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我國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嚴重,生態環境問題最為嚴峻的地區之一,全省水土流失總面積12.3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67%,年均輸入江河泥沙9.2億噸,佔全國輸入江河泥沙總量的1/5。
1991年《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共同參與下,陜西水土保持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顯加快。全省以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長治”工程、國家八大片水保重點建設工程、淤地壩試點工程、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保工程、世行貸款項目等國家重點水土保持建設項目為依託,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打壩淤地、植樹種草、實施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顯加快。全省累計投入水保建設資金60多億元,其中利用外資3.4億元。累計治理保存面積4.5萬平方公里;建設淤地壩4萬座,淤地近6萬公頃,年增産糧食2億多公斤;每年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200多條,年均治理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居全國首位。涌現了丹鳳蔡川、志丹順寧等一大批示範區典型,有111條小流域被國家水利部、財政部命名為“十百千”示範工程。
生態修復效果明顯。認真貫徹“預防為主,保護為先”的工作方針,加強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土保持預防保護,在全省積極實施封山禁牧,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促進生態修復。全省共有72個縣實施了封山禁牧措施,封禁範圍達到60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全省林草覆蓋率已由過去的20%提高到45%。
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不斷加強。建立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監督執法體系,全省有104個市、縣、區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省、市、縣、鄉、村五級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網絡基本形成,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保工程施工、監測監理等技術服務支撐體系日益完善,水土保持監督執法不斷加強,全社會水土保持意識顯著提高。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先後組織開展了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水土流失補償機制研究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在此基礎上,建議省人大修改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起草了《陜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土流失補償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為下一步修訂《陜西省水土流失補償費防治費計徵標準和使用管理規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水保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與信息建設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以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水保監測為重點,開展了“陜—京二線”、“錦界煤電”等30余項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組織進行了陜南、陜北部分縣級水保監測試點,為全省範圍的水保監測工作全面開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