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林業局長賈治邦在慶祝"世界濕地日"活動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2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濕地保護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在慶祝“世界濕地日”活動上的講話

賈治邦(2007年2月2日)

尊敬的張思卿副主席、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是第十一個“世界濕地日”,我們與世界自然基金會、《濕地公約》秘書處在這裡共同舉辦慶祝活動,就是要宣傳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呼喚全社會進一步重視和支持濕地保護。國際社會確定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為了漁業的明天—濕地支撐著漁業的健康發展”,這彰顯了濕地不僅對生態、而且對維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今天張思卿副主席在百忙之中光臨慶祝活動並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借此機會,我代表國家林業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濕地保護工作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我國是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較多的國家。全國濕地總面積約3848萬公頃,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國十分重視濕地保護。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濕地保護事業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是濕地保護工作逐年得到加強。2000年,國務院17個部門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1年,將濕地保護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六大林業重點建設工程。2002年,組織了中國濕地保護戰略研究。2003年,完成了首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將濕地保護作為改善生態的重要任務來抓。2005年,國務院批准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和三江源濕地保護的專項規劃。2006年,國家把濕地保護列入“十一五”建設重點並啟動了濕地保護工程建設。這些重大措施有力的促進了我國濕地保護。

    二是初步形成了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各地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積極推進濕地保護。初步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水源保護區、海洋功能特別保護區、濕地多用途管制區、濕地野生動物禁獵區、濕地公園、濕地風景名勝區等多種管理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其中,僅濕地自然保護區就建立470多處,使45%約1700多萬公頃的自然濕地納入保護區嚴格保護。隨著濕地保護面積的不斷擴大,一些地區的生態狀況得到改善。

    三是濕地保護重點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和青海三江源濕地保護工程等兩大專項重點工程進展順利,通過工程實施,佈局了一批濕地保護、恢復項目,有力的促進了重點區域的治理。此外,國家相繼啟動實施的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水污染防治、水資源調配等一批相關重點工程與濕地專項工程互為補充,不僅有力促進了重點濕地區域的保護,而且以其輻射和示範作用,共同帶動了面上濕地保護的發展。

    四是濕地保護管理的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國家將濕地保護納入立法計劃,啟動了濕地立法工作,一批重要濕地省份也已制定頒布了地方性濕地保護法規,依法保護管理濕地的環境進一步改善。同時,制止侵佔破壞濕地、限制無序開發濕地、鼓勵合理利用濕地以及濕地生態補償、濕地生態用水、濕地用途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五是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進一步提高。通過堅持不懈的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公眾和社會各界的濕地保護意識顯著提高。過去人們把濕地看成是荒灘、荒水、荒地,現在認識到濕地是具有生態、經濟和社會多種效益的自然生態系統,認識的飛躍為濕地保護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濕地,愛護濕地,支持濕地保護事業。

    六是我國濕地保護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譽。我國重視保護,認真履行《濕地公約》義務,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譽,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國家林業局“獻給地球的禮物”特別獎,2004年濕地國際組織將首個“全球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傑出成就獎”授予中國,2005年中國當選為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成員國。

    但是,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濕地保護僅僅是取得初步成效。當前,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下降的趨勢還沒有遏制,濕地圍墾、改造、污染、水資源不合理利用以及過度掠奪生物資源等問題在一些地區還很嚴重。與其他生態系統相比,濕地保護起步較晚,我們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濕地保護事業發展步伐。

    二、進一步認識濕地及保護濕地的重要性,切實維護和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多種功能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既是生物多樣性的富集地區,也是最具有活力的生態系統。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是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要充分認識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加強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

    (一)濕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統。濕地以其特有的功能,參與和影響著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生物地球物理過程,在維護生態平衡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濕地是野生生物的家園,我國濕地孕育著2200多種野生植物和1770多種野生動物,沒有濕地許多物種和基因資源將不復存在。濕地是天然水庫,具有強大的水文調節和水循環功能,失去濕地就喪失了水源與水資源。濕地是“自然之腎”,對於降解污染、凈化水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濕地是降低自然災害風險的“緩衝器”,具有調洪蓄水、抵禦風暴、預防侵蝕、抗禦乾旱、調節氣候等功能,在預防和降低自然災害損失、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中,濱海紅樹林濕地充分顯示其對抵禦自然災害的巨大作用。科學研究證明濕地與森林一樣,具有強大的固碳功能,在控制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必須充分的認識到,維護一個良好的、功能強大的濕地生態系統是保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需要。

