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簡介
數學物理學部
王恩哥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1月生於遼寧瀋陽,籍貫上海。1982年畢業于遼寧大學物理系,1985年在該校獲碩士學位,1990年在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表面物理研究,在納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長動力學以及受限條件下水的複雜形態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響的工作:利用摻雜來調製純納米管的結構和物性,與學生首次製備出管狀碳納米錐、碳氮聚合納米鐘和硼碳氮單壁納米管;與人合作發現並證實了表面原子運動的一些新規律,完善和發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納米結構生長動力學;與學生在二氧化硅表面預言併發現了一種全新的二維鑲嵌冰。曾獲亞洲華裔物理學成就獎、德國洪堡研究獎、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勵。
龍以明 數學家。南開大學教授。1948年10月生於重慶,籍貫重慶。1981年在南開大學數學系獲碩士學位,1987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Madison)獲博士學位。
從事哈密頓動力系統與辛幾何的研究。建立了退化辛道路的指標理論;提出並系統地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標迭代理論,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標函數理論,證明了辛道路的精確指標迭代公式,解決了此理論的基本問題,即給定初始指標和迭代次數精確計算任意次迭代指標問題;與人合作建立了公共指標跳躍定理和指標迭代不等式;將上述指標迭代理論應用於非線性哈密頓系統的研究,在週期軌道的存在性、多重性與穩定性研究中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與人合作證明了緊凸超曲面上閉特徵的多重性與穩定性定理;在球面上的閉測地線研究中獲得了新成果。
邢定鈺 物理學家。南京大學教授。1945年2月生於上海,籍貫江蘇南京。196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系,1981年在該校獲碩士學位。
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輸運理論、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和超導理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有創新意義的工作。發展了非平衡統計算子理論,正確處理半導體熱電子的輸運問題,修正了國際上長期沿用理論方案的缺陷;發展了具有多谷能帶結構半導體的熱電子輸運理論;在摻雜錳鈣鈦礦氧化物的龐磁電阻機理研究中合作提出雙交換機制和非磁無序相結合的理論模型,運用單參數標度理論計算擴散態和局域態遷移率邊,解釋實驗結果;發展了磁多層結構和磁顆粒系統的解析輸運理論,正確計算了巨磁電阻的角度依賴性和隨顆粒尺度的變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勵。
吳岳良 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62年2月生於江蘇宜興,籍貫江蘇宜興。198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系。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從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場論研究並做出獨創性工作。首次論證一組手徵代數關係並在量子手徵圈圖貢獻下成立,最先表明K-介子衰變中直接的正反粒子-左右鏡像反演(CP)對稱性破壞和ΔI=1/2同位旋規則可在標準模型框架內同時得到自洽的解釋,其理論預言與國際上兩個重要實驗結果一致。首次完整地建立CP自發破缺的雙黑格斯二重態模型,不僅可解釋標準模型中CP破壞的起源,同時使得每個夸克和輕子都帶有一個物理的CP破壞位相成為新的CP破壞源。與合作者提出重夸克有效場理論的物理基礎並給出多個計算高階修正的動力學方法。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張偉平 數學家。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3月生於上海,籍貫山東萊州。198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數學系,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3年在法國巴黎南大學獲博士學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Atiyah-Singer指標理論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與人合作建立了解析撓率和拓撲撓率之間的內在聯絡(Bismut-Zhang定理);合作給出了辛幾何中著名的幾何量子化猜測的全新解析證明及其系列推廣;將低維拓撲中著名的Rokhlin同余式推廣到高維情形,其結果同時改進了著名的Atiyah-Hirzebruch整除性定理;合作引進高維譜流概念,將譜流概念推廣到算子簇情形,研究了高維譜流對帶邊流形的算子簇指標理論的應用。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勵。
俞昌旋 等離子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1941年7月生於印度尼西亞,籍貫福建福清。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
長期從事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研究,在磁約束等離子體湍流和反常輸運、等離子體非線性現象、等離子體診斷等領域取得多項有重要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首次實驗證實了湍流雷諾脅強是驅動極向流和徑向電場剪切增強,並觸發低-高約束模式轉換的主要機制;合作首次觀察到了測地聲模帶狀流完整的環向和極向對稱性特徵;實驗發現測得的線性歐姆約束等離子體中湍流色散關係與電子漂移波的理論預言一致;合作發現密度極限破裂存在早期先兆。最先觀察到無外驅動等離子體向混沌態過渡的三條途徑;首次實現利用小擾動方法對無外驅動的等離子體混沌實施控制。研製了激光相干散射等診斷系統,發展了電子速度為超高斯分佈時的湯姆遜散射理論和考慮等離子體波阻尼效應的極小角散射理論。
