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氣象人零距離呵護“神七”
9月23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在即,甘肅省氣象局氣象保障各相關部門嚴陣以待。此前,由蘭州中心氣象臺臺長陶健紅擔任組長,楊建才、徐殿祥兩名首席預報員為成員的現場氣象服務保障組已于9月15日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加“神舟七號”飛船發射的現場氣象保障服務。這是甘肅氣象人繼以往為“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提供服務之後,再度為“神舟七號”載人飛天盛舉保駕護航。
2004年年底,甘肅省氣象局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聯手,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甘肅航天氣象中心”,並在酒泉建設了航天氣象保障基地。今年7月,蘭州中心氣象臺和酒泉市氣象局赴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就“神舟七號”發射氣象服務保障工作進行了業務、學術交流。該基地技術部對甘肅省氣象局長期以來對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各項保障任務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預祝“軍地聯合”氣象保障在“神七”發射中再立新功。
為了保證“神舟七號”發射氣象保障工作圓滿成功,甘肅省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全面部署了“神七”發射氣象保障的各項任務。截至9月上旬,甘肅省氣象局完成了基於區域數值模式産品的“神七”發射氣象服務産品庫,與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合作完成了“神七”發射關鍵區天氣系統相似預報研發,建設了酒泉衛星發射基地MOS釋用客觀預報系統和常見災害性天氣短臨預報系統;前方保障組工作平臺已安裝好業務軟體,確保筆記本電腦通過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與省氣象局光纜連接,並做好了對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中心相關精細數值模式、專業服務産品、短臨預警衛星監測産品及空間天氣監測産品應用的各項準備。
據悉,為了做好飛船備降場區氣象保障工作,甘肅省氣象局還將視需要派出移動氣象臺開赴備降場,實時採集觀測數據,同時通過分析各種最新氣象資料,及時向指揮部提供備降場區各時刻最新實況及預報。
保“神七”順暢回收 內蒙古氣象人在行動
舉世矚目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即將發射升空,飛船在太空遨遊幾天后安全落地,航天員從飛船返回艙內安全走出,才能宣告發射成功。內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承擔著飛船安全落地的氣象保障服務重任。
未雨綢繆早準備
“神舟七號”飛船回收主著陸場區設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針對此次“神舟七號”飛船回收的氣象保障服務,中國氣象局和自治區氣象局領導十分重視,多次召開會議作出部署安排。國家級業務單位對保障服務的全過程給予技術指導和大力支持。
8月26日,自治區氣象局與解放軍總裝備部作試局、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北京航天指揮中心就“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氣象保障任務進行了深入討論,明確了服務任務和技術細節。
8月28日,自治區氣象局召開專門會議,對“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氣象保障服務工作作了進一步研究和部署。
隨後,自治區氣象局成立了以局長烏蘭為組長的“神舟七號”氣象服務領導小組,領導指揮“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氣象保障服務;成立了由天氣預報、短期氣候預測、氣象信息網絡、氣象觀測、衛星遙感等專家組成的技術專家組和應急保障組,分別負責主、附著陸場區氣象預報技術工作和氣象應急保障服務。
9月1日,自治區氣象局制定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內蒙古落區氣象保障服務實施方案》,對組織管理、服務任務、運行機制、服務産品製作與發佈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全力以赴盡職責
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至回收期間,主著陸場區及周邊15個地面氣象觀測站進行30分鐘間隔加密氣象觀測;臨河、烏拉特中旗、呼和浩特、二連浩特4個高空氣象探測站增加了14時高空探測。同時,附著陸場區及周邊6個站進行加密觀測,探測資料通過氣象業務網絡傳送至“神舟七號”氣象保障服務指揮中心、自治區氣象臺和氣象應急指揮車。
技術專家組通過《氣象服務專報》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長期天氣過程進行預報,對逐日低雲量、積雨雲、雷暴、降水等氣象要素發生概率進行分析;開展4~10天逐日氣象要素預報,1~3天逐日氣象要素預報以及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淺層風和高空風預報,還將根據天氣變化隨時製作提供轉折性天氣預報及危險天氣警報。9月5日,兩位預報專家已經進入主著陸場區,協助主著陸場站氣象臺開展保障工作。
應急保障組配備有衛星通信、天氣預報業務系統、自動氣象站、應急移動氣象臺指揮車、多普勒天氣雷達和風廓線雷達氣象探測應急車。應急保障組一方面承擔應急氣象保障服務,另一方面根據其他任務區需求提供相應的應急保障服務。9月20日,自治區氣象局組織“神舟七號”載人航天氣象保障服務任務的相關業務單位、盟(市)氣象局和旗(縣)氣象局(站)進行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氣象保障服務實戰演練。9月23日,新近裝備的車載移動氣象臺和移動綜合探測系統已開赴主著陸場區進行現場工作。(記者 王德民 馬瑞芳 魏興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