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十一五"我國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取得重大成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14日   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我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重大成績。多年來共搶救、整理散藏在民間的少數民族古籍約百萬種,其中包括許多珍貴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公開出版了5000余種。已有19個民族的古籍綱要目錄完成編纂出版工作。同時,建立了一支5000多人的少數民族古籍保護隊伍。

    自1984年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全面開展以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民委切實加大少數民族古籍基礎建設投入力度,大力加強古籍人才隊伍和自身建設,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少數民族古籍事業的新發展。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國家民委會同文化部于2008年1月下發了《國家民委 文化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進行了統籌規劃,對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古籍事業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方針,確定了總體目標,並對相關工作進行了認真部署。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百餘個州、地、盟以及有關縣建立了相應的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機構,還建立了跨省區的14個少數民族古籍協作組織。

    1984年以來,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間,國家民委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少數民族古籍傳承人的社會地位,保障其工作生活條件,支持他們開展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和傳承工作。同時,充分發揮現有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等骨幹隊伍的力量,在各省區市建立少數民族古籍專家庫,積極組織各地少數民族古籍工作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充分利用民族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建立了“國家民委少數民族古籍文獻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在民族院校開設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專業,採取在職培訓和學歷教育相結合等多種模式,結合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特點和發展需要,逐步發展並完善分層次、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儲備機制,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並完善少數民族古籍學科體系,提高了少數民族古籍人才培養工作的水平。目前共有少數民族古籍專兼職人才5000余人,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隊伍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間,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進入國家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的編纂出版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共有《納西族卷》、《白族卷》、《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卷》、《土族/撒拉族卷》、《錫伯族卷》、《哈尼族卷》、《回族卷》(銘刻類)、《柯爾克孜族卷》、《羌族卷》、《仫佬族卷》、《毛南族/京族卷》、《達斡爾族卷》、《土家族卷》、《鄂溫克族卷》、《鄂倫春族卷》等民族卷完成編纂出版任務;《苗族卷》、《侗族卷》、《赫哲族卷》、《黎族卷》、《傣族卷》(講唱類)、《塔塔爾族卷》、《烏孜別克族卷》、《俄羅斯族卷》已經編委會審核,交付出版社即將出版;《蒙古族卷》、《藏族卷》(銘刻類)、《維吾爾族卷》、《塔吉克族卷》、《哈薩克族卷》等民族卷已完成編纂任務,正在由編委會審核;其餘各民族卷的編纂工作均在有序進行中。

    在“救人、救書、救學科”的方針指導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部門保護、搶救、蒐集、整理、翻譯、出版了一大批瀕臨消亡的少數民族古籍。從口傳到碑銘、石刻,從貝葉經文、竹木簡牘、絲帛素書到活頁函本、線裝典籍,從經、史、文、哲到天文、地理、醫藥、佛藏、工藝、美術,從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臺文到我國現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收集到的少數民族古籍版本極為珍貴,有刻本、印本、抄本、寫本,還有孤本、珍本和善本。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古籍,近年來搶救、整理散藏在民間的少數民族古籍約百萬種(部、件、冊)(不含館藏及寺院藏書),其中包括許多珍貴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公開出版了5000余種。數百種少數民族古籍獲得了國家圖書獎等獎項。

 
 
 相關鏈結
· 雲南實施"古籍搶救計劃"保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
· 科技基礎性專項"中醫藥古籍與方志文獻整理"啟動
· 西藏自治區首次大規模古籍普查保護工作全面展開
· 文化部主辦、國圖承辦的"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幕
· 新聞出版總署:專業古籍出版社年出書品種逾5千種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