化學部
宋禮成 有機化學家。南開大學化學系教授。1937年7月生於山東濟南,籍貫山東濟南。1962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1979-1981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訪問學者。
長期從事金屬有機化學研究。在金屬有機原子簇化學方面,提出了合成鐵硫硒碲原子簇化合物的多種新試劑、新反應及新合成方法,發現了雙蝶狀鐵硫絡鹽的形成反應和雙等瓣置換及環化等瓣置換反應,展示了合成橋連及大環四面體簇合物的新方法。設計合成了唯鐵氫化酶“三鐵三硫”模型物,含光敏劑卟啉環係的模型物,為進一步研究催化産氫功能奠定基礎。提出了適於合成富勒烯金屬有機物單一導構體的“鬆散”配體交換法。獲2005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及2004年第一屆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等多項獎勵。
張 希 高分子化學家。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1965年12月生於遼寧本溪,籍貫湖南長沙。1986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1989年、1992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現任《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
主要從事聚合物的各種組裝技術研究。發展了基於分子間不同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組裝方法,實現了多種構築基元的有序組裝,並用以製備有機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於弱相互作用的協同效應,構築了穩定的組裝體系;通過微環境調節,製備了可逆功能超分子材料。基於單分子力譜技術,研究聚合物體系的分子內和分子間相互作用,為從單分子水平認識分子結構、超分子結構及組裝驅動力提供了實驗依據。獲1998年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段 雪 應用化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教授。1957年1月生於北京市,籍貫北京。198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1984年和1988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學院化工係,並先後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圍繞“插層組裝與産品工程”開展應用基礎和工程化研究。控制主客體結構,發展了阻燃抑煙材料和紅外吸收材料等系列插層結構材料;提出了成核晶化分離的工藝思想和系列插層組裝方法;設計了旋膜反應器,實現了晶粒尺寸窄分佈控制並大幅度縮短了成核時間。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工業實踐,實現了插層材料萬噸級工業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0余件和美國專利授權2件,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趙東元 物理化學家。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1963年6月生於遼寧瀋陽,籍貫河北盧龍。1984年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1987年、1990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現任英國《材料化學雜誌》副主編。
主要從事介孔材料合成、結構和機理的物理化學及其催化研究。發明了SBA-15等介孔材料。採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劑,通過調節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親水的比例,合成了17種三維孔穴結構的、大孔徑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篩。提出了單元分步組裝機理,將無機介孔材料的合成擴展到有機組成體系。提出了“酸鹼對”概念,合成了一系列非硅氧化物介孔材料。提出了熱處理和提高孔壁的交聯度的方法,改進了介孔分子篩的水熱穩定性和表面酸性。獲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杜邦青年教授獎等多項獎勵。
柴之芳 放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42年9月生於上海,籍貫浙江鄞縣。196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二係。1980-1982年由洪堡基金資助,在德國科隆大學任訪問學者。
長期致力於放射分析化學方法學及其在交叉學科中的應用研究。建立了鉑族元素放射化學中子活化方法,發現了一些與生物滅絕事件有關的地質界線鉑族元素豐度特徵及其多種化學種態,豐富和發展了地外撞擊理論;倡導並建立了分子-中子活化方法,實現了細胞、亞細胞及分子水平的多種微量元素化學種態的研究。還將核方法應用於金屬組學,環境毒理學,納米安全性和核反應快中子譜等研究。獲2005年國際放射分析化學和核化學領域最高獎George von Hevesy獎、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高 松 無機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1964年2月生於安徽泗縣,籍貫安徽泗縣。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1988年、1991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將分子設計合成、實驗表徵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系統研究了分子固體中磁性離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與結構的關係。