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兒還能不能住哦?”“山洪泥石流明年會不會又來?”經歷泥石流災害後,看到省上來的地質專家,都江堰市龍池鄉的李大姐連連問道。
李大姐遇到的專家是由省政協與九三學社四川省委組織的“汶川地震災區主要江河流域生態修復問題調研組”成員。“連續經歷災難後,群眾有這樣的擔心可以理解。”課題組組長、省政協副主席、著名地質專家黃潤秋説,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凸現強化生態修復的緊迫性,儘管生態修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相對於經濟重建、社會重建而言,生態修復重建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
“生態傷口”有多深?
不僅影響災區,更可能影響整個長江流域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在今年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這些“生態傷口”讓人們觸目驚心。然而,汶川特大地震的影響還不僅僅如此。“作為長江上遊地區,生態系統遭破壞的不僅僅是災區,更有可能波及整個長江流域。”省政協委員劉宇説。
調查顯示,汶川特大地震嚴重損害了生態系統的基礎,對各種生態系統類型造成極大破壞。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例,地震造成四川39個重災縣損失林地493萬畝、草地253.7萬畝,水土保持坡改梯面積15萬畝,使四川45個林業重災縣(市、區)森林覆蓋率由震前的44.51%下降為42.64%,全省森林覆蓋率下降為30.79%。據測算,每損失1公頃林地,將減少115立方米的水源涵養能力,震區森林系統共損失蓄水能力約22億立方米,相當於庫容為10億立方米以上的兩座大型水庫。森林生態系統的嚴重受損,勢必給長江上遊生態安全和整個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隱患。
在地震災區,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地質環境失去了淺表層的保護,地質穩定性大幅度降低。據估算,汶川地震共形成約5萬個崩塌滑坡體,分佈在約9萬平方公里的重災區,形成的鬆散固體物質達數十億立方米,對災區乃至災後恢復重建形成威脅。
“根據生態破壞情況,我們估計,生態環境要恢復到震前水平,需十年左右。”黃潤秋説。
前所未有的修復難題
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難以吸引社會資金投入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四川省生態修復的步伐不斷加快,全省落實生態修復項目222個,概算總投資135.64億元。在前所未有的任務量面前,困難逐漸顯現。
“如此艱巨繁重而又緊迫的任務,國內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相關先期研究和工作預案,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前進。”黃潤秋説,由於技術成果儲備和專業人才隊伍嚴重不足,用現行重點生態工程的技術手段和一般工程管理措施應對地震生態修復,難免影響到修復的效果。
調研組發現,和其他重建工程相比,生態修復資金缺口更大。生態修復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難以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災區財政普遍困難,無力解決項目配套資金,致使生態修復資金缺口較大。全省生態修復規劃資金135.64億元,實際可能落實83億元,缺口達52億多元。“目前生態修復規劃資金僅限于應急重建基礎工作,生態修復的補充、完善和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缺乏持續的資金和項目支持。”劉宇説。
目前整個地震災區生態監測網絡不健全,也影響著生態修復進度,尤其缺乏森林功能、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匯儲量、生物多樣性、非木質林産品産量和産值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完整地反映生態綜合效益,難以適應生態修復的需要。
重建重心應加快轉向生態修復
地震災區主要江河流域生態修復我們責無旁貸
“2010年大部分經濟重建項目將竣工收尾,這之後我們應該實行重建重心轉移,把災後生態修復重建,尤其是災區主要江河流域生態修復重建提上重要議事日程。”9月,在省政協向省委、省政府提交的調研報告中寫道:“汶川地震災區主要江河流域生態修復範圍主要在四川,我們責無旁貸,必須盡最大努力。”
針對資金問題,調研組建議,除進一步向上爭取專項資金外,對一些綜合性大項目,允許各地在生態修復總框架內打捆使用資金,調整封山育林資金,解決人工修復資金不足的問題。造林難度極大的地區,允許實行異地恢復和增量恢復,從總體上提高森林覆蓋率。同時,盡可能簡化前期工作環節,研究完善植被恢復項目招投標的具體實現方式,允許災區森工企業、國有林場和群眾按照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管理辦法參與生態修復,加快生態修復進度,增加農民和林場職工收入。
遵循科學規律推進修復。比如科學區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地區,採用不同的修復方式;按照先易後難、避免二次破壞的原則,科學確定修復重建時序、技術路徑,實行林灌草相結合、山水林相協調;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實地篩選適應流域內不同海拔、土壤、坡度和氣候的林草品種和技術,推廣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
調研組呼籲,在加快應急修復步伐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與防災減災規劃的銜接,在生態修復應急重建任務完成後,著眼于建設生態文明、鞏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功能的長遠目標,組織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提出鞏固、完善和提高災區生態功能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加大地震災區退耕還林支持力度,對災區基本不具備耕種條件的134萬畝耕地納入退耕還林(草)範圍,並加大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