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上海市開展新農保試點 2011年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12日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市財政局近日發佈《關於實施〈上海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本市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小城鎮社會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目前,新農保在浦東新區、松江區和奉賢區先行試點,2011年在全市各郊區縣逐步推開,2011年底實現本市新農保全覆蓋。昨天(1月11日),市人保部門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政策解讀。

    問:參加新農保如何繳費?個人繳費是否有補貼,按什麼標準給予補貼?

    答:新農保實行按年繳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五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區縣政府(含鄉鎮)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繳費標準,對應的繳費補貼標準為每年200元、250元、300元、350元、400元。

    問:目前哪些人員可由政府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代繳辦法如何

    答: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由區縣財政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照每年900元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養老保險費。其中,重殘無業人員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代繳400元,區縣財政代繳500元;其他重殘人員個人每年繳納45元,再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代繳400元,區縣財政代繳455元。

    問: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標準是多少?

    答:(一)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年滿60周歲至未滿65周歲、未享受老農保待遇的人員,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135元。但其符合參保條件且未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年滿65周歲及以上、未享受老農保待遇的人員,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155元。但其符合參保條件且未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二)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已享受老農保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

    (三)新農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的,應當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

    (四)新農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其年滿60周歲至未滿65周歲期間,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135元;其年滿65周歲後,市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在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至每人每月155元。

    區縣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

    問:領取新農保養老金的條件?新農保養老金待遇怎麼構成?

    答:本市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小城鎮社會保險養老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問:新農保個人賬戶養老金怎麼算?

    答:新農保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參保人年滿60周歲時的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問:參保人員死亡後,其個人賬戶餘額如何處理?

    答: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餘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問:農保養老金待遇比新農保養老金待遇高怎麼辦?

    答:新老農保養老待遇銜接按照 “就高原則”確定,即老農保養老待遇高於新農保養老待遇的,按老農保標準發放;老農保養老待遇低於新農保養老待遇的,按新農保標準發放。(記者 談燕)

 
 
 相關鏈結
· 上海2011年將探索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 上海春運售票第一天:高鐵"清淡"普通車"火爆"
· 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成立 滬港簽署合作備忘錄
· 上海舉行2011年首場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會
· 上海上半年基本藥物全部實現零差率並公開招標
· 上海:採取扶持鼓勵措施促進終身教育事業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