在發現新的磁現象,發展新類型分子磁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系統發展出設計分子磁體的一些新思路和新途徑;在一些弱作用體系發現外磁場依賴的磁弛豫行為,得到第一例同自旋單鏈磁體等,有助於揭示分子磁性的量子本質。獲2004年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楊煥明 基因組學家。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10月生於浙江溫州樂清市,籍貫浙江樂清。1978年畢業于原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1982年于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獲碩士學位,1988年獲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基因組學研究。帶領團隊創建了“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領銜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圖”和“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的“中國卷”,為我國的水稻、家雞、家蠶等大型基因組,以及“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我國基因組學規模化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陳潤生 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41年6月生於天津市,籍貫天津。1964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
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在基因組信息學領域,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完整基因組泉生熱袍菌基因組的全部生物信息分析,參加了人類基因組和水稻基因組的信息分析,提出並建立了密碼學方法。在非編碼基因領域,以線蟲為對象發現了百餘個新的非編碼基因。確定了兩個非編碼基因家族;發現了三個特異的非編碼基因啟動子。顯示非編碼基因有一套獨立的轉錄調控系統。在生物網絡研究領域,提出將圖論中譜分析用於確定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網絡的拓撲結構等多種新模型。這些工作為生物信息學研究做出了重要創新性貢獻。
孟安明 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教授。1963年7月生於四川省大竹縣,籍貫四川大竹。1983年本科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于英國諾丁漢大學遺傳係,獲博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係副主任、係學術委員會主任、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要從事發育生物學研究。利用斑馬魚做為脊椎動物模式,鑒定了許多在胚胎發育中組織特異性表達的基因,發現了多個基因在中胚層誘導、背腹分化等發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分子機理,加深了對脊椎動物胚胎早期發育分子調控機理的了解;最早建立了利用GFP轉基因技術在斑馬魚活體胚胎中分析基因表達調控元件的方法。在90年代初,將DNA指紋圖譜技術應用於分析畜禽品係的遺傳變異性,證明DNA指紋圖譜可預測雜種優勢。
武維華 植物細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1956年9月生於山西省臨汾市,籍貫山西孝義。1982年本科畢業于山西大學,1984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1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生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從事植物細胞信號轉導及離子跨膜運輸調控機理和植物抗逆高效性狀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研究。在植物響應低鉀脅迫的細胞信號轉導及植物鉀營養高效的分子調控機理、植物氣孔運動調節信號轉導及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調節機制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創新意義的貢獻。
段樹民 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10月生於安徽省蒙城縣,籍貫安徽蒙城。1982年畢業于蚌埠醫學院,1985年在南通醫學院獲碩士學位,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突觸發育和可塑性實驗室主任、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國際雜誌編委。
長期從事神經生物學研究。在神經元-膠質細胞相互作用、突觸發育和功能等研究領域作出系統的創新工作,尤其在膠質細胞信號分子釋放機制、膠質細胞對神經環路和突觸可塑性的調控、沉默突觸活化機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趙進東 植物生理學及藻類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56年11月生於重慶,籍貫江蘇武進。1982年畢業于西南師範大學,1990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主任。
長期從事藻類生物學研究,對藍藻細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統研究,尤其對藍藻異型胞分化中的信號轉導和基因表達調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鈣結合蛋白和鈣離子信號在藍藻細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調控作用。對藍藻藻膽體吸收光能在兩個光系統間的分配與調節開展了系統研究,對揭示藻膽體吸收光能向光系統1傳遞的途徑和調控方式有重要貢獻。
