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壯大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壯大,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數量大幅增加,金融規模明顯擴大,各種不同性質的銀行機構遍佈全國,承擔著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職能,保險機構從小到大、證券機構從無到有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初步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等功能比較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優化資源配置、支持經濟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金融業規模明顯擴大,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
金融業從單一的存貸款功能發展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化金融體系,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之一。到2007年底,我國城鎮金融業單位數為51645個,從業人員數為3897128人,從業人員是1978年的5.13倍。其中,銀行業單位數為40815個,從業人員為2567384人;證券業單位數為1019個,從業人員為82710人;保險業單位數為8574個,從業人員為1197247人;其他金融業單位數為1237個,從業人員為49787人。2007年,我國金融業創造的現價增加值為11057億元,是1978年的162倍,年均增長19.2%,比同期現價GDP增長率高出2.8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年均增長12.9%,比同期不變價GDP增長率高出3.1個百分點。由於金融業增加值增長快於GDP增長,它在GDP中比重也由1978年的1.9%上升到2007年的4.4%。1979-2007年,我國不變價GDP年均增長9.8%,其中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
二、多種性質的銀行機構在創新中發展,銀行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一)現代銀行體系基本確立
10月8日,一名女士在匯豐銀行鄭州分行諮詢業務。 當日,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鄭州分行正式開業,成為首家進入河南省的外資銀行。據介紹,匯豐銀行鄭州分行初期將側重為企業客戶提供國際化的銀行服務。 新華社發(陳代述 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銀行業成功實現了由“大一統”銀行體系向現代銀行體系的歷史性轉變,從原來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發展到已擁有近萬家法人性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既有商業銀行,又有政策性銀行;既有大型商業銀行,又有中小商業銀行;既有主要服務於城市的城市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又有主要服務於農村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既有傳統意義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又有如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既有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又有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銀行業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也不斷豐富和完善,從簡單的存、貸、匯業務,到現在多樣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發生重大轉變,金融超市功能開始逐步顯現。與30年前相比,我國銀行業組織體系更加健全,機構種類更加豐富,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二)銀行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10月20日,一名客戶在中國工商銀行西藏分行辦理業務。當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區分行在拉薩掛牌成立並正式對外營業。自此,西藏因其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迎來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面進駐的時代。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資産總量快速增加。從資産規模上看,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我國銀行業資産總量不過數千億元;30年後的今天,我國銀行業資産總量已經超過50萬億元,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100多倍。
資産質量不斷提高。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已從1978年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8%左右,其中已股改國有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2%左右,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
資本充足情況明顯改善。我國銀行業從原來的資本嚴重不足,甚至為負值,經過不斷深化改革,目前已達到8.4%左右的資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其中已股改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平均達到了12%左右;到2007年底,資本充足率達標的銀行已有161家,達標銀行資産佔商業銀行總資産的80%。
以上情況表明,我國銀行業整體實力與3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三)銀行改革不斷深化
銀行改革始終伴隨著銀行業的發展,並成為銀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經過30年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中央銀行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關鍵性步伐,以“一行三會”為主體新的央行管理體制初步確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穩步推進,重新迸發出勃勃生機;股份制銀行和政策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開,並取得階段性成果。適應市場化、國際化要求的商業銀行體制基本確立,市場化程度大幅提升。通過引進各類資本對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實現了銀行業産權的多元化;現代公司治理機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與決策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流程銀行建設得到有力推進,業務流程全面優化;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科學激勵約束和績效考核機制逐步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和合理、有效的薪酬分配機制不斷完善,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
(四)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