    (二)濕地具有豐富的提供物産功能,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濕地在發揮強大的生態功能的同時,還為人類提供糧食、肉食、藥材、能源及工業原料,被譽為資源寶庫。濕地産品中的糧食以及纖維等原材料可被直接食用或作為加工原料,是群眾生産生活的重要物質來源。濕地供應的清潔水是人們生活的必須資源,健康的濕地為人類飲水安全提供基本保障。濕地還提供食鹽、天然鹼、稀有金屬等工業原料和化石燃料,支持著工業發展和能源的需求。內陸湖泊、濱海濕地是天然的水産養殖地,蘊含巨大的漁業發展潛力,魚類産品已成為我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國數億人口依賴著濕地生存和發展,濕地豐富的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資源。

    (三)濕地具有獨特的文化功能,孕育並傳承著人類的文明。濕地孕育了人類文明。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黃河孕育了華夏文明。濕地具有的美學、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孕育了宗教、民俗、音樂等濕地文化。許多湖泊是少數民族群眾的“聖湖”和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蘊涵著豐富的宗教文化。當今世界,代表著現代文明的都市基本上都坐落在濕地周圍,經濟繁榮的區域也多分佈在三角洲和沿海地區。濕地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自然景觀、耐人欣賞的野生動植物,成為人們休閒旅遊、陶冶情操、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和弘揚生態文化的嚮往之地。濕地保留並傳承著物質與非物質的濕地文化,推進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從某種意義講沒有濕地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文明。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我國濕地保護推向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

    保護和改善生態是時代的要求,我們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做好濕地保護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擴大濕地面積,提高濕地功能這一核心,全面推進濕地保護、濕地恢復、濕地合理利用示範以及濕地管護能力建設,到2010年使50%的自然濕地和70%的重要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初步建立起結構較為合理、功能較為優化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逐步扭轉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一)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現有濕地的保護。要本著保護優先的原則,對濕地資源實行普遍保護,堅決制止隨意侵佔破壞濕地的行為。要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建立自然保護區、禁獵區、濕地公園、濕地多功能利用管制區等多種形式,擴大濕地保護面積。要認真實施濕地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同時,要抓緊編制和組織實施各省區市濕地保護工程規劃,加快濕地保護進程。要適應濕地保護形勢任務的要求,組織開展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全面查清我國的濕地現狀,為濕地保護與管理奠定紮實的基礎。

    (二)積極開展濕地恢復,擴大濕地面積和提高濕地功能。在加強現有濕地保護的同時,要積極開展濕地恢復。對有條件恢復的區域,要積極恢復濕地,擴大濕地面積。對功能退化嚴重的濕地,要積極採取水資源調配、污染控制、生物資源發展等綜合措施進行科學修復,努力恢復濕地功能。要將濕地恢復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濕地保護規劃,加強對濕地恢復技術和濕地用水、生態補水等相關政策的研究,積極抓好一批濕地恢復試點,促進濕地恢復工作。

    (三)處理好保護與利用關係,提高濕地的多元效益。濕地具有多種屬性與功能,社會對濕地有多樣化的需求,必須將兩者科學的結合才能實現濕地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要樹立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的理念,積極探索和推廣在保護中科學合理利用,在科學合理利用中鞏固保護成果的模式和機制,把濕地保護引入可持續發展軌道。尤其要總結探索保護濕地實體資源,利用濕地景觀等非實體資源發展生態經濟的模式。

    (四)強化制度和機制建設,為濕地保護提供有力保障。要積極推進濕地保護立法,抓緊制定全國濕地保護條例和地方性濕地保護法規,促進依法保護管理濕地。要研究建立並完善濕地確權管理、開發佔用控制、補償恢復,以及濕地保護檢查、考核、獎懲等相關政策與制度,建立健全部門間濕地保護管理的合作機制,以及社會參與濕地保護的機制,共同協調配合強化濕地保護。

    (五)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保護意識。濕地保護是一項社會性、公益性很強的事業,要把宣傳教育作為濕地保護的一項根本性措施,常抓不懈。要創新宣傳方式,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要重視和加強對各級領導的宣傳,提高各級領導對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濕地保護工作。

    (六)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濕地公約》。我國是《濕地公約》成員國,要重視和做好履約工作,積極主動參與公約事務,認真做好境內國際重要濕地的保護管理。要注意虛心向各國學習,注重將國際經驗與國內濕地保護實踐結合,不斷提高濕地保護管理水平。要根據我國濕地保護的需要,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引進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服務於我國的濕地保護。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濕地保護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也是造福人類的事業,我們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濕地保護工作,努力將我國的濕地保護推向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階段。

 
 
 相關鏈結
· 首個國家濕地生態氣象站建成
· 長三角城市發展理念更新 爭相恢復城市“濕地”
· 建言:別再幹“濕地裏種別墅”這樣的愚蠢事情了
· 濕地水環境保護工作專家諮詢座談會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