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28日,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組長朱保成率隊赴浙江督導糧食穩定增産行動開展情況,了解早稻生産及中稻育秧進展。他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糧食穩定增産行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全力奪取今年糧食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5月的魚米之鄉,滿眼蒼翠,一派生機。朱保成先後來到紹興市越城區、諸暨市和衢州市衢江區,深入田間地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家中,與基層幹部、農技人員、農民群眾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中央惠農政策落實、農業和糧食生産情況,一起研究促進主銷區糧食生産發展、提升糧食自給水平的措施。朱保成充分肯定浙江糧食穩定增産行動有力有序開展,行動迅速,措施有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夏糧獲得豐收,早稻播種面積增加、長勢良好,中稻育秧進展順利。
朱保成十分關心浙江的糧食生産穩定發展。浙江是糧食主銷省,每年糧食供求缺口在200億斤左右,是僅次於廣東的第二大缺糧省。朱保成高度讚賞浙江實施糧食生産功能區建設。他指出,浙江境內“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資源十分寶貴,省裏提出用8-10年時間,建設800萬畝、總體達到畝産噸糧生産能力的糧食生産功能區,今年整合各類涉農資金5.84億元集中用於功能區建設,這樣大規模的建設、大力度的投入在全國是少有的,對改善農業生産條件,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意義重大。
調研途中,隨處可見農民勞作的身影。在越城區皋埠鎮早稻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朱保成與種糧大戶顧國雨促膝交談。顧國雨説,他家共從20個農戶流轉到耕地130畝,全部種雙季稻,也全部在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裏,早稻從播種育秧、到耕地整地、到插秧,都實現了機械化,現在種莊稼省事多了。而且還能拿到每畝200多元的補貼,包括農資綜合補貼54元、良種補貼30元、機插秧補貼50元、病蟲防治補貼40元、示範片補貼30元、大戶補貼30元。他家所在的合作社去年買了兩台無錫産的稻穀乾燥機,市場價格30萬元,扣除國家和省市縣鄉各級補貼後,合作社只掏了3萬元。朱保成對浙江各級財政出臺扶持糧食生産配套政策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他説,農業是弱質産業,種糧比較效益低下,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越要在工業反補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中做好表率,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幫助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如何開展社會化服務是朱保成此行調研的一個重點。在諸暨市王家井鎮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産創建現場,鎮黨委書記張建平告訴他,近幾年全鎮以糧食、農機等專業合作社為抓手,創新糧食生産機制,完善服務方式,通過推介發佈高産優質良種,推廣全程機械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關鍵技術,促進生産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經營産業化,提高糧食生産效益。該鎮新南村有耕地1260畝,人口1280人,70%的勞動力外出打工,耕地全部流轉到了村裏一家20人入股的糧食生産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種植小麥、晚稻兩季作物,小麥畝産300多公斤、晚稻畝産700多公斤,麥稻兩季産量過一噸,每畝每年只需交納農戶350公斤的稻穀作租金,畝純收益在400元以上,一年下來合作社收入40多萬元。衢州市衢江區全旺鎮,正著手建設省級糧食功能區“五化”服務中心,包括農資配送中心、農機服務中心、農技培訓中心、智慧化育秧配套房、智慧化玻璃育秧溫室、煉苗連棟大棚、烘乾中心、糧食倉庫等,實現育秧工廠化、生産機械化、管理標準化、服務全程化、運作市場化。朱保成表揚了依託合作社發展糧食生産的好做法,認為其模式好、潛力大,不僅解決了外出農民的口糧問題,而且有效遏止了耕地撂荒現象,值得各地尤其是勞動力缺乏地區學習推廣。
當前,正值浙江早稻田管和中稻育秧的關鍵時期。朱保成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國務院部署和農業部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早稻田間管理。早稻生産中後期雨水多,要適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促進秧苗健壯生長。根據苗情長勢,搞好分類指導,調控水肥、促蘗成穗,提高單産。二是加強病蟲防控。重點是防控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兩遷害蟲”。早稻生長髮育期正是東南亞大氣環流的頻繁發生期,利於水稻遷飛害蟲的傳播蔓延。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時發佈病蟲信息,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統防統治,有效減輕病蟲危害。三是及早做好中稻育秧。中稻是浙江糧食生産的大頭,面積970多萬畝。抓好中稻生産,全年糧食豐收就有了基礎。目前中稻正在育秧,要加強秧田管理,培育壯秧,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開展集中育秧,確保中稻面積落實。四是狠抓防災減災。汛期臨近,要及早做好防汛的各項準備,制定應急預案,層層落實責任,做到防在災害前面,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