謝華安 植物遺傳育種學家。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1941年8月生於福建省龍岩市,籍貫福建龍岩。1959年畢業于福建省龍岩農業學校。現任福州國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雜交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在雜交稻選育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促成了我國雜交水稻更新換代。相繼選育出明恢63、明恢77和明恢86等優異種質;先後育成汕優63、威優77等雜交稻品種,汕優63連續16年成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良種,累計推廣9.38億畝,增收稻穀695.0億kg,年種植面積和累計種植面積均創中國稻作史記錄。在超級稻育種方面,育成Ⅱ優明86等四個超級稻品種。創新了超級稻作再生稻栽培技術模式。
地學部
張 經 化學海洋學與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1957年10月生於內蒙古自治區,籍貫山東龍口。198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並獲學士學位,1985年在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獲碩士學位,1988年于法國皮耶爾• 瑪麗居裏大學(Paris 6)獲博士學位。現任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 Research (SCOR)-128工作組組長、教育部科技委地學部委員等職。
在系統地研究中國河口中痕量元素與生源要素的行為的基礎上,提出了高渾濁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學理論與物質循環模式。剖析了痕量元素與生源要素通過大氣沉降向中國海的輸運特點,發現了它與初級生産過程之間的內在聯絡,為診斷大氣沉降對西北太平洋邊緣海的影響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比體系。發展了邊緣海的生源要素收支模式,從更為深入的層次上揭示了中國海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內在驅動機制和變化的特點。
楊元喜 大地測量學家。西安測繪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7月生於江蘇省姜堰市,籍貫江蘇姜堰。1980年畢業于鄭州測繪學院大地係大地測量專業,1987年獲該校大地測量專業碩士學位,1991年在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大地測量專業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陜西省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
發展了相關觀測抗差估計理論,構建了雙因子等價權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計,發展了抗差貝葉斯估計和抗差擬合推估理論。發展了自適應導航定位理論,該理論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動態濾波、抗差濾波等。構建了四種自適應因子和相應的最優自適應因子。主持完成了“2000中國GPS大地控制網數據處理工程”和“全國天文大地網與空間網聯合平差工程”,坐標框架點精度分別達到3厘米和3分米,使我國國家大地控制網及相應坐標系統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姚檀棟 冰川環境與全球變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1954年7月生於甘肅省通渭縣,籍貫甘肅通渭。1978年在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學專業畢業,1982年在該校獲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獲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國際冰川學會理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常務理事。
他和合作者通過大量樣品的分析,獲得了青藏高原大氣降水氧同位素的變化規律;揭示了青藏高原冰芯中微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發現末次間冰期以來青藏高原同兩極地區一樣,經歷了5次大的氣候波動旋回;以年分辨率,揭示了過去2000年來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特徵;通過大規模野外實地考察、連續定點觀測和對航片、遙感、冰川編目等資料的室內分析,發現在現代全球變暖影響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發生全面和加速退縮。
穆 穆 大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4年8月生於安徽省定遠縣,籍貫安徽定遠。1978年畢業於安徽大學數學系,1982年獲該校應用數學碩士學位,1985年在復旦大學數學系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現任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動力氣象委員會委員與行星大氣及其演變委員會委員。
在大氣與海洋運動的非線性(不)穩定性方面,對於兩維正壓、多層斜壓和三維連續層結準地轉模式,建立了Arnold第二非線性穩定性判據。在天氣、氣候的可預報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條件非線性最優擾動(CNOP)方法;用該方法研究了厄爾尼諾春季預報障礙,海洋熱鹽環流對淡水通量擾動的敏感性等問題;揭示了研究可預報性問題時,使用CNOP方法考察非線性過程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科學部
