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座談會上獲悉,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基礎設施用地、劃撥供地佔供地總量的比例均高於2011年全年水平。
據最新發佈的中地指數(CLI)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工礦、房地産和基礎設施三類用地佔土地供應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1.2%、23.6%和45.2%,其中基礎設施用地同比增長1.6倍,佔比高於去年全年水平。一季度,以劃撥方式供應的土地佔到供應總量的48.6%,同樣高於2011年全年水平。基礎設施用地量過大,主要源於區域發展規劃和地方政府建設計劃全面實施,工業用地和基礎設施用地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在一級市場不斷擴張的基礎上,抵押等二級市場規模指標的不斷攀升也帶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
CLI研究室表示,基礎設施用地集中放量,對於拉動投資增長效果明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改善用地結構和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重光認為,雖然當前土地市場總體健康運行,然而運行質量尚不盡如人意,土地市場的增長主要由基礎設施用地供應支撐,反映到宏觀經濟層面,經濟增長仍然主要依靠政府投資拉動而非消費拉動,經濟發展方式並沒有轉到節約集約經營的軌道上來。
針對上述狀況,部法律中心負責人表示,各地應適當調整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通過節約集約用地穩定建設用地供應總量,嚴格控制劃撥用地供應量,縮小劃撥供地範圍,土地供應政策應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方向轉變,擴大經營性用地有償使用比例,以經濟、法律手段調控土地需求結構。(劉振國 呂苑鵑)