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衛生部發佈四川省地震災害衛生防病現場操作手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6日   來源:衛生部

四川省地震災害衛生防病現場操作手冊
(試行)

四川省衛生廳抗震救災指揮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四日

    第一章 地震災後防病工作原則

    受災地區防病工作必須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要分階段分層次重點抓好預防控制霍亂、傷寒、痢疾、甲肝、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鼠疫、乙型腦炎、炭疽、血吸蟲等重點傳染病的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把各種疫情撲滅在暴發、流行之前。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救災防病工作有序進行

    受災地區的各級政府要成立相應的救災防病領導機構,把災區的衛生防病工作納入當地救災、生産自救、重建家園的工作中去,明確領導負責人,協調各有關部門,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齊心協力做好本轄區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等各項工作。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和食物中毒處理方案,建立突發事件的應急組織,做好必需藥品、器械、物資的準備工作,一旦發生疫情,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撲滅在初發階段。

    二、加強疾病監測和疫情報告,及時掌握疫情動態。

    救災防病特殊時期對甲類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實行疫情每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其它重點傳染病實行週報。在重災區要建立並且加強疫情監測點工作,各級疾控機構都要派專業人員深入災區基層開展疫情監測工作,尤其要加強對重災區重點人群的監測,要建立一般和重點相結合的縣、鄉、村級監測點,及時分析疫情發展趨勢,以便適時地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關相鄰地區要建立疫情控制聯防,及時溝通情況,協調防病工作。

    三、重點抓好水源保護和飲水消毒。

    保障飲水衛生是預防控制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措施。要著重做好分散式飲用水消毒,要鼓勵群眾喝開水,在沒有條件的地方,要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粉精片對飲水進行消毒。飲水消毒措施要落實到每家每戶。要劃定臨時飲水水源區域,並做好水源保護工作。各級政府要及時組織對分散式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供水設施進行檢修、清理,加強對飲用水的消毒處理,定期進行水質檢驗。

    四、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要組織有關部門動員廣大群眾,搞好環境衛生,組織專人指導群眾,及時清除、處理垃圾、人畜糞便和屍體。對集中收治點、集中安置點和公共場所要及時作好消毒和衛生處理。

    五、消滅蚊蠅鼠害。

    為保護聚集人群,應重點實施對帳篷、窩棚、臨時垃圾點、廁所、蚊蠅、鼠類的消毒殺滅工作和做好蚊蠅孳生地的處理。並在重災區人群較集中的生活區域內垃圾、糞便污染嚴重的地區重點進行藥物噴灑消毒處理。

    六、做好災區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發生。

    要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防止群眾食用腐敗變質的食品,誤食被農藥和其它化學工業品污染的食品及毒蕈。在恢復生産、重建家園時期,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以保障食品安全。

    七、做好群眾的衛生防病宣傳教育和動員工作。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手段和傳播媒介,結合災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把簡便易行的各種防治措施和衛生知識教給群眾。組織群眾制訂救災防病愛國衛生公約,是促進群眾自覺地提高自我防病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有效辦法,應該大力倡導。

    八、及時重建城、鄉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

    特別是村、街道、居委會的衛生組織、愛衛會和各種軍民醫療衛生工作隊的作用,中西結合,土洋並舉,分片負責,配備一定的藥品器材,開展群防群治,使各項宣傳教育、防病治病的技術措施在各個環節得到落實,做到防病治病到位。隨著氣溫的升高,災民居住防護條件差,容易發生中暑,應做好防暑工作,並做好防治中暑的必備藥物準備工作。

    九、認真做好非災區的疫情控制工作。

    目前正是各種傳染病高發季節,對鼠疫、霍亂、炭疽、肝炎、傷寒、痢疾、流行性出血熱、瘧疾、乙型腦炎等重點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認真抓好本地區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的蔓延和發展,同時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疫情監測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傳播。

    十、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

    按照各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應急預案要求,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要充分做好組織協調、藥械物資供應、現場應急處置等工作,把突發疫情、災害事故的傷亡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章 疫情報告

