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 鄭國光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強調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組織力量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回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習近平同志也指出,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各級領導幹部要學習和掌握正確方法,努力提高調查研究水平和成效;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證調查研究經常化。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針對性強,對於做好新時期調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調查研究是科學認識的前提、科學決策的基礎、科學發展的途徑。不管是過去、現在和將來,調查研究始終是我們黨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我們要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新的時代背景下黨肩負的光榮使命出發,從氣象事業服務科學發展和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調查研究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加強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始終堅持並不斷加強的優良作風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同志最早倡導調查研究,並積極探索、成功實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的一大後,毛澤東同志全身心地投身到社會大變革中,緊緊圍繞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情況及其相互關係、蓬勃興起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尤其是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等重大問題,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持久的調查研究,並將自己的調查研究加以梳理分析,撰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一系列調研報告。他特別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科學論斷,深刻説明“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科學結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依靠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一貫重視調查研究工作。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辦事情,做工作,必須深入調查研究”,“離開對群眾經驗和群眾意見的調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的領導”。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改革發展新的實際出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江澤民同志強調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歷史經驗證明,各種問題的解決都取決於正確的決策,而正確的決策來源於對客觀實際的週密調查研究”。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揚了我們黨調查研究的優良傳統。胡錦濤同志提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工作方法”的重要論斷,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第一線,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一些重要問題,開展系統的調查研究,了解真實情況,掌握工作主動權”的明確要求。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中,分別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系統地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並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加強調查研究是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大問題的迫切需要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各國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不斷加深,影響世界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較量、不同發展水平國家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從國內看,我國改革發展的形勢總體是好的,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前進道路上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生活中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社會利益關係更趨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顯著增加,形成新舊矛盾相互交織、長期性矛盾和階段性矛盾相互交織、可以預料的矛盾和難以預料的矛盾相互交織的複雜局面。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只有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大力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最大限度掌握各種信息,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智慧,最大限度地提高決斷能力,才能正確分析把握形勢,妥善制定應對舉措,真正做到趨利避害,牢牢掌握髮展主動權。
三、加強調查研究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礎
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不斷奪取新勝利。今後,能否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歷史任務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這是關係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係黨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
一個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我們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掌握了更多更好的提高執政能力的渠道和方式,具備更加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絡的有利條件,積累了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執政成就。同時,執政時間越長,越容易使黨員幹部“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失去密切聯絡群眾的作風,失去開拓創新的動力,導致生機活力的減退和執政能力的弱化。長時間執政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給黨帶來了新的考驗。黨所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四大考驗”更加突出,所面臨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這“四大危險”更加凸顯。面對這些嚴峻挑戰,如果沒有科學求實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如果不弘揚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等優良傳統和作風,如果不堅決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群眾等不良風氣,如果不堅持貫徹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和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黨長期執政必須堅持不懈地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這一課題就不可能解決好,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就不可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就不可能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就不可能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四、加強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謀事之基、幹事之需和成事之道
無論在調查研究的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都率先垂范,為全黨樹立了榜樣。我們黨的發展歷程表明,什麼時候我們黨從上到下重視並堅持和加強調查研究,黨的決策和制定的工作方針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忽視調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偏離實際、偏離人民群眾意願,就會導致主觀與客觀相脫離,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蒙受損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強調查研究絕不僅僅是一個工作方法問題,而確實是一個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對於氣象事業發展來説,加強調查研究也是關係氣象事業得失成敗的關鍵問題。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保障氣象事業沿著科學發展方向前進,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並不斷加強調查研究。2006年國務院下發的《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對加快新時期氣象事業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這也是基於300多名專家一年多深入調查研究取得的成果。2007年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深入防災減災一線,就氣象預測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氣象工作非常重要,對於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氣象事業關係國計民生。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氣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任務更加繁重”“氣象工作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業,是一項令人尊敬的事業”“加快氣象事業發展是應對突發災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國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氣象工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關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等科學論斷,提出了提高“四個能力”、建設“四個一流”、“進一步提高監測預報的準確性、災害預警的時效性、氣象服務的主動性、防範應對的科學性”等明確要求,作出了一系列對氣象事業發展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強化防災減災工作”的戰略任務,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的工作部署。中央1號文件連續9年對氣象服務“三農”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建立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充分發揮氣象服務“三農”的職能和作用、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科技水平以及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等要求。繼國務院3號文件之後,國務院又頒布了《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和《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國辦[2007]49號文件)、《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佈工作的意見》(國辦[2011]33號文件)。這些政策舉措的出臺,有力領導和推動了氣象事業科學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和廣大人民群眾越關心和重視氣象工作,我們肩負的責任就越重大。這迫切要求我們從氣象事業科學發展、興衰成敗的高度,始終堅持並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很好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保障氣象事業沿著科學發展方向繼續前進。
調查研究是幹事之需。促進氣象事業科學發展,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並不斷加強調查研究。中國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著力加強調查研究和走訪座談,並對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和到其他部門走訪座談、撰寫調研報告和政策分析報告提出明確的量化要求。為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幹部調查研究的自覺性,提高政策研究水平,使調查研究工作更具科學性、時效性,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局黨組還專門制定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氣象部門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各級氣象部門圍繞氣象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具體舉措,在促進氣象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圍繞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氣象局黨組每年都組織大規模的調查研究。2007年,局黨組就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如何提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氣象服務能力,開展調查研究。2008年,局黨組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這一主題,開展調查研究。2009年,局黨組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圍繞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氣象部門黨的建設這一主題,開展調查研究。2010年,局黨組圍繞加強為基層氣象部門服務這一主題,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去年,局黨組又圍繞重視和加強基層氣象機構綜合改革這一主題,組織開展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實踐充分證明,圍繞主題大規模開展調查研究,有利於我們結合氣象工作實際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有利於我們領導和推動氣象事業科學發展各項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和貫徹執行,有利於保證我們在紮實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不斷提高氣象公共服務水平等各項氣象服務工作中,盡可能防止失誤或者減少失誤,盡可能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牢牢把握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主動權。
調查研究是成事之道。破解影響和制約氣象事業科學發展重大問題,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並不斷加強調查研究。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先後就建設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全面推進公共氣象服務發展、制定氣象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快轉變氣象事業發展方式、創新氣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不斷提高“四個能力”等推動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在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召開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進行深入研究、深入討論,先後出臺了關於現代氣象業務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發展、現代天氣業務發展、現代氣候業務發展、氣象信息網絡業務發展、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氣象人才體系建設、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氣候可行性論證和防雷減災管理等一系列紮實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政策舉措、管理辦法,明確了發展氣象現代化體系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通過調查研究,我們落實不斷提高“四個能力”的戰略任務更加明確,建設“四個一流”、努力實現氣象現代化宏偉目標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加快構建由現代氣象業務體系、氣象科技創新體系、氣象人才體系構成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新格局的思想行動更加統一,堅持以公共氣象服務為引領、以氣象預報預測為核心、以綜合氣象觀測為基礎,大力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
實現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為改善全球氣候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迫切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在精心謀事、主動幹事、努力成事中,進一步增強調查研究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推動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