167立方米。
會議認為,我國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的形勢尚未得到有效緩解,水資源利用效率與效益仍然低下,水資源管理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的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還遠不能適應嚴峻的水資源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會議要求,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不懈地推進資源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發揚"獻身、負責、求實"的精神,努力開創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會議明確了“十一五”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目標及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全面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探索建立國家水權制度。全面開徵水資源費,修訂和完善徵收標準,規範使用範圍。繼續推進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探索按水系或流域開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建設項目佈局水資源論證工作。嚴格地下水管理,加強水資源調度;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組織管理,著力構建國家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政策環境,通過擴大試點規模和範圍,帶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力爭走在國家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前列;落實水功能區管理,全面實施納污總量控制。嚴格保護城鄉飲用水源,突出抓好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組織編制好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重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維護好河流生命健康;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探索建立流域科學決策民主管理機制。加快水資源統一管理進程,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構建水務運行機制和水務法規體系;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建立水資源技術標準體系。加大水資源管理經費投入,創新投入機制,提高水資源管理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水平。加強能力和機構建設,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科學管理的水平和人員素質。
會議強調,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水資源管理要為“十一五”開好局,起好步。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求真務實的行業精神,努力推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會議由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高而坤主持。本次會議為期三天,還將進行交流發言和分組討論等。會上表彰了全國水利系統的水資源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會議期間,代表們將考察內蒙古水權轉換項目,交流貫徹《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探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經驗,分析水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