利率市場化是銀行業改革和發展的關鍵。1993年,我國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1995年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並從“九五”計劃的第一年起開始付諸實施:國家開始將一些資金置於貨幣市場中,通過市場機制來確定其價格,實現資金定價的市場化,其中二級市場先於一級市場;存款利率改革先放開大額、長期,對一般存款利率是實行嚴格管制的;貸款利率改革走的是逐漸擴大浮動幅度的路子;在本、外幣利率改革次序上,外幣利率改革先於本幣。
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又著重提出在金融宏觀調控方面,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利率市場化的前景越來越清晰。
(五)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成功實施
1979年以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逐漸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向市場管理過渡。到1993年前,已經基本建立健全了計劃管理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外匯管理模式。這一時期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逐步完善外匯經營管理組織體系,二是實施了外匯管理條例及一系列實施細則,三是實行外匯上繳與留成制度,建立外匯調劑市場,四是對人民幣匯率不斷進行改革,市場化程度提高。
從1994年開始,我國進行了新一輪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現人民幣可兌換奠定了基礎。一是實現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是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逐步實現經常項目下人民幣自由兌換。三是建立銀行間外匯市場,改進匯率形成機制,保持合理及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匯率。
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改革是繼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針對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形勢需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我國匯率形成機制邁向市場化的又一重大改革。與此同時,結合新匯率制度的運行特點和市場主體規避匯率風險的需要,及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外匯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新體制運行以來,人民幣匯率小幅雙向波動,市場彈性不斷增強,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1996年底我國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目前正在進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系列改革。在實踐中我國資本賬戶下的大部分資本項目已有相當程度的開放。
(六)金融宏觀調控成效顯著
銀行業的快速發展使金融宏觀調控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金融宏觀調控從中國實際出發,針對不同時期經濟和金融形勢特點,運用不同貨幣政策工具的組合,靈活調節貨幣供應量,保持幣值穩定,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例如,在1992-1996年經濟嚴重過熱時期,人民銀行採取了包括提高利率、開辦保值儲蓄、調整信貸結構和投向、加強金融監管等在內的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從而使國民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再如,在1998-2002年經濟趨冷時期,人民銀行採取了包括引入公開市場操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等在內的積極貨幣政策,在保持幣值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又如,在2003-2007年經濟出現偏熱時期,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和物價形勢繼續採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當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在總量上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注重加強預調和微調,既支持了經濟增長,又防止了通貨膨脹和金融風險。從2007年下半年起,為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人民銀行又及時採取了從緊的貨幣政策。
(七)銀行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
堅持金融為國民經濟服務的基本指導方針,不斷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銀行業服務國民經濟的功能進一步提升,作用進一步突出。30年來,我國銀行業提供的貸款基本上滿足了社會對資金需求,信貸結構和質量不斷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需求的變化,努力提供便利化、多樣化、個性化的金融産品,金融創新步伐加快,服務充分性不斷提高。充分發揮銀行業在宏觀調控中的獨特功能,在歷次宏觀調控中有效發揮了金融杠桿作用,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銀行業作為金融業的主體,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顯著提升。
三、保險業得到快速發展,不斷取得歷史性跨越
圖表: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474萬人 新華社發
30年的改革開放不僅帶來了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也為我國保險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保險市場只有一家公司經營,全部保費收入只有4.6億元。2007年,全國保險機構達到120家,總資産達到2.9萬億元,實現保費收入7036億元,市場規模增長1529倍,我國已逐步成長為新興的保險大國。
(一)保險業地位不斷提高
整體實力顯著增強。2007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7036億元,是2002年的2.3倍,超過1980年到1999年20年全國保費收入的總和。保險公司總資産達到2.9萬億元,是2002年的4.5倍。
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30年來,保險業的體制機制、資本實力、人才隊伍和技術手段發生了深刻變化,保險公司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經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在還有大批新公司尚未進入盈利期的情況下,初步統計,2007年全行業盈利633.4億元。以中國人壽為例,其凈資産收益率從2004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6.5%,基本達到世界領先的保險集團水平。
保險風險得到有效防範和控制。改革開放以來,保險業堅持把防範化解風險作為生命線,基本解決了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及時消除了保險業快速發展中出現的重大風險隱患,建立並完善了化解保險風險的長效機制。目前,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不良資産率低於1%。總體而言,中國保險業成績顯著,取得了長足發展。
