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億多尾(只)活蹦亂跳的魚蝦鱉貝,大群大批“放生”到廣西的海洋、江河、湖庫和溪流中,回歸自然,生息繁衍。
據悉,這4.36億尾(只)水生生物苗種放歸自然,等於往水裏“扔錢”1207.88萬元。這些做善事的“扔錢者”,主角是政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榜”記有功德數字:中央財政下撥資金780萬元,地方財政安排資金106萬元,社會各界投入321.88萬元;去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辦增殖放流活動90次,其中國家級3次,省級4次,市、縣級83次。
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在資金安排上佔1/2強,共投放苗種4.16億尾(只),放流品種有真鯛、紅鰭笛鯛尾、紫紅笛鯛、卵形鯧鲹、花鱸、青蟹、長毛對蝦、斑節對蝦、竹節蝦、華貴櫛孔扇貝等,投放點主要在北部灣沿海營盤、潿洲、銀灘、冠頭嶺、三娘灣和白龍尾海域。
淡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資金安排佔1/3強,投放較大規格苗種2038萬尾(只),品種有青魚、草魚、鰱鳙魚、鯉魚、赤眼鱒、倒刺鲃、黃顙魚、鯪魚、鯽魚、細鱗斜頜鲴、中華鱉等,投放點為西江、黔江、桂江、柳江、漓江、紅水河、邕江、左江、右江等因攔河築壩造成漁業資源衰減、生態功能退化的水域,以及龍灘、岩灘、天生橋等水體富營養化、有害生物增加的庫區。
去年,廣西投入專項資金100萬元,開展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增殖放流,投放苗種1500尾(只),主要有大鯢(娃娃魚)和山瑞,投放水域分別為泗澗山大鯢自然保護區和左江佛耳麗蚌自然保護區。
增殖放流後,各級漁政機構均及時發佈《禁捕通告》,加強對放流水域巡航檢查,查處有害作業方式,防止偷捕放流苗種。自治區水産畜牧獸醫局安排專項經費用於增殖放流後的漁政監管。
通過對比養殖試驗、資源監測船採集和生産狀況調查取得的數據分析、計算,2011年廣西增殖放流對蝦成活率為13.8%,投入産出比1:13,直接惠及廣西從事捕蝦生産的漁船2662艘、捕撈漁民6026人、漁業從業人口2.82萬人。增殖放流的卵形鯧鲹存活率為30.9%,投入産出比1:15。評估結果表明,增殖放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