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時間段。這5年,發展林業産業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全社會林産品需求的不斷增長,隨著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林農、企業甚至全社會發展林業産業的熱情高漲,林業産業不斷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活力。
5年間,林業産業從小到大,産業體系逐漸完善,産業佈局日趨合理,總産值實現翻倍增長,從“十五”末的年産值0.85萬億元,到2009年達到1.58萬億元,且2010年前5個月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7375億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21.8%。“十一五”的前4年,林業産業平均增幅超過17%,2006年的增幅更是高達25.93%。林業産業在5年間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5年的成長,與國家和行業宏觀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以及地方政府配套措施的跟進和配合密不可分。政策這只“有形的手”,把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在促進産業健康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背後推手的角色。
引領有規有據 服務職能強化
“十一五”期間,國家出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林業産業政策要點,兩年後,又出臺了第一部林業産業振興規劃。這兩個第一,足見林業産業在建設現代林業的全局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07年,全國林業産業大會召開之際,國家林業局、發改委、財政部等7個部門聯合發佈了《林業産業政策要點》,首次明確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輔之以政府宏觀調控的産業管理新體系,提出了林業産業發展的市場準入機制。從此,林業産業開始向更開放、更市場化邁進。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外需低迷、林業産業復蘇回暖的道路充滿荊棘之時,第二屆全國林業産業大會召開,我國首部《林業産業振興規劃(2010~2012)》的出臺如同雪中送炭。規劃提出3年內重點扶持100家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和10大特色産業集群,林業産業總産值每年保持12%左右的速度增長。經歷了危機之後的林業産業,在回暖復蘇中,拉開了調結構、促轉型的大幕。
“十一五”期間,糧油安全提到重要日程。2008年和2009年,召開兩次全國油茶産業發展現場會,國家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油茶産業發展辦公室,並出臺了我國第一個單一樹種的發展規劃——《全國油茶産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明確了未來10年我國油茶發展目標及相關措施。
除此之外,相關部門5年間出臺了諸多扶持政策或指導性意見,如《現代林業産業發展戰略》、《重點地區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規劃》、《木材安全保障戰略》、《關於扶持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的意見》等,為林業産業發展壯大引領了方向。
政策引導産業發展,弱化的是行政管制,強化的則是政府的服務職能。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扶持林業産業發展的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推廣示範支持,大力發展林業合作組織,鼓勵發展各類林業專業協會,引導和規範各類林業仲介組織健康發展。
調控有增有減 稅費改革深入
一方面淘汰落後産能,更新不能適應市場發展規律的落後政策;一方面增加投入與財政支持,優化林業産業投融資環境。“十一五”期間,宏觀政策在適時合理調控産業上堅持了軟硬結合,有增有減。
國家林業局起草了《木材經營加工監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市場準入監督條例。並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不斷淘汰林業生産能力中落後的工藝、技術、裝備及産品等,同時禁止新建未達到國家環保標準的企業及未達到國家質量標準的林産品上市。
2006年,實施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産加工的綜合利用産品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為企業減負,促技術升級。該政策一直延續到2009年底。從2009年7月1日起,育林基金徵收標準已由林木産品銷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十一五”期間,在財政政策上,中央財政對林業龍頭企業的種植業、養殖業以及林産品加工業貸款項目,對我國企業從事境外投資、境外林業合作等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予以支持;提出探索研究建立林業信託基金制度、多種形式的林業擔保機制以及政府扶持性林業保險機制。
在金融政策上,國家先後免除天然林保護工程區森工企業金融機構債務數十億元,為森工企業轉型改制減輕負擔;國家開發銀行延長了對林業産業發展的貸款期限和寬限期,並增加對珍貴樹種培育的扶持力度;把森林保險納入農業保險統籌安排。
在稅收政策方面,將原來各自分散、獨立的相關稅收政策進行全面整合,使國家對林業産業的稅費扶持政策更加明確;在不同時期,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適當調節出口退稅,通過稅收杠桿調節林業産業出口結構,促進産業升級。
扶持有鼓有呼 政策全國聯動
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引領林業産業的發展方向,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産業發展政策,把林業産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産業來抓。
在湖北,“建設100個林業産業基地、扶持100個民營林業産業大戶、培植100個林産工業龍頭企業、配套完善100個生態旅遊景區”的“四個一”工程正在緊張進行中;現代林業科技産業園區已經投入運營,10個主題林業科技産業園正在火熱招商。“産業強省”的目標和分“三步走”的戰略讓湖北林業産業如日中天。
在遼寧,2006年啟動“四個百萬畝”經濟林富民工程,全省實施以林地經濟為主的開發,林業經濟開始呈現“井噴式”增長;林業産業振興規劃、林業産業實現倍增發展目標扶持等政策相繼出臺,林業産業正在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速助力。
在江蘇,《楊樹産業發展規劃》、《林業種苗産業規劃》、《竹産業發展規劃》、《森林公園建設和發展規劃》等一系列産業發展規劃,指導和推動全省林業産業發展;積極舉辦林産品展銷會、花卉苗木産銷對接等活動,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增強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浙江、河南、四川、安徽、陜西等地政府紛紛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林業産業發展的意見,林業産業在全國掀起發展熱潮。
經歷危機的洗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必然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職能轉變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前提和關鍵所在。“十一五”期間,政府通過出臺産業政策,強化服務職能,增強了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十二五”即將到來,林業産業界對宏觀政策仍然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