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報告》(以下簡稱《2006報告》)顯示,我國科技進步又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科技投入強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專利、論文等科技産出規模繼續擴大,高新技術産業化進展迅速,高技術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與2005全國科技進步監測結果相比,2006全國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為47.11%,提高了1.5個百分點。這是自1997年我國開始對全國科技進步情況進行監測以來的第9次連續提高。從科技進步綜合指數的五個一級指標看,全國科技活動投入指數提高了5.66個百分點,全國科技進步環境指數提高了2.3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業化指數提高了2.17個百分點,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提高了0.09個百分點。
根據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可將全國31個地區劃分為五類:第一類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高於60%的地區,包括上海、北京和天津。第二類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60%,但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7.11%)的地區,包括廣東、江蘇、遼寧和浙江。第三類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高於40%的地區,包括陜西、山東、湖北、福建和重慶。第四類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在40%以下,但高於30%的地區,包括15個省區。第五類為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低於30%的地區,包括4個省區。
與2005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比較,17個地區進步較快,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有8個地區低於上年水平。從排序上看,湖北、寧夏、內蒙古上升3位,四川、海南、安徽上升2位,甘肅上升1位。
《2006報告》在反映以上成績的同時也揭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1.全國科技活動産出指數降低了3.11個百分點。科技産出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我國R&D活動人員增長較快,導致單位R&D活動人員科技論文數下降;另一方面是因我國知識産權對外交易能力降低所致。2.在企業繼續保持科技投入主體地位的同時,國有企業科研機構建設滯緩、投入強度不足、開發能力較弱的問題依然突出,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十分緊迫的任務。3.在專利總量迅速增長的同時,國內專利仍未打破集中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格局。最能體現自主創新水平的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中,國內部分只佔五分之二。4.一些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長依賴資本投入的外延化傾向仍十分明顯。5.從科技進步環境、科技活動的投入和産出等方面看,仍然維持著東部強中西部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