吳一戎 信號與信息處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3年7月生於北京,籍貫安徽。1985年、1988年先後在北京理工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以及遙感衛星地面處理和應用系統的研究。系統性地解決了一系列理論問題與關鍵技術,提高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水平。
技術科學部
王克明 材料物理學家。山東大學教授。1939年3月生於浙江省樂清市,籍貫浙江樂清。1961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物理二係。
長期從事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在離子束光電晶體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和他的研究組系統的研究了離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電晶體的光波導結構及其特性,提出了一種形成波導區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導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並揭示了離子注入波導結構的形成機理;提出了用激光脈衝沉積法製備摻Er的KTP晶體波導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統研究了重離子注入光電晶體中的射程和損傷分佈,發展了一種重離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離散的有效計算方法。
任露泉 倣生科學與工程學家。吉林大學教授。1944年1月生於江蘇銅山,籍貫江蘇銅山。196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1981年在吉林工業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現任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長期從事倣生科學與工程研究。在倣生科學方面,發現生物脫附減阻特徵規律,提出生物形態、柔性、電滲、構形和組成等多因素綜合脫附減阻理論和生物非光滑理論,開拓農業機械、地面機械倣生設計方向。在倣生工程方面,建立農業機械、地面機械倣生設計準則,發明多項不同於傳統理念的脫附減阻倣生技術,並拓展到非土壤介質多個工程領域,進行自潔、耐磨、抗疲勞和降噪等耦合倣生研究,研製減粘犁壁、防粘鎮壓輥、減摩活塞、耐磨軋輥和鑽頭等多種倣生産品。
祝世寧 功能材料學家。南京大學教授。1949年12月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江蘇鎮江。1981年畢業于淮陰師範學院,1988年在南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96年在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
長期從事微結構功能材料研究。在鐵電疇工程方面,發現了鈮酸鋰型鐵電體電疇反轉動力學規律,發展了圖案極化技術,研製出不同功能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在微結構晶體功能研究方面,發展了非共線準相位匹配技術,並應用於光的非線性彈性散射、增強拉曼散射、非線性切侖科夫輻射和糾纏光研究等。在全固態激光器研究方面,將超晶格材料與全固態激光技術結合,研製了光學超晶格多波長激光器和可調諧激光器等。
胡海岩 力學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1956年10月生於上海,籍貫福建閩侯。1982年畢業于山東工業大學,1984年在該校獲碩士,198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博士。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Acta Mechanica Sinica副主編。
長期從事非線性動力學與控制研究。研究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建模、穩定性與分岔分析、控制器設計等問題,揭示了反饋時滯、彈性約束、遲滯阻尼等因素引起的非線性動力學規律,提出了若干新控制策略;針對斜碰撞振動,揭示了新的碰撞振動及分岔機理,提出了碰撞隔振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設計方法;基於上述理論和方法解決了多種飛行器研製中的振動控制問題。
程時傑 電力系統學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1945年7月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籍貫湖北通山。1967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1981年和1986年分別在華中工學院和加拿大Calgary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長期從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研究。在電力系統穩定控制方面,建立了一種有效的電力系統自適應控制機制和基於實時參數識別的自適應輔助勵磁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統的魯棒性和同步電機及其互聯電力系統的穩定性;積極倡導並努力實踐了基於儲能原理的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研究。在電力系統次同步振蕩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型汽輪發電機組機電耦合軸係扭振的理論和方法。上述多數成果已用於生産實際。
外籍院士
法捷耶夫(Ludwig D. Faddeev) 數學物理學家。俄羅斯國籍。1934年3月生於蘇聯列寧格勒。1959年獲蘇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物理學博士,1963年獲蘇聯斯捷科洛夫數學研究所科學博士學位。俄羅斯斯捷科洛夫數學所聖彼得格勒分所教授。1992年任俄羅斯科學院數學學部主任,1986年任南開大學名譽教授。1976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數學物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科技成就:開啟量子三體問題研究學科分支;Faddeev-Popov理論奠定了楊-Mills規範場的路徑積分理論的基礎;提出量子反散射方法,開創了求解一系列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先河;為量子群理論的建立提供了數學物理基礎。他曾在世界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小時報告。
