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油茶産業建功國家糧油安全——關注油茶種苗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22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近年來,隨著我國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油茶産業發展持續升溫,特別是不久前國務院批准的《全國油茶産業發展規劃》出臺後,更使油茶産業發展快速升熱。有人斷言,油茶將成為中國最具財富效應的朝陽産業。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茶油年産量將由現在的26萬噸提高到250萬噸,年産值由110億元提高到1120億元。這兩個10倍左右的提升,讓一些嗅覺敏感的人眼熱,試圖搭上産業快速發展的第一班車,成為産業致富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油茶緣何走進高層和公眾視野

    油茶在中國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發展可謂幾起幾落,但為何現今它突然價值躥升,甚至連國家層面都對一個單一樹種發展作出前所未有的專項規劃?

    “因為油茶發展事關國家糧油安全。”國家林業局油茶辦常務副主任郝燕湘接受記者採訪時道出原委。

    改革開放後,中國通過科技進步和大力發展生産力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並保障了糧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卻供需矛盾突出,始終無法實現自給自足。據有關方面統計,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占國內總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彌補缺口。解決需求靠擴大種植草本油料植物在中國不現實,因為,國家耕地資源剛性短缺,擴大油料種植必然會與糧食爭地,勢必影響糧食安全。

    油茶是中國特有的“國家級特色資源”,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本本油料植物,種子含油量最高可達30%,非常適合山地和丘陵地區生長,14個主産區現有適宜栽植油茶的宜林荒山荒地面積5381萬畝,雄厚的林地資源為油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發展油茶可以有效利用國土資源,將油料植物的發展視野從有限的耕地資源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山地資源上。

    種植油茶,一舉多得。在一些地方,油茶被稱為“養老樹”或“鐵桿莊稼”,它栽種一次收穫多年,穩産收穫期可達80年以上;其抗逆性強,耐乾旱瘠薄,耐低溫冰凍,也是國土綠化的優勢樹種;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振興山區經濟、加快農民致富的新的重要途徑。

    郝燕湘説,油茶的特殊優勢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國務院2007年、2008年在發展油料生産的相關文件中都提出了發展油茶産業的要求,國家領導人也作出了多次批示。

    油茶,這一過去主要用於農家自産自用的油料樹種,在當今世界和中國油料緊缺的大背景下,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並在國家政策導向的催生下擔負起“綠色油庫”的歷史使命,開始了産業發展的新的歷程。

    科技進步産生“擠出效應”

    油茶産業突然升溫,原因多多,政策因素只是其中一種。

    國家油茶科學中心首席專家姚小華研究員指出,科技進步、消費水平升級、市場環境變化産生“擠出效應”。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在食用油方面開始追求高品質和保健作用,高檔橄欖油進口數量的不斷攀升就是明證:2000年以來,我國橄欖油每年進口以60%多的幅度增長,至2008年,進口總量已達1.1萬噸。

    橄欖油因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等具有重要作用,作為高檔健康油在世界上風頭正健。經研究發現,“國寶”茶油勝過橄欖油,其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2個百分點,高達90%以上,為各種食用油之冠,油酸和維生素E分別比橄欖油高出7個百分點和1倍,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但由於人們對茶油的優質特性了解甚少,消費量遠不及橄欖油,價格只有橄欖油的一半,年産值僅為110億元。油茶全身是“寶”,産業鏈條長,加工剩餘物茶枯餅、茶籽殼可以提煉茶皂素、拋光粉餅生産生物農藥、生物飼料等各種副産品,可廣泛應用於日用化工、印染、造紙、化學纖維、農藥等領域,這些都為油茶産業效益上升提供了巨大空間。

    姚小華説,科技進步的“擠出效應”效果最為突出。油茶良種選育技術取得突破,經過油茶科研人員幾代人的努力,已選育出一大批高産穩産良種,可實現丘陵山區畝産四五十公斤、産值2000元的高效益,而目前野生油茶林分畝産平均産油量只有3公斤~5公斤、産值200元左右。正因為如此,其顯著的發展空間,與其他農作物的“比較效應”凸顯,受到了農民的高度關注;另一方面由於加工技術的成熟提高了茶油的市場價格,上世紀末油脂工業精煉生産技術應用到了油茶産業,可以實現去色去味口感好的效果,使茶油這種“作坊”油變成了高檔油,從産地消費變成了商品,使油茶産業的財富效應更加突出。

    利益驅動著油茶産業的源頭——種植業的快速發展,林改林權確權到戶後,更釋放出農民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情,使更多的農民將目光聚集在油茶這一比較效益突出的樹種上來。

    産業發展關鍵在種苗

    要將油茶産業發展成一個大産業,這是國家、産業界、創業農民共同的期盼。盤點全國油茶資源會得出一個結論:做大做強油茶産業難度不小,資源嚴重不足、品質不高,尚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産業開發。

    全國現有油茶面積只有4500萬畝,而歷史上曾達到6000多萬畝。面積不大,産量也不高,其中90%以上為低産低效林,每畝僅産油3公斤~5公斤。按《全國油茶産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將擴展到7000萬畝,將現有低産林全部進行更新改造或撫育,再新造2500萬畝高産油茶林,達到平均畝産油40公斤、全國年産油250萬噸的水平。

    “如此巨大的油茶新造和改造任務,使當前油茶種苗建設成為最為關鍵的一項工作。”郝燕湘説。

    良種選育及種苗繁育技術,決定著行業發展的水平;供應是否充足,影響著産業發展的進程;質量是否有保障,決定著産業發展的成敗。

    據了解,我國科學家通過第一代、第二代兩次大規模的良種選育,到目前為止,已選育出包括油茶優良農家品種、雜交組合、優良家係和無性係等油茶優良品種(係)150多個;形成了中國林科院“長林系列”、“亞林系列”,江西林科院的“贛無”系列,湖南林科院的“湘林”系列,廣西林科院的“桂無系列”、“岑軟系列”,贛州市林科所的“贛林”系列為主的第二代油茶良種,其中,試驗林畝産達50公斤的油茶高産無性係達82個。這些良種的運用,可使油茶林地的産出水平在現有水平上增加10倍,油茶籽的産油水平基本相當於油菜籽産油水平。

    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研發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技術,推動著油茶育苗方式的變革,使油茶良種規模化擴繁和優質苗木快速培育成為現實。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全國每年95%以上苗圃的數億株良種苗木均採用此技術進行生産,為油茶産量的穩步提高打下了基礎。

    “産業發展,必然種苗建設先行。這兩年國家林業局採取措施大力新建和改建良種採穗圃和繁育基地,預計到2011年,良種苗木的供給將可基本滿足油茶産業建設發展的需要。”

    談到此,郝燕湘也很憂慮:“當前,油茶種苗建設中出現的局部無序流動問題應當引起警惕!” 

 
 
 相關鏈結
· 江西: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積極推動油茶産業升級
· 賈治邦在全國油茶産業發展現場會上的講話(全文)
· 賈治邦:把油茶産業培育成為興林富民的支柱産業
· 三部門關於印發全國油茶産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