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産業,那是一片大“藍海”
——首次全國休閒工作會議背景解讀
12月16日至17日,國家旅遊局在廣東省珠海市的“國家旅遊休閒度假示範區”海泉灣舉行全國休閒工作會議。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祝善忠表示,此次會議是國務院工作部門召開的首次全國休閒工作會議,在中國休閒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標誌著休閒從此進入了旅遊全行業的工作視野,休閒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根據會議透露的信息,休閒在中國的發展定位是“以民生為主”和“分享改革開放成果,利民惠民,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質量”,是一個“大休閒”的範疇。
發展休閒已進入國家發展戰略
宜從國計民生的高度引導發展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作為生活概念的休閒,我國自古有之;作為業態或産業概念的休閒,在我國也已出現近20年。現在所説的休閒,是指人們在閒暇時間開展的觀光度假、康體娛樂、求知益智、愉悅身心等活動,以及為上述活動開展提供服務、生産和保障的相關業態與産業。
會議對我國休閒發展進行了回顧,認為“十一五”是我國休閒發展快速起步的重要時期。
2006年4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同志在出席“世界休閒博覽會”和“世界休閒高層論壇”時,發表題為《積極發展休閒服務,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的主旨演講,代表我國政府首次公開表示,“應積極研究使大多數人都能夠享受休閒生活的具體措施,倡導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07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積極培育休閒等消費熱點,休閒首次進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
2008年下半年,國辦印發了國務院批准的“三定”方案,賦予國家旅遊局“引導休閒度假”職能,首次明確了休閒在國務院部門的工作歸口。
2009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加快發展旅遊休閒消費”。
2009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適應群眾生活的多樣性、個性化需要,增加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教育培訓、家政服務等消費,引導消費結構升級”。
2009年12月,國務院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促進休閒發展的若干方針和政策。
這一切充分表明,積極引導和推動休閒發展已進入國家發展戰略和重要工作日程。
“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發展休閒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祝善忠就“發展休閒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進行了闡述
——發展休閒有利於全面實現小康。休閒生活相對於經濟短缺年代的勞苦忙碌、安貧樂道是歷史性的改變,也是對全面小康生活目標的具體化,休閒的生活理念、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等進一步豐富了全面小康生活的具體指標。
——發展休閒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休閒活動,實現寓休于閒、寓學于遊、寓教于樂,既可舒緩工作和精神壓力,也可陶冶情操、增加知識、益智健身,提高個人和家庭的幸福指數。
——發展休閒有利於促進科學發展。休閒跨居生活與産業兩大領域,擁有無限廣闊的市場需求,具有資源消耗少、環境要求高、帶動系數大等特點,是國際公認的 “無煙工業”和“朝陽産業”,契合了中央確定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戰略。
由於休閒長期缺乏歸口管理部門,引導與管理跟不上,也出現了需要引起注意的若干問題,引導休閒發展已刻不容緩。2008年下半年,國務院賦予國家旅遊局“引導度假休閒”職能,正是恰逢其時,勢所必然。
“休閒涉及領域廣,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一些地方休閒發展剛剛起步,人們對休閒特徵和發展規律缺乏深入了解,解決認識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祝善忠指出,積極引導休閒發展必須認識到:
——發展“大休閒”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概念、內涵、範圍等是研究休閒最常遇到的基礎性問題。業內時常討論的問題有:其一,是“大休閒”,還是“小休閒”;其二,是生活性休閒,還是産業性休閒;其三,是旅遊涵蓋休閒,還是休閒包含旅遊。我們認為,國務院要求引導發展的“休閒”和正在編制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的“休閒”,既非僅指一種旅遊産品或業態,也非僅指休閒産業,而是涵蓋生活性與産業性在內的廣泛休閒。從時代進步要求看,惠民利民是休閒發展的最終目的,生活性休閒應與産業性休閒置於同等重要位置。