自1987年以來,法捷耶夫經常來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大力推動了中國系統開展低維可積系統嚴格解、楊-Baxter系統、量子群等領域的研究,促使中國相關學科的研究在國際上逐步佔有一席之地。他曾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報告最新成果,與我國學者和研究生座談,展開闔作研究。他領導的研究所是80年代末俄羅斯最早接收中國訪問學者的研究單位之一。早在八十年代末他就組織學生來中國指導研究生,主持和參加博士論文答辯,在培養我國數學物理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他對中國十分友好,正是在他任世界數學家聯盟主席時我國數學學會加入了該組織。他積極在國際相關領域介紹中國的發展,並對中國支持數學事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艾倫•黑格(Alan J. Heeger) 物理、化學、材料學家。美國國籍。1936年12月生於美國愛荷華州蘇城。1961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學位,2000年獲我國華南理工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物理、化學、材料係教授,1982-1999任該校有機及高分子固體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名譽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2001)、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2002)。
黑格在有機及導電高分子材料與器件及低維物理研究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成就。他對物理及材料科學的主要開創性貢獻有:1973年發表對TTF-TCNQ類高導有機電荷轉移複合物的研究,開創了有機金屬導體及有機超導體研究的先河;1976年發表對聚乙炔的摻雜研究,開創了導電聚合物的研究的領域;隨後與他人合作提出SSH理論來解釋其孤子電導機制,大大促進了低維物理研究的發展;1990年發表可加工性高導聚苯胺,實現了導電聚合物的實用化;1991發現MEH-PPV 與C60之間的光誘導電荷分離,是目前高效大面積聚合物異質結太陽電池研究的物理基礎及源頭之一;1996年首次實現共扼聚合物固態下的光泵浦激光。他注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的結合,開創或參與開創了三家高科技公司。200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6黑格首次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物理研究所邀請訪問中國,並與我國學術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近年來每年來華訪問1-2次。先後為我國培養了數十名博士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其中不少人已回國作出貢獻。他積極支持中美間學術交流,支持與我國科學院及高校的合作研究,UCSB有機及聚合物固體研究所與國內幾個大學與研究所建立有長期合作協定。
弗裏德•穆拉德(Ferid Murad) 分子和臨床藥理學家。
美國國籍。1936年9月生於美國印地安那州。1956年獲得凱斯西儲大學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雙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休斯頓醫學院整合生物學和藥理係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休斯頓醫學院內科教授,美國John S.Dunn生理學和內科傑出講座教授,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大學評議教授,美國德克薩斯-休斯頓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主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生物化學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1998)、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0)。
穆拉德長期從事細胞信號研究,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NO/cGMP信號途徑研究領域,旨在鑒別新的分子途徑和靶點,以促進新治療手段的發現和發展。他的主要科學成就如下:
1)開拓一氧化氮信息傳遞系統研究領域,榮獲199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參與了197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cAMP介導激素作用的機理)研究工作;確立了cGMP作為第二個細胞內信息傳遞系統的生物化學和生理藥理作用;確立了鳥苷酸環化酶的胞漿型和胞膜型兩種類型,開創體內cGMP 多元調節的學説;率先證明一氧化氮與鳥苷酸環化酶之間生物化學、生理及藥理學關係。一氧化氮信息傳遞系統的研究成果,對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發展産生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1998年,穆拉德因其在一氧化氮方面傑出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發展一氧化氮信息傳遞系統研究的新理論,作出新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後,他又提出一氧化氮信息傳遞系統與健康血管內環境的新概念,為探討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開闢了一氧化氮病理學及炎症醫學的新方向,對治療以過度表達iNOS為特徵的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戰略和手段;發現導致酪氨酸氮化的新途徑,在生理或病理上具有潛在的重要意義。