    一、地震災區實行疾病每日報告制度,報告方式為逐級上報。

    二、由當地安排專人收集相關信息填寫四川省地震災區災民疾病監測表,疾病監測表報告應于每日上午9點以前報告至當地縣區疾控中心,報表統計起始時間為前一天0點至24點,以各安置點為單位統計報告災民疾病監測情況。

    三、疾病監測報告內容主要為:災民姓名、年齡及急性水樣腹瀉、出血性腹瀉、發燒、出疹、咳嗽、嘔吐、頸項強直、黃疸、出血、急性麻痹或虛弱、分泌增加等症候群。

    四、由各級疾控中心填寫四川省地震災區災民疾病監測匯總表。縣區疾控中心應將疾病監測匯總表于每日上午11點以前報告至上級市州疾控中心及縣區衛生局,再由市州疾控中心於每日下午13點以前傳真至省疾控中心及市州衛生局,省疾控中心於每日下午15點以前報告至省衛生廳。報表統計起始時間為前一天0點至24點。

    第三章 飲用水衛生處置

    地震後,災區的建築物大面積倒塌、集中式供水中斷、供水設施遭受嚴重破壞,分散式給水和農村給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水管淤砂、井管錯裂等等。地震災難發生後短時期內無法找到適宜的、可供飲用的水源,人們不得不就近飲用各種衛生得不到保障的水,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甚至是工業廢水等。從而可能造成居民腸道疾病發病的急劇上升。針對以上情況,為保證飲用水安全衛生,應採取以下主要飲用水衛生處置措施:

    一、水源衛生防護

    首先,對集中式給水水源周圍進行徹底的衛生清理,包括屍體和污物,都要進行徹底清除與衛生清掃,同時開展經常性的衛生監督管理。同樣,對分散式給水水源周圍的30~50米之內,也要進行徹底的清理與消毒。

    二、供水措施

    除緊急修復受損自來水管線外,震後初期應立即採取臨時供水措施,主要有水車送水、分散取水和水龍帶輸水等方式。

    水車送水不僅方便居民就近取水,而且便於水的衛生防護(如水車密閉),還可以在水車中進行飲水消毒。因此,這種臨時供水方式一般能符合衛生需求。缺點是水車的容量有限,一輛4.5噸的水車,日供水4~6次時,按每人每日供水5~6升計算,可供3000~5000人飲用。

    分散取水方式是臨時將一些就近的公共設施(如游泳池)改為蓄水池,應急供水。供水前應對池底與池壁進行徹底的衛生清理與消毒。蓄水後,為防止水質污染要設共用取水桶,或採用淺水泵,取水後要引入裝有幾個小水龍頭的水箱,供人分散取水。

    用消防水龍帶臨時輸水供應是完全沒有衛生保障的。震後初期,曾一度採用過這種臨時供水方式。事實表明,這種供水方式是極不安全衛生的。因為消防水龍帶是帆布做的,輸水時水帶內呈負壓狀態,極易受到污染,特別是輸水時水帶拖在地上,有時還被人踩踏或車輛碾壓,造成帶中水質的嚴重污染。這種臨時供水方式可用作除飲用水外的生活用水,如沖洗廁所、街道等。

    三、飲水消毒

    (1)集中式供水消毒

    集中式供水消毒劑投加量見表1。

    表1 集中式供水消毒劑投加量

    消毒劑 投加量(mg/L) 作用時間(分鐘)

    液氯 1.5~2.5 30

    漂白粉 46 30

    次氯酸鈣 1.2~4.8 30

    氯胺T 10 30~60

    二氯異氰尿酸鈉 4 30

    (2)分散式供水消毒

    a.井水消毒

    對污染的水井應先將水井清淘乾淨,用清水沖洗井壁和井底,淘凈污水,直到滲出的進水達到無色透明、無味為止。再加25-5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2-24小時後,抽出井水,待自然滲出水到正常水位時,按正常消毒方法進行消毒。

    井水消毒,一般每天2次~3次,直接投加漂白粉,加氯量為2 mg/L,一般要求余氯量為0.5mg/L。經細菌學指標檢查合格後方能啟用。

    漂白粉用量的計算:

    圓井水量(噸)=[水井直徑(m)]2×0.8×水深(m)

    方井水量(噸)=邊長(m)×邊寬(m)×水深(m)

    投漂白粉量(克)=[井水量(噸)×加氯量]/有效氯含量(注: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一般為25%)

    持續加漂白粉法:為減少對井水頻繁進行加氯消毒,並持續保持一定的余氯,可用持續消毒法。持續法常用的工具有竹筒、無毒塑料袋、陶瓷罐或小口瓶,可因地制宜選用。

    方法是在容器上面或旁邊鑽4-6個小孔,孔的直徑為0.2-0.5cm。大口井清毒可將漂白粉倒入簡易消毒器(竹筒或塑料袋等)中,根據待消毒水量及水質,加漂白粉。一般竹筒裝漂白粉250g-300g,塑料袋裝250g-500g。將簡易消毒器口紮緊置於井水中,用浮筒懸在水中。一次加藥後消毒可維持1周左右。注意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投加藥物,測定水中余氯。

    b.缸水消毒:

    用河、湖水作為飲用水源時,可採用缸水消毒。當缸水濁度高於3度時,應先經潔治處理(混凝沉澱、過濾)後再進行消毒。

    混凝沉澱時,以一水缸裝原水,用明礬混凝沉澱。用一直徑3cm-4cm,長1m左右的竹筒(或其他替代物),筒底四週鑽幾時個小孔,裝入明礬後,在缸水中攪動。每100g水加明礬50g。也可選用其他混凝劑。

    靜置沉澱約1h後,取清水至砂濾缸內過濾。砂濾缸內置0.5mm細砂和0.8mm粗砂各15cm-20cm。每層用棕皮隔開,表層與底層放置石子。當濾速減慢或濾出水變濁時,將濾材清洗後再用。

    消毒時,可使用含氯消毒劑,其用量隨水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4mg/L~8mg/L,作用30min。使用含氯消毒劑片劑時,用量可按使用説明書投放。消毒後,測量余氯,在0.5mg/L者,即可。

    四、水質簡易鑒別方法

    地震後集中式供水網管修復前的供水和分散式個人飲水可通過表2的方法判斷能否作為生活飲用水。

    表2 水質簡易鑒別方法

    方法 操作步驟 鑒別

    觀色 用乾淨無色透明玻璃瓶,裝滿水樣在光線較強處機械觀察。 肉眼看見的物質越少,水越清潔。

    嗅味 用乾淨玻璃瓶,裝半瓶水樣,蓋嚴搖蕩後,打開瓶蓋,立即嗅一下有無氣味;再把瓶放在熱水中加溫至60℃,再嗅一下有無氣味 清潔水應無異味

    嘗味 在常溫下把水加熱至60℃,取少量水于口中嘗味 清潔水應無異味

    沉澱 用無色透明玻璃瓶裝入水樣,靜置12小時後,觀察瓶底沉澱物的多少,然後將上面的清潔水倒出來煮沸放冷,再觀察沉澱物的多少。 沉澱物越少,水質越好

    紙試 用一張清潔的白紙,滴上水樣,待幹後,觀察它留下的斑跡。 斑跡越明顯,水質越差。

    五、集中式供水網管修復後的供水

    管網檢漏修復後及供水前,必須先清洗管線、加大消毒劑量,還必須使消毒劑在管線中有充分的接觸時間(4~8mg/L作用30min),待余氯量達標以後,才能去除消毒液,沖洗管線後,再蓄水與供水。集中式供水需檢驗合格,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常規監測項目限值要求,方可供水。

    六、水源地周圍環境的衛生清理

    地震後的供水除一般的細菌性和化學性污染外,還存在屍鹼中毒的危險。為防止飲水的屍鹼中毒,必須儘快對水源周圍的屍體進行清除,同時還應對局部環境進行認真的漂白粉消毒處理。另外,用砂濾或碳末、明礬混凝過濾、吸附等,也可以去除水中的屍鹼和細菌毒素。

