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周生賢: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環境科技研發體制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31日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立30週年慶祝大會12月30日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大會並講話。他強調,要認清新形勢新任務對我國環境科技事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激發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動員和組織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為推進歷史性轉變、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而不懈奮鬥。

    周生賢説,197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59號文件批准組建國家環境科學研究院,正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開始吹拂祖國大地,我們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環境科技從此充滿活力地踏上了支撐環境保護事業蓬勃發展的偉大征程。30年來,黨和國家把保護環境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把改善環境質量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把環境保護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環境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邁出了堅實步伐,環保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廣大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優秀智慧和辛勤勞動。30年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作為環境科技研發的國家級團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以2006年召開的全國環保科技大會確立的科技興環保戰略為契機,進一步發展壯大科研隊伍,著力提升科研水平,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進,中國環科院現已成為學科齊全、結構完整、佈局合理的我國最大的國家級綜合性環境科研機構。在大氣環境與污染控制、水環境與污染控制、環境安全與風險評估等多個學科領域形成了鮮明學術特色和綜合技術優勢;在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和國家重大活動環境質量保障工作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在宏觀戰略研究、污染源普查、水專項三大基礎性戰略性環境工程中進一步夯實了環境保護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30年來,廣大環科院人始終致力於為國家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撐,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需求,解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重大環境科技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環境管理制度和環境標準,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環境保護科研和管理人才,為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周生賢指出,環境科技和環境保護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環境保護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付出的環境代價依然過大,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如何在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情況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探索代價小、成效大、全方位防範、全過程控制、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環保新道路。針對當前急劇變化的新形勢給環境科技工作帶來的新情況和新任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應當在30年積澱的基礎上,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在努力提升環境科技支撐作用的同時,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努力探索適合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的環境科技研發體制機制。

    周生賢對中國環科院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幾點希望。第一,要著眼當前,按照中央關於明年經濟工作“保增長、防風險,調結構、抓改革,重民生、促穩定”的總體要求,對照環境保護部提出的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八條措施,充分發揮環境保護部科技支撐主力軍的作用,在加強科技減排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第二,要考慮長遠,緊緊抓住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環保事業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在全國的環境科技工作中發揮核心凝聚作用,帶動環境科技創新發展,為探索中國特色環境保護新道路提供智力支持。第三,要放眼國際,站在全球的視野上,牢牢把握國際環境保護重大問題和學科方向,瞄準國際學術前沿,以建設國際現代院所制度為手段,通過繼續實施“人才戰略、科技創新戰略、環境標準戰略”,努力躋身國際一流科研院所,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為中國環境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大會併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頒牌。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部機關有關司局負責人,部分環保系統直屬單位及來自全國各省市環保科研院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職工和離退休老幹部代表共計400多人參加了會議。

 
 
 相關鏈結
· 國家將從三方面增加環境科技投入 改善環境質量
· 不斷增強環境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為環保“護航”
· 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就環境科技有關情況接受採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