穆拉德努力加強與中國科學界的合作,熱情幫助與推動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1999年以來,他訪問中國30余次,足跡遍佈十幾個省市,曾受到朱鎔基總理和李嵐清副總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他的實驗室培養了許多中國留學人員,他們回國後成為相關領域的傑出人才和學術帶頭人。2000年以來,他擔任深圳科學與技術顧問、國家生物技術中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指導委員會委員,蘇州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等大學榮譽教授,為中國的科技戰略出謀劃策,為眾多大學團隊和中國政府機構提供諮詢服務。他作為顧問,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石家莊和大連等地研究制訂生物科技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意見。他熱心幫助中國高等院校加強國際聯絡,提高科研水平。他還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同建立“穆拉德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與石家莊市政府合作,開發具有較大規模的科技園區-穆拉德科技園。
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 地球物理學家。法國國籍。1948年3月出生於法國巴黎。1974年獲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第三階段博士,1977年獲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法國國家博士。現任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教授、法國巴黎市市政府科學顧問團主席。法國科學院院士(2003)、歐洲科學院院士(1994)。
庫爾提歐主要科技成就包括:勢能場理論以及大地磁場瞬間變化規律, 發現了地磁場長週期變化的加速跳動;發現了首例大陸內部裂解的傳播特性;定量地總結出西藏幾個塊體的緯度位移量以及陸內變形量,並對亞洲板塊作出2.5億年以來的古地理重建;證明了印度德幹玄武岩高原巨厚玄武岩體是在短于1百萬年的時間內噴發出來的,噴發時間與中生代和第三紀界線的大量物種滅絕事件的年代相吻合;提出火山噴發可能是導致重要生態危機的主要原因;揭示了火山噴發預示著大型海洋盆地的張開,而大洋的幾何形狀反映了幾個地幔岩漿團碰撞點的記載;同Jean Besse教授一道獲得了全球主要大陸的視極移曲線和古地理重建格架;提出了幾種類型的熱點可以共存的觀點,其中十幾個熱點應該是起源於地幔深部;以及研究火山噴發對氣候的影響以及對二者關係的模擬。
庫爾提歐對中國科學研究充滿熱情,積極培養中國科研人員, 努力促進中法兩國科技合作與交流, 為中國科學研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81年以來, 曾多次訪華與中國同行開展地質野外考察,參與並主持過多項中法地球科學合作項目,接待了眾多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代表團,培養了一大批中國科研人才。在任法國國家教育科研與技術部部長特別顧問及該部科研署主任期間, 積極推進中法兩國之間的教育與科學技術合作。在政府首腦若斯潘(Jospin)總理接受了由他和當時的教育部部長阿萊格爾(Allègre)教授以及外交部部長韋特那(Védrine)提出的將中國列入法國對外主要合作的四個國家之一的建議後, 他隨教育部部長阿萊格爾(Allègre)教授對中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 並簽署了增加兩國科研人員和博士研究生互換等重要協議。庫爾提歐教授曾提出建立包括法國國家計算機自動化研究所、法國農業科學院和法國地調局在內的中法聯合實驗室, 對促進中法在計算機、遙感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科研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胡正明(Chenming Hu) 微電子學家。美國國籍。1947年7月出生於中國北京。1973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出講座教授、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係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榮譽教授、台灣交通大學(新竹)微電子器件榮譽教授、1991-1994年任清華大學(北京)微電子學研究所榮譽教授。1997年當選為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
胡正明教授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開拓者,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主要科技成就為:領導研究出BSIM,從實際MOSFET晶體管的複雜物理推演出數學模型,該數學模型于1997年被國際上38家大公司參與的晶體管模型理事會選為設計芯片的第一個且唯一的國際標準;發明了在國際上極受注目的FinFET等多種新結構器件;對微電子器件可靠性物理研究貢獻突出:首先提出熱電子失效的物理機制,開發出用碰撞電離電流快速預測器件壽命的方法,並且提出薄氧化層失效的物理機制和用高電壓快速預測薄氧化層壽命的方法。首創了在器件可靠性物理的基礎上的IC可靠性的計算機數值模擬工具。
1985年應嚴東生院士邀請,胡正明等三位美國科學家提出了發展我國微電子科學技術的戰略性的重要諮詢建議,對當時我國微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較大影響。1981年以來與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校進行合作研究並作學術講座,協助推動在中國召開國際會議。1990年在北大與清華設置五名研究生獎學金,並鼓勵中國留學生回國發展半導體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