    第四章 食品衛生

    一、地震災後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項

    1、嚴禁食用因地震砸死、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家禽、家畜

    2、飲用安全衛生水

    3、防止食品容器和餐具對食品的污染,特別是共同使用的餐具

    4、防止超保質期、變質食品、偽劣食品進入災區

    5、利用天晴,抓緊晾曬,預防糧食霉變

    6、保管好農藥和有毒有害物品,預防誤用、誤食

    二、地震災後的食物中毒的預防

    1、安全飲水。保證個人飲水消毒,不要喝生水,集體用餐應優先配備清潔用水。

    2、糧食和原料要在通風、乾燥處保存,防止發黴和受蟲、鼠侵害

    3、預防有毒化學品(農藥、亞硝酸鹽、砷化物、鼠藥等)對食品的污染,以及誤用、誤食

    4、災區水域內死亡的魚類,應考慮水體受到污染,一般都有中毒的可能性

    5、不能食用的食物有:

    a.被水侵泡過的食物(罐頭除外)、

    b.因地震砸死、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家禽、家畜

    c.被水淹過已腐爛的蔬菜、水果

    d.來源不明食品、非專用食品容器包裝的食品、無明確食品標誌的食品、類似食物的不明物

    e.嚴重發黴的糧食和腐敗變質的食物

    f.野生的蘑菇

    6、可首選的食品

    a.新鮮的食品、正規廠家生産的並且包裝完好食品、未被污染過的食品

    b.燒熟煮透現場加工的食品

    c.熟食品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放置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

    d.徹底清洗和消毒過的蔬菜、水果

    7、加工和製備食物時的注意事項

    a.現吃現做、燒熟煮透,特別是剩飯、剩菜更應在食用前徹底加熱

    b.注意個人衛生、防止交叉污染

    c.照顧老人、病人嬰幼兒的食品衛生

    三、餐飲具消毒

    首選1%鹼水煮沸消毒15-30分鐘,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鐘。也可用0.2-0.5%過氧乙酸或用含有效氯250-500mg/L mg/L 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後,再用清水沖洗後備用。

    第五章 環境消毒與殺蟲

    一、簡易廁所的消毒與殺蟲:

    簡易廁所四壁和地面可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灑)消毒,作用2小時。並選用2.5%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根據使用説明稀釋後進行滯留噴霧或敵敵畏等有機磷類殺蟲劑,根據使用説明稀釋後進行噴霧,噴霧藥液量為50-100ml/m2,以殺滅蚊蠅。

    糞便可按糞便量的10:1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劑乾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濃度為20000mg/L),充分攪勻,包括糞渣和淤泥,作用12h~24h。

    二、垃圾、廢墟的消毒與殺蟲

    垃圾可噴灑10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溶液,作用60min以上。消毒後深埋。對有積水的垃圾堆放處及廢墟應進行殺蟲處理,選用敵敵畏等有機磷類殺蟲劑,根據使用説明稀釋後進行噴霧,噴霧藥液量為50-100ml/m2,以殺滅蚊蠅。

    三、污水處理

    災區的生活污水,應儘量集中在缸、桶中進行。每10L污水加入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紛4g。混勻後作用1.5h-2h,余氯為4mg/L-6mg/L,方可排放。

    消毒靜止的污水水體時,應先測定污水的容積,而後按有效氯80mg/L~100 mg/L的量將消毒劑投入污水中。攪拌均勻,作用1h~1.5h。檢查余氯在4mg/L~6mg/L時,即可排放。

    對流動污水的水體,應作分期截流。在截流後,測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靜止污水水體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消毒與檢測。符合要求後,放流,再引入並截流新來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進行消毒處理。

    消毒同時應進行殺蚊幼處理,選用倍硫磷、殺螟松、辛硫磷、馬拉硫磷、敵敵畏,根據使用説明稀釋後進行噴灑。對水體殺蟲不能使用溴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四、手及皮膚

    接觸污染物品時可用0.5%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消毒,作用1min~3min。

