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等共同啟動開幕儀式。(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2009年1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出席第三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併發表講話。
李毅中在講話仲介紹了當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情況。他説,200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42.8%,對國家稅收的貢獻率達50%。目前中國工業已建成了門類齊全的産業體系,工業佈局和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有20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整體工業技術水平持續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顯著增強。培育了已進入世界500強為代表的一大批骨幹工業企業,廣泛吸納就業的中小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通信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信息化進程在快速的推進。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工業影響加重,工業增速大幅回落。中國政府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實施一攬子計劃,有效扭轉了工業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從今年3月份開始,工業經濟呈現企穩回升並連續增長的趨勢,10月份增速達16.1%,恢復到去年6月份的水平。39類行業全部實現同比增長,企業利潤第三季度當季已經正增長,累計降幅逐步收窄。工業品出廠價格環比持續小幅上升,累計降幅在逐步收窄。外貿降幅也明顯收窄,工業用電量增加,鐵路運輸穩步回升,進一步鞏固了工業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預計四季度11、12月工業增加值將同比增加16%左右,全年預計工業增加值10.5%左右,按照現在一、二、三的構架比例工業增加4.5%,完全可以保證GDP增長8%。
李毅仲介紹了中國工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主要措施。他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一攬子計劃政策措施,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第一,制定和實施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共同編制完成了紡織、鋼鐵、汽車、船舶、設備製造、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九大重要工業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和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九大重要工業産業佔了工業的70%,物流業是為現代工業服務的。十個行業的規劃出臺以後,又陸續制定165項實施細則,有的已經出臺,有的正在制定,為工業走出低谷創造了條件。
第二,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國務院非常重視技術改造,在今年中央財政拿出200億,主要用貼息的辦法支持企業的技術改造。技術改造圍繞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設備更新和安全生産等領域,支持那些市場前景好,産業帶動性強的項目。目前已經審核技術改造項目4304個,總投資7003億元,已經下達的投資計劃拉動比是1:28.6。同時技術改造和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傳統産業,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淘汰落後兼併重組結合起來,解決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問題,催生新的新興産業和新的增長點正在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支持鼓勵國內消費穩定出口的政策。制定實施鼓勵消費、擴大需求、穩定出口的相關政策。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三下鄉活動,還有排量1.6L含1.6L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發揮了巨大效應。比如説汽車行業1-10月份生産汽車1136萬輛,同比增長37.5%,居世界第一,預計中國汽車産銷量今年將超過1200萬輛。在世界汽車工業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唯有中國汽車工業增長37%,根本上是中國有需求,政策的支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國家先後七次提高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特別支持紡織、輕工、機電這些行業企業克服困難。
第四,著力推進兼併重組、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九個工業行業兼併重組方案,啟動了汽車、鋼鐵、有色等行業的重組工作。綜合利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淘汰落後産能。因為不少行業産能是嚴重過剩的,首先要淘汰落後的産能,落後的生産力。推進行業自律,重點控制鋼鐵、有色、船舶、化工、建材等行業的産能過剩,實施重點行業實現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推動節約生産,清潔生産。
第五,引導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總數佔了中國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99.3%,經濟總量佔了60%,就業崗位佔了75%,上交稅金佔了一半。為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36號文件一共規定了29條措施,含金量很高。比如説加大專項資金扶持力度,特別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産業集聚,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李毅中強調,應對金融危機,一是要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保增長的根本途徑。二是堅持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作為確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保護和發展生産力。三是要堅持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淘汰落後産能,推動企業兼併重組,來培育新的增長點,提升綜合競爭力。
李毅中指出,從國內來看,中國工業仍然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一是大而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二是産業結構不盡合理,産業過剩的問題突出,産業的集中度不高。三是資源、能源的消耗過大,資源和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中國用了全世界30%的鋼,35%的煤,45%的水泥創造了不到7%的GDP,資源、環境是難以支撐的。所以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非常艱巨,當前中國工業經濟起穩回升的基礎不牢固,行業之間不平衡,一些行業、企業生産經營仍然比較困難,內部、外部的環境依然嚴峻。
李毅中指出,今後的工作要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起穩回升的良好勢頭,促進平穩較高的發展,以結構調整優化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更加注重自我創新和技術改造,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李毅中提出五個方面的要求。
一,要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推進重點産業的調整和振興。在繼續保增長的同時把調整結構作為更加緊迫的業務。完善相關的産業規劃,政策,技術標準和重點,突出抓好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貫徹落實,要出臺鼓勵淘汰落後産能,促進兼併重組等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好結構調整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難題,加強改進産品質量管理,引導改善消費結構,進一步落實政策措施,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以産業鏈為紐帶,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産業組織體系。
二,要重視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發展的突出的位置,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低消耗,低碳排放的産業,積極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和環保技術,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對工業來説,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
三,加強自主創新,增強發展的後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産業發展的方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整合創新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提高自主創新的動力和能力,要分行業,對照國際先進的指標,組織行業開展科技攻關,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促使工業經濟和企業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形成未來發展的新動力。在現有産業基礎之上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研究制定信息、通信、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産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的發展政策和專項規劃,推動軟體服務業、現代物流業、電子商務等生産型服務業發展,加快3G以及TD技術在無線城市、電子消費、網絡娛樂、數字家庭等方面的利用,進一步拉動消費,培育新的增長點。
五,加快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促進工業優化升級,要在企業、地區、行業三個層面選準切入點,抓好示範,推進新興工業化産業示範區和兩化融合實驗區的工作,促進産業升級。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實施重點産業兩化融合和提升專項工程,促進信息技術的深度運用和廣泛滲透開展,開發利用物聯網、傳感網。
李毅中最後表示,中國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國際經濟發展的大格局,在實現中國特色新興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們將更加注重與各國産業界,特別是與跨國公司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希望我們著眼世界經濟的未來發展,繼續深化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和交流。
據了解,第三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由中國國際跨國公司研究會和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等6個機構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