(二)保險行業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30年來,保險業自覺將行業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增強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能力,逐步成為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為支持投資、擴大消費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為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成為促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創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
為經濟社會提供保障力度不斷加大。2002年以來,保險業累計賠款與給付7000多億元。面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歷次重大自然災害,保險業勇擔責任,為民分憂,較好地發揮了經濟補償功能。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方面,承保6省(區)試點的政策性農業的主要作物面積1.4億畝,佔試點地區播種面積的70%。2007年全國共承保能繁母豬2888萬頭,佔全國存欄總量的60%。在31個省區市累計為5000萬人次的農民工提供了保險保障。在14個省114個縣(市)參與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在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為人民群眾未來的養老和健康方案積累準備金1.9萬億元。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受託管理企業年金業務150億元,佔全部法人受託業務的90%。在支持國家“走出去”戰略方面,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支持對外貿易與投資1000多億美元,為5000多家企業提供了風險保障服務。
(三)保險監管體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在保險監管方面,八、九十年代保險管理體制屬“金融型”,即“銀行管保險”。1980年保險機構恢復之初,仍然沿用1964年以來的建制,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直接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為局級專業公司,其管理體制也基本上沿襲50年代的總、分、支公司垂直領導形式。但是,隨著保險機構的迅速壯大和業務領域的不斷擴展,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獨資的保險企業,其經營管理體制上“統得過死”、“責、權、利不清”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因此,1998年11月18日,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拆成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後,成立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保監會)。保監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對中國保險業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並實施市場監管。這是保險監管體制的重大改革,標誌著我國保險監管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自保監會成立以來,它對中國保險業的規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四、證券機構從無到有,證券業在曲折中實現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證券業積極創新、從零起步,在滿足企業和投資者的投融資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推動金融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新興産業。
11月5日,股民在重慶一家證券營業部關注股市行情。 當日,滬深股市強勁反彈,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分別以1760.61點和5865.78點報收,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16%和3.47%。 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
(一)證券業的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30年來,證券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已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産業形態相對完整。2006年末,我國證券業總資産達1.1萬億元,從業人員近8萬人,證券營業部近3000家,基金産品321隻。投資銀行業務、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業務和基金理財業務分別為直接融資需求、交易需求和投資需求提供媒介服務,形成了直接融資的基本業務鏈條;各項業務已經延伸到了全國各地,完成了區域佈局,組成了基本的産業元素。
從業人員素質較高。截至2006年6月30日,獲得證券業從業資格共161157人,其中獲得證券執業資格7萬人。另有75名香港專業人員獲得內地證券從業資格。已註冊證券從業人員68473人,佔證券從業人員總數的89.8%。目前證券行業具有高管任職資格的553人,其中具有執業資格證書的371人,佔總人數的67.1%;已通過了證券公司高管人員能力測試培訓的314人,佔總人數的56.8%。
産品性能基本合格。證券産品的性能表現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個方面。隨著證券公司綜合治理不斷推進和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證券公司的違規風險已經大大減少。基礎性制度建設穩步推進,證券公司客戶資産安全保障大大加強,客戶保證金基本實現了獨立存管,證券産品的安全性能大體合格。
(二)證券業改革不斷取得進展
我國證券業是一個新興産業,存在很多基礎制度和生産要素的缺失,需要持續推進改革和創新,實現行業的規範發展。近20年來,證券業堅持了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如大力培育開放式基金,改善投資者結構;發揮主承銷商勤勉盡責的作用,把好發行關;推行券商增資擴股的核準制,壯大機構實力;發展網上交易,擴大投資者規模;實施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化解行業風險,完善證券公司規範運作的基礎性制度;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拓寬合規資金入市渠道等等,各項改革都取得了較大進展。
現代企業制度架構已經成型。按照《公司法》要求,我國證券公司大都註冊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依照公司章程構建相應的現代企業制度;根據《證券公司治理準則》的要求,按照現代金融企業的標準,建立健全內部制衡機制,落實股東、董事、監事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並促使其正確行使權利。同時,按照《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以制度建設、機構設置和技術改進為手段,以客戶資産管理和證券自營、資産管理、國債回購等業務為重點,以遵規守法和控制風險為準則,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與控制機制,為公司內部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和改革力度加大,證券公司經營和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迫切需要採取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為此,按照風險處置、日常監管和推進行業發展三管齊下以及防治結合、以防為主、標本兼治的總體思路對證券公司實施綜合治理。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化解了歷史遺留風險,挪用客戶保證金、挪用客戶債券、股東及關聯方佔用、違規委託理財和賬外經營等違規風險事項已基本清理完畢;2006年末,證券公司扭轉了全行業連續四年虧損的局面,全行業財務狀況創歷史最好水平,初步形成了防範風險、促進證券公司規範發展的有效機制。
壯大機構投資者工作順利推進。證券業始終把發展機構投資者作為戰略性任務加以實施,即使在市場最艱難的時期也從未動搖和猶豫。在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的方針主導下,積極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穩步推進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試點和商業銀行開辦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出臺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直接投資股市的政策。市場最早只有封閉式基金,3年之後開放式基金被適時推向市場。之後不久,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系列基金、保本基金、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等也相繼被引入市場,具有中國本土創新特色的上市開放式基金(LOF)也順利誕生。基金業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成功地實現了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從資本市場到貨幣市場、從內資基金管理公司到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三大歷史性的跨越,走過了發達國家幾十年的歷程。
行業監管和法制建設明顯加強。1992年12月,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監管體制開始向集中監管過渡。1998年4月,國務院對證券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改革,明確由中國證監會對全國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根據《證券法》規定,中國證監會在全國中心城市設立了36個證券監管局,作為證監會的派出機構,履行監管職責。至此證券業監管體系和職責已基本理順,一個以中國證監會為核心,由各地派出機構、證券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等組成的覆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監管架構初步形成。
同時,出臺了70余部與《證券法》配套的行政法規和行業規章,《證券投資基金法》及6個配套規章也已經全部頒布實施;證券業協會累計發佈協會章程和自律性規則43件,初步建立起行業自律框架;以《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為核心,各類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為配套的、較為完善的證券業監管法規體系和自律規則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對從業機構與人員的資格準入、行為規範和主要業務環節等均有了明確的標準和制度,中國證券業開始全面走入法制化和規範化軌道。
(三)證券業的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推動建立中外合資證券經營機構。嚴格履行加入世貿組織就中國證券業對外開放做出的承諾。截至2006年底,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批准4家合資證券公司;設立21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直接從事B股交易的境外證券經營機構分別為39家和19家。不僅全面實現了證券業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同時推動了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
認真實行QFII試點。為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證券業審慎試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已批准52家境外機構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12家機構批准成為QFII託管行,其中5家為外資銀行。這是在資本項目下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情況下,採取的開放證券業的過渡性措施,該項措施超出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另外,2006年開始引進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考試,促進我國證券業的國際化發展。
加強與國際組織交流與合作。我國與近30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證券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國際交流與跨境監管合作廣泛。中國證券業協會與韓國證券商協會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定期互訪,探索建立與其它國家證券行業協會開展長期深入合作的機制;先後加入亞洲證券論壇、亞洲證券分析師聯合會、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國際投資基金協會、亞太區投資基金年會等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機制;加強了與多國證券業界的聯絡。
當然,30年來,金融業雖然得到長足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金融市場化程度不高;金融創新能力不足,總體競爭力不強;金融市場發展結構性失衡,直接融資比重低,城鄉、區域金融發展不協調,對“三農”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相對薄弱;金融企業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有待進一步提高,經營機制尚未根本轉變等。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的深入,這些問題將會初步改善,金融業也會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大改革 大開放 大發展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
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中實現了重大調整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四:
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
城鄉居民生活從貧困向全面小康邁進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六:
人口素質全面提高就業人員成倍增加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七:
城市社會經濟建設發展成績顯著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八:
農業與農村經濟三十年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九
工業經濟在調整優化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
國內市場實現了商品由短缺向總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