    五、有傳染病發生時,按疫源地消毒技術規範對相應傳染病進行消毒。

    第六章 屍體及放置環境的衛生處置

    一、防屍鹼中毒與除惡臭

    屍體腐化分解後産生氣體物質(包括硫化氫、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體物質(含硫醇、屍胺、腐胺、糞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類化合物總稱為屍鹼(包括屍胺、腐胺、神經鹼、草毒鹼等)。屍鹼與腐生菌同時繁殖的化膿性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所産生的毒素可引起人類中毒,歸為細菌性毒素所致的食物中毒。

    在清理大量屍體時,可能接觸多量的硫醇、屍胺之類的物質,可戴用活性炭過濾的防毒口罩除惡臭。接觸屍體的人員要帶手套,以防止細菌毒素沾染引起中毒。進行清理屍體操作後及飯前必須認真洗手。另外,進行屍體清理工作的人員,為防厭氧創傷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必要時可進行接種免疫血清。

    另外,可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屍體的含臭物質,也可用1%的二氧化錳與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氫的臭氣,也可噴灑3~5%的來蘇爾。實踐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鈣、氫氧化鈣和漂白粉混合噴灑,能很快除臭與消毒。

    二、人與動物屍體的衛生清理與消毒

    大量屍體的處理不應採用焚燒方法,以防污染大氣和防止周圍人群的吸入中毒。

    大量屍體應集中處理,可採用就地深坑掩埋。為防止對地下水和局部土壤環境造成污染,可採用大量的漂白粉消毒處理方法,即屍體消毒可用含有效氯3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如有蠅蛆孳生,用敵敵畏等有機磷類殺蟲劑,根據使用説明稀釋後進行噴霧,噴霧藥液量為50-100ml/m2,進行殺蟲處理。在不污染環境及水源的條件下埋葬。屍體應遠離水源50m以上,以一層3cm-5cm厚的漂白粉一層屍體的方式,距地面2m以下深埋。

    如確證患有傳染病病人的屍體,可以在徹底消毒後用屍袋密封後,運致開闊地焚燒。但必須注意,工作人員應在焚燒點的上風側,避免吸入中毒。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可用石蠟浸泡屍體後,就地焚化,以免疫情擴散。

    有條件的地方應儘快運至火葬場焚化。這是處理屍體的最好方式。

    三、屍體移送工具

    移運車表面和空間可用0.1% 過氧乙酸溶液或5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至表面濕潤,作用60 min後,用清水沖洗。

    四、屍體存放處環境的衛生處理

    屍體存放處應遠離水源(50m以上),並鋪上3cm~5cm漂白粉消毒。如確認患有鼠疫、霍亂、炭疽等烈性傳染病的屍體,存放時用0.5%過氧乙酸溶液浸濕的布單嚴密包裹,口、鼻、耳、肛門、陰道要用浸過0.5%過氧乙酸的棉球堵塞,並儘快火化。

    第七章 臨時住所的衛生要求

    地震造成災區無數家園被毀,必須採取緊急救助措施,給予災民臨時安身的場所。除一部分救助支撐材料,自行搭建庵棚外,對那些沒有力量搭建的,可臨時支撐帳篷或速建簡易棚屋。

    搭建帳篷應注意以下幾點:(1)儘量採用小帳篷。(2)搭帳篷的地址應遠離蚊子孳生和垃圾等污染源的地方;最好設在交通方便、距離公路2米以上,嚴禁搭建在圍墻、撕裂的建築物旁,以免余震造成二次傷害。(3)選址要選在地形較高,易於排水的地方。(4)帳篷區四週應設排水溝,注意棚內自然通風。(5)每個帳篷要提供必要的手提燈、帳篷間也需由適當的照明,同時開展滅火教育和配備滅火器材。

    臨時住所周圍可挖土坑簡易廁所,並隨時消殺,糞坑內糞便按糞便量的1/10加漂白粉,作用12~24h。臨時住所應設置集中垃圾堆放點並及時處理污物。

 
 
 相關鏈結
· 衛生部發佈四川災區醫療救治情況(截至16日10時)
· 衛生部組織2221名醫務人員在災區實施醫療救援
· 衛生部:5000名醫務人員在地震災區實施醫療救援
· 衛生部:應急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要做到“三覆蓋”
· 衛生部發佈《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方案》(全文)
· 衛生部發佈救災中如何急救等科學救治基本知識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