——休閒發展的市場動力勢不可擋。休閒從最初被作為旅遊産品形態提出,到發展成為以鄉村旅遊、假日旅遊為代表的大眾休閒,再逐步成長為覆蓋廣泛、種類繁多、發展迅猛的休閒産業,走過了不到20年時間。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業餘閒暇增多,孕育了龐大的休閒市場需求。最主要原因是市場機制發揮了作用。
——引導休閒發展是旅遊部門義不容辭之責。第一,引導休閒發展是國務院賦予旅遊部門的職能。其二,旅遊與休閒的密切關係是任何行業和部門無法比擬的。旅遊與休閒不僅具有發展條件的共同性、發展業態的重合性、發展前景的一致性,而且近20年來旅遊對休閒一直髮揮了積極的先導作用。
——因勢利導是促進休閒發展的關鍵。一是以“職”引導,立足於國務院賦予的職能去引導;二是因“市”引導,必須充分尊重和遵循市場機制的作用,處理好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的關係;三是因“勢”引導,加強對休閒發展規律的探討和把握,根據發展趨勢加以引導;四是以服務引導,旅遊部門要向休閒業界提供急需的服務。
我國休閒大發展已具備條件
各地休閒發展已呈蓬勃之勢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旅遊局就提出通過發展度假休閒優化旅遊産品結構;1992年,國家旅遊局提請國務院批准了12個國家旅遊度假區;1996年,國家旅遊局確定當年為“休閒度假遊”主題宣傳年;2001年,國發9號文件要求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的休閒理念、休閒生活、休閒業態快速發育,以旅遊、文化、體育等為基礎的休閒業加速崛起,休閒農業、休閒工業、休閒房地産業等延伸産業迅速發展,休閒工業、休閒信息業、休閒仲介業等支撐産業明顯起步,已具備休閒大發展的基本條件。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中國休閒發展年度報告的估測,我國居民休閒消費規模約達1.7萬億元,相當於GDP的5.07%,相當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56%。全國涌現出了休閒發展的大省和一批休閒城市,初步形成了鄉村旅遊、濱海度假、自駕露營、溫泉康體、文化娛樂、高爾夫等休閒産品體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和延伸産業特色的休閒經濟。
目前,休閒已納入新修訂的《全國旅遊業標準體系表》(2009版),休閒度假與旅遊區、旅遊産品、旅遊住宿、旅行社、旅遊車船等相關設施與服務被列為“旅遊標準的重點領域”,已頒布的和正待審批的休閒標準近20項,包括國際郵輪口岸旅遊、內河旅遊船、遊覽船、遊樂園(場)、旅遊娛樂場所、旅遊度假區、綠色旅遊景區、生態旅遊示範區、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溫泉服務質量等。2010年,國家旅遊局又新立項了城市休閒公共服務與管理、城市中央休閒區、度假社區、社區休閒、休閒農莊等6個休閒標準。
在“休閒”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同時,圍繞“休閒”,各地旅遊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出現了大量發展休閒的好經驗、好做法。
2009年,廣東省決定在全國率先試行國民旅遊休閒計劃,通過培育城鄉居民旅遊休閒意識,大力推進旅遊休閒産品開發,積極舉辦各類旅遊休閒活動,創建國民旅遊休閒計劃示範單位等舉措,成效明顯。如廣東省聯合中國銀聯推行的國民旅遊休閒卡,截至目前,發卡量近160萬張,簽約商戶逾萬家,其中省內5000多家、湖南1500多家、香港1400多家,為公眾旅遊休閒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山東省著力培育“好客山東”休閒産品體系,加速了休閒産品發育,形成了濱海休閒、休閒街區、溫泉休閒、高爾夫休閒、葡萄酒休閒、文化休閒六大省域特色休閒産品體系。目前,山東半島已成為全省最大的優秀旅遊城市群,全省24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有19個分佈在濱海城市,全省36個高爾夫球場有33個集中在濱海地區,青島奧帆基地、日照水上運動基地成為海洋運動休閒聚集地,青島的天堂海岸、日照的陽光海岸、煙臺的葡萄酒海岸、威海的幸福海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濱海休閒産業聚集優勢,成為中國最大的溫帶海濱度假集群。
成都是全國“農家樂”旅遊發源地,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市已形成2738家農家樂,485家星級農家樂,11個鄉村酒店,22個旅遊特色村,6個特色旅遊古鎮和6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鄉村旅遊體系,鄉村旅遊産品也逐步由傳統的觀光、採摘向休閒娛樂、文化體驗、健身康體等現代休閒産品轉變,鄉村休閒遊已經成為成都旅遊的一大亮點。
長沙市依託文化優勢,集中打造娛樂産業集群,長沙歌廳、長沙休閒、長沙卡通、長沙影視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知名品牌,對長沙旅遊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截至2010年,全市的“三廳一會”和演藝酒吧、茶吧、特色吧、休閒屋、遊戲室有49962家,吸納從業人員47萬人。長沙已形成以田漢大劇院、港島為代表的文娛演藝旅遊市場,以解放路酒吧一條街、化龍池清吧一條街、太平街歷史文化街為代表的旅遊休閒市場,以清水塘為代表的文博旅遊市場,以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為中心的影視拍攝基地及旅遊主題活動基地。
祝善忠表示,按照全球休閒發展的一般規律,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至5000美元,就將進入休閒消費爆發性增長時期,“十一五”期末預計我國人均GDP將達4000美元左右,已具備休閒消費快速發展的基礎。我國居民公休假期已達115天,勞動者另有5天至15天的帶薪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民休閒意識日益普及,城鎮居民休閒理念明顯增強。這些都為國民休閒大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國民休閒綱要”加緊編制
業界人士期盼早日出臺
據介紹,國民旅遊休閒的概念萌芽于西方發達國家,上世紀大危機之後的美國羅斯福新政首先涉及到了相關政策,法、英後來提出帶薪休假制度並形成較為完整的內容體系,上世紀7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國民旅遊休閒計劃。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類似措施或實行近似的福利旅遊制度。
國務院41號文件提出編制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本次綱要討論稿借鑒了國外經驗,由國家旅遊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編制,待進一步徵求意見和逐步完善後,計劃明年下半年報國務院審批。
國家旅遊局綜合司副司長高舜禮在説明《綱要》時對“休閒綱要”做了扼要解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發展導向、産業政策、制度安排等,保障和落實國民休閒權利,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促進休閒産業發展,滿足國民休閒需求,提升國民幸福指數。
據介紹,我國休閒綱要的醞釀過程大致如下:
——最初醞釀。1997年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措施,國家旅遊局也開展了旅遊消費政策的研究,研究成果于1999年7月以《新世紀、新産業、新增長—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研究》為題出版。在該書中,已有對國民休閒計劃思路的醞釀。
——概念萌芽。1999年至2002年,國家旅遊局開始研究《國家旅遊産業政策》,首次提出了實施國民旅遊計劃的思路。
——提出概念。2007年9月,國家旅遊局《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提出,隨著國家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國民旅遊計劃。
——陸續推動付諸實施。2008年,國家旅遊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研究在廣東先行進行綜合改革試驗,簽署了包括休閒計劃在內的合作意向。2009年1月,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宣佈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作為全國推進國民休閒的試點省份。
——啟動基礎研究和編制工作。2009年啟動休閒綱要的基礎研究。當年12月,國發41號文件發佈,明確編制休閒綱要,解決在國務院立項的問題。
本次提交會議討論的《綱要》草稿提出的“以民生為主”、“面向大休閒”的發展定位基於以下考慮:一是與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二五”發展建議提出的“全面小康,關注民生”大形勢相一致;二是拓展旅遊及休閒功能,即由經濟功能為主,向關注綜合性功能轉變的需要;三是轉變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的需要,改變注重産業發展而忽略需求市場的問題,更加注重滿足人民需求;四是借鑒了相關行業抓全民性事業的經驗。如1995年出臺的“全民健身綱要”,其範圍也是包括了生活性和産業性兩部分,最初從大力推動宣傳入手,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
在討論時,有代表認為,如果僅僅停留在産業層面,就只能是“旅遊休閒”、“度假休閒”,只能作為旅遊産品的一類形態、業態,而確定以民生為出發點和立足點,提出“大休閒”範疇,正是創新、突破之處;有代表指出,綱要的主要任務裏應該提出面向全民實施,針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要求,重點關注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等群體,最大化滿足人民群眾的旅遊休閒需求;有代表表示,今後抓休閒工作要從偏重經濟功能到綜合功能與經濟功能並重,這對行業發展將具有戰略性影響。同時,旅遊部門的工作領域要由面向企業和生産轉變為面向消費者和市場,以此為源頭考慮開發、生産、服務和供應,工作手段要由傳統的管理向“引導”轉變,由“硬手段”到“軟服務”。
與會代表普遍期望,要加快綱要的編制工作進程,爭取早日出臺施行。
“隨著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本世紀中期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目標的實現,休閒發展的空間將極其